短故事志

评书:上回书说到,李世民扫平各方势力(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短故事志》最新章节。

上回书说到,李世民扫平各方势力,登基称帝开创贞观之治,而李元霸的传奇虽戛然而止,却永远刻在人们心中。这大唐初定,百废待兴,太宗皇帝李世民深知,这江山得来不易,守成更是艰难。

长安城中,皇宫大殿之上,李世民端坐龙椅,目光炯炯扫视着殿下群臣。身旁,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一众肱骨之臣分列两旁,皆是神色肃然。李世民开口道:“如今我大唐虽已平定四方,但民生凋敝,百业待兴,诸位爱卿可有良策?”房玄龄出列,躬身说道:“陛下,当务之急是轻徭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臣建议减免各地赋税,鼓励农耕,兴修水利,如此方能恢复民生。”李世民微微颔首,心中认可,又问:“那吏治方面,该如何整顿?”杜如晦向前一步,朗声道:“选拔贤能,惩治贪官污吏。设立严格的考核制度,让为官者皆能奉公守法,为百姓谋福祉。”李世民点头称是,当即下旨,推行各项新政。

朝堂之事暂且按下不表,咱们再把目光投向民间。长安城外的一处小镇,有个叫刘二的年轻后生,家中世代务农。新政推行后,他家的赋税大幅减少,还领到了官府发放的农具和种子。刘二干劲十足,每日天不亮就下田劳作。这一年风调雨顺,庄稼长势喜人,到了秋收时节,粮食堆满了仓。刘二满心欢喜,带着妻儿来到镇上,准备添置些生活用品。小镇上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店铺林立。刘二感慨道:“多亏了当今圣上的好政策,咱们老百姓才有如今的好日子。”

可这天下之大,并非处处太平。大唐边疆,突厥人虎视眈眈。突厥可汗颉利听闻大唐初定,内部尚在整顿,便想趁机捞上一把。他集结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大唐边境进发,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边关守将急报传至长安,李世民得知后,龙颜大怒:“这突厥竟如此猖獗,朕定要让他们知道我大唐的厉害!”当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尉迟恭挺身而出,大声道:“陛下,末将愿率大军出征,定要将突厥打得落花流水!”李世民看着尉迟恭,微微点头:“敬德,你勇猛过人,但突厥骑兵机动性强,不可贸然出击。”这时,李靖出列,献上一计:“陛下,臣以为可先派使者前往突厥,稳住颉利可汗,拖延时间。同时,暗中调兵遣将,在突厥大军必经之路设下埋伏。待他们进入包围圈,再一举歼灭。”李世民听后,连连称赞:“好计,就依药师所言。”

于是,李世民一面派使者前往突厥,一面命李靖、尉迟恭等人秘密筹备战事。李靖精心挑选了三万精锐骑兵,日夜操练,制定战术。边境线上,气氛愈发紧张,双方剑拔弩张。

且说那使者来到突厥营帐,见到颉利可汗后,不卑不亢,表明来意。颉利可汗听后,心中暗自思量:这大唐使者前来,定是惧怕我突厥大军,想求和罢了。他故作傲慢,对使者说道:“让李世民割让北方数州,否则,我大军可不会就此罢休!”使者毫不退缩,反驳道:“我大唐国力强盛,岂会怕你小小突厥。可汗若执意进犯,定将后悔莫及!”颉利可汗大怒,本想斩杀使者,但又恐中了大唐的计谋,只好暂且将使者扣留。

这边,李靖等人已准备就绪。他们在阴山设下重重埋伏,就等突厥大军到来。没过多久,颉利可汗果然率领大军进入了包围圈。李靖一声令下,唐军如猛虎下山般从四面八方杀出。突厥军队被打得措手不及,顿时乱作一团。尉迟恭更是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手中钢鞭挥舞,打得突厥士兵纷纷落马。颉利可汗见状,大惊失色,连忙下令撤退。但此时退路已被截断,他只好率领残兵败将,四处逃窜。

经过数日激战,唐军大获全胜,歼灭突厥军队数万,颉利可汗也被生擒。消息传回长安,百姓欢呼雀跃,李世民更是龙颜大悦。他亲自来到长安城外,迎接凯旋的将士。李靖、尉迟恭等人拜见李世民,献上颉利可汗。李世民看着跪在地上的颉利可汗,说道:“你屡次进犯我大唐边境,今日被擒,可有何话说?”颉利可汗低头不语,心中满是懊悔。李世民念其是一国之君,并未杀他,而是将他安置在长安,给予优厚待遇。

经此一战,大唐威望大增,周边各国纷纷遣使来朝,尊李世民为“天可汗”。李世民借此机会,与各国开展贸易往来,互通有无。一时间,长安城内热闹非凡,各国商人、使者云集,文化交流、经济贸易一片繁荣景象。

