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最新章节。
」
「王爷这个封号,在我们大明可并非轻易能得啊!」
听闻此言,朱英皱起眉头,凝视着面前一向以稳重着称的曹国公李文忠,稍显迟疑地说:
「你的意思是,这里面还有老朱头的功劳?」
「当然!所以你应该明白,你的祖父为你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做了多少事!」李文忠随即神色一正说道。
朱英闻言脸色也郑重起来,沉声回答:
「曹国公请放心,本王知道老朱头对我的好,也明白将来该如何报答他对我的一切恩情。
」
听到这番话,李文忠瞬间变了脸色,顿时脸上堆满温和的笑容,点了点头。
「你明白了就最好不过了。
」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李文忠其实早已猜到朱英的真实身份。
作为朱元璋最信赖的外甥之一,他自小便见过无数次那个聪慧可爱的小朱英。
因此对于这位自己的大表侄子再熟悉不过了。
再加上朱元璋对他异乎寻常的宠爱,李文忠立刻推测出他的真正身世。
实际上,要是朱标也能跳脱出来看问题,以他的聪慧也应能看出些许端倪。
有时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便是如此。
此刻,李文忠站在原地,默默注视着对面笑容疏离却透着几分陌生感的朱英,心底百感交集。
那些该死的白莲教余孽,竟害得我这聪明英勇的表侄子连自己身世都忘记了。
想当年,朱英年幼时是多么黏着他这位表叔呀!如今再见面却只剩下尊敬与隔阂。
一想到这里,李文忠不禁紧握双拳,胸中怒火涌动。
而远处应天城墙上。
朱元璋微微眯起双眼,远远望着朱英的身影,看着他与李文忠谈笑融洽,眼中精芒闪烁。
作为皇帝和舅舅,朱元璋十分清楚自己这个外甥的睿智,自然也料到朱英的身份可能瞒不过他。
只不过朱元璋压根就没打算掩盖事实,至于朝廷文武猜测就随便他们去吧,只要不将事情闹大就行。
像李文忠这般聪慧之人,定然不会犯傻。
很快,朱元璋父子离开了城墙。
因为他们深知现在还不是让朱英知晓真相的时候。
即便相隔甚远,朱英依然察觉到了城墙上的皇帝旌旗,看到了那两道穿着明黄龙袍的人影。
「那是陛下和太子殿下?」朱英不由向身边的李文忠询问道。
\"确实如此,毕竟你可是立下灭国之功的人。
虽然皇上已经派我们前来迎接,可他仍旧亲自带着太子站在城头,等待着你班师回朝。”
李文忠郑重地点了点头。
听罢,朱英的脸上不禁浮现出几分感动之意。
作为一名从前世穿越而来的华夏子孙,他心中对驱除鞑虏、复兴汉室的洪武大帝朱元璋满怀无比敬仰。
即便在前元时期,天下义军四起,即使没有朱元璋存在,蒙古帝国的命运亦已注定走向终点。
但又有谁能保证,倘若朱元璋未能击败陈友谅与张士诚,甚至鄱阳湖大战时朱元璋落败身亡,剩下的那些称王称帝者能够承担起北伐复土的重任?他们是否会满足于偏安南方,享受江南繁华盛世?
此类情形并非没有先例,东晋南渡与南宋朝廷皆因圣命撤退,错失收复故土的绝佳机会。
而当时燕云十六州被蛮族占据达四百年之久。
北地汉族几乎被同化殆尽,如果再拖延数十年,恐怕到了朱英所处的那个时代,即使华夏重新统一,南北文化差异也将使北方永远无法与中原融为一体。
毕竟,那时候北方百姓对于自身属于汉民族的身份认同早已模糊不清,缺乏归属感。
所以,历史学家对这位洪武大帝极为推崇。
没有洪武,就可能没有今日的华夏。
作为汉家子弟,朱英怎能不心存崇敬?此刻,他是大明朝开国重臣,是受洪武帝册封的天策上将、一字并肩王。
班师凯旋之际,看见皇帝注视的目光,又岂能无动于衷?
正因为有了朱元璋,才有自己的存在。
一旁观察的李文忠见此表情,微笑询问:“看来你很敬重陛下啊?”
朱英闻声转头,淡笑应答:“难道不是吗?”
话音刚落,一旁的李文忠和李善长同时心头一震,彼此对视一眼暗中传递信息。
李文忠:他知道了?
李善长:不像是察觉了。
李文忠:那就好,若让皇上得知,就算无关我们两人之事也怕会牵怒过来。
于是李文忠干笑着敷衍两句后立即正色向前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