在国内,李世民继续推行改革,重视教育,设立国子监,培养人才。还命人修订律法,使得大唐律法更加完善,百姓安居乐业。朝堂之上,君臣一心,共同为大唐的繁荣努力。

然而,岁月不饶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世民渐渐感到力不从心。他深知,自己的时日无多,必须尽快选定合适的继承人。太子李承乾生性懦弱,难当大任;魏王李泰野心勃勃,拉帮结派;晋王李治仁厚善良,但略显柔弱。李世民为此事愁眉不展,常常独自在御花园中踱步沉思。

一日,李世民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重臣召入宫中,商议立储之事。长孙无忌力荐李治,他说道:“陛下,晋王仁孝,若立为太子,必能守好我大唐江山。”李世民心中虽有疑虑,但又觉得长孙无忌所言不无道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世民最终决定立李治为太子。

不久之后,李世民驾崩,李治登基称帝,史称唐高宗。唐高宗即位后,继续推行李世民的政策,大唐依旧保持着繁荣昌盛的局面。

而李元霸的故事,在民间越传越神。说书先生们将他的事迹编成评书,在街头巷尾讲述。每逢集市,那说书的摊位前总是围满了人,人们听得如痴如醉,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英雄辈出的乱世。李元霸虽然早早离世,但他的精神,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唐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这正是:贞观盛世美名扬,大唐雄风震四方。边境平乱威名显,万国来朝共敬仰。立储风波终落定,新皇登基续荣光。元霸传奇千古颂,后世铭记永流芳。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抄家流放前,我搬空金库种田虐渣
重生抄家流放前,我搬空金库种田虐渣
上辈子被抄家流放后,赵予书为了家族牺牲自己,与虎谋皮,最终却惨死在了那些被她守护的家人手里。重活一世,赵予书发誓再也不多管闲事,只想跟她的小娘两个人平平安安,长命百岁。抄家仍旧在所难免,只是这一次,赵予书再也不管任何人。口蜜腹剑的大夫人病重了,赵予书人前含泪哭诉:“娘你不能有事啊,女儿恨不能以身替之。”背地里偷偷给她的小娘手里塞药丸:“最近天气转凉,流放路上苦,你身子弱,提前预备点。”嚣张跋扈的
日照西桥
阴戾太子撑腰,惨死回来的她杀疯了
阴戾太子撑腰,惨死回来的她杀疯了
前世云七娘一生凄苦,父母虐待,将她卖入青楼,幸好遇到了淮安侯世子,助她脱离魔窟世子对她一见钟情,不顾身份求娶,她以为遇到了良人,为嫁他不惜暴露了自己的秘密帮他结交权贵,青云直上,最后,却落得个被放干鲜血,抛尸荒野的结局重生之后才知道,渣男从头到尾都是利用,她本该是侯府贵女,却被偷龙转凤调换了身份亲生父母为了权势富贵,即便知道她是自己的孩子也不肯相认,逼她为假千金嫁入高门铺路云昭冷冷一笑,转身抱上
幸运七月
没法喷,这是真幽灵
没法喷,这是真幽灵
中国在英留子重生为背后灵,附身cod各位阴暗观察的故事。ghost:“菜鸟,起床,你还有三组训练内容”某灵:“我都是幽灵了我练什么练,丑拒!”keegan:“kid,也许我们应该为未来做打算了”某灵:“你们人类的事和我一幽灵有毛关系,不做!”konig:“可我真的很想当狙击手,万能的幽灵大人”(祈祷)某灵:“你不多动症吗?不帮!”krueger:“提供中餐焚烧服务,一次200美金”某灵:“生分了
平安而梦
世子祖坟冒黑烟,我改风水旺百年
世子祖坟冒黑烟,我改风水旺百年
崇启十八年春,云州军上万将士一夜之间离奇死尽,震惊朝野。同时,远在京城的卫国公府世子陆时铭一病不起,命悬一线。陆家祖坟竟也冒起了黑烟,三日三夜不断。一时间,人心惶惶,流言四起。世人皆道陆时铭是遭了天谴,国公府满门必遭反噬。直到一身素衣的年轻女子,背上青绸油伞踏入陆家。“能救陆时铭的只有我,但救下了,他的命便是我的了。”
月下酥梨
七零:替嫁糙汉后,我在京都搞科研
七零:替嫁糙汉后,我在京都搞科研
替嫁糙汉后,我在京都搞科研:周明珠穿书成七零年代同名恶毒女配,刚醒来就被亲妈道德绑架。妹妹体弱,她得让出高考名额,替嫁重伤的连长顾晏。周明珠的家人偏心至极,弟弟推她致伤,父母只当没看见,一心想拿她换好处。好在她穿书而来,果断断亲、拿走钱财、夺玉坠,带着顾晏的两个战友遗孤,踏上替嫁之路。面对原本很聪明,却被崩溃的原主拿来撒气的孩子,周明珠打算改变他们做尽坏事惨死的结局,好好把他们培养成才。空间灵泉
皇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