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秘之主:刺客歧途

第11章 感悟与消化(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诡秘之主:刺客歧途》最新章节。

一番仔细思量以后,瓦莉拉有了一个感觉较为靠谱的猜测——

也许她体内“欢愉”魔药的轻微触动来自于自身,来源于先前她一时兴起满足自己恶趣味而来的愉悦感?

原因也很简单。

她在贝克兰德时就已经靠着走偏门的不完全扮演,将“欢愉”魔药消化到了某种极限程度,所以……新的反馈应当不太可能依然来自于外界。

那么,假设猜测正确,这又是为什么呢?

瓦莉拉将松软的枕头垫在背后,全身放松,把思绪集中到更深一层的思索当中。

魔女途径的核心在于灾祸……

痛苦作为一种强烈的负面情绪,贴近灾祸是显而易见的……

至于欢愉……

自己的偏门扮演已经充分说明,欢愉阈值被拔高而产生的乏味空虚和戒断反应符合灾祸的意像……

而这显然不是全部。

那么还有呢?

瓦莉拉抬手揉了揉眉心,尝试从另一个视角进行分析。

首先有一点可以明确,自从奇克晋升魔女途径序列0以后,本为男性的魔女要比纯正女性的魔女更容易通过扮演消化魔药……

所以!

瓦莉拉灵光一闪,忽然想到了其中的关键——

自我的灾祸!

男魔女在进行扮演时,无论选择的“欢愉”对象是男是女,在有限的愉悦之外,自身都一定会产生相当强烈的负面感受。

所以,男魔女的扮演效率天然就是女魔女的一倍以上!

明悟到关键的处,瓦莉拉很是兴奋,情不自禁地坐起身来,一巴掌拍在了软和的床垫上。

她已经明白了——

“欢愉”和“痛苦”的扮演是一脉相承的,欢愉和痛苦也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次扮演中,它们都总是混合出现在主从双方的内心中,发生一定程度的转移,进而制造伤害播散灾祸。

这就是她尝试给小梅吉尔制造“痛苦”,最后却能感受到体内“欢愉”魔药被轻微触动的原因。

给予他人沉重的痛苦,自己却只收获浅浅的欢愉;自己承受绵延的痛苦,却只能给人一时的欢愉;给予他人有限的欢愉,留下的却是以后漫长的痛苦……

就是在这样来回转移的过程当中,魔女一点一点将美好消耗殆尽。

真不愧是象征灾祸的途径!

瓦莉拉相信自己找到了正确答案。

她把身体重新放回到软枕的承托中,同时思维不可避免地发散些许,有了一个古怪的推想——

按照这样的扮演守则,女魔女是不是要进行更大尺度的扮演才能完全消化?

瓦莉拉失笑地摇了摇头,将这个无聊的念头排出脑海。

这个时候,她感觉到自己的身心灵忽然进入了某种奇妙的状态,在耳畔响起的虚幻破碎声中,体内似乎有什么事物在溶解,在与自己的精神融合——

她体内的“痛苦”魔药完全消化了!

……

瓦莉拉沉浸在这种难以言喻的独特感受中,过了好一会儿才轻轻吐息,重新恢复了思维。

只差“欢愉”魔药的消化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盗墓:我竟是终极目标
盗墓:我竟是终极目标
我竟是终极目标:简介:天帝哥哥为求大道无情饮下了无草,妖帝斩荒被天乩界白帝碎了元神还未归来,天乩天道看到自家崽崽每天坐在桃花树下,心疼不得了。火速前去盗墓界,镇压盗墓界的小天道,偷了琉璃家那个正在历劫的崽。美名其曰,都是休无情道的,一起学习,更能早日证的大道。刚复生回来的妖帝斩荒:我要直捣昆仑山宰了白帝老儿,拿下九重天。刚好被从盗墓界回来的柏麟帝君(解雨臣)听到:直接一顿“天诛”。北荒大地出现了
梦若无痕
世间不平事,自有人评之
世间不平事,自有人评之
一个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一个柔弱无助的女孩,突然有一天遇见了一个改变她一辈子的人,从此以后再也不用看自己父母嫌弃自己巴不得自己早点死的那可恶嘴脸,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小鸟,终于有一天挣脱了囚禁自己的牢笼,然后展开自己的翅膀,冲上云霄,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
柏小妖
主播玄学亿点点强,全网毛茸茸都哇塞了
主播玄学亿点点强,全网毛茸茸都哇塞了
修仙界满级大佬楚晓竹渡劫失败,竟穿成全网群嘲的毛毡主播。说好了全网嘲,怎么她只需轻轻出手,直播间就画风突变——满级富婆连刷火箭:“主播,我家狗子丢了,求算方位!
白釉瓷刀锋
救了我的命,就留在我家当姑爷吧
救了我的命,就留在我家当姑爷吧
因为妹妹被选为秀女,所以陈明月去到寺庙里面祈求平安符,可是在回家的路上却遇到了劫匪,所以导致马车掉入了悬崖。幸好李泽熙和师傅在山上打猎,所以发现了她,把她背回家中,不仅给她看病,而且还帮她寻找家人。回家的第一天,陈明月的父亲就决定把陈明月许配给李泽熙,并且还资助他们兄弟二人能上学。本来就互相有好感的两个人,对于突然定下来的情绪都是一脸懵的。可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李泽熙不仅改变了很多,而且好像也
山水妖
中国历代名人大鉴
中国历代名人大鉴
关于中国历代名人大鉴:以“文明基因工程为刃,剖解五千年间千余位历史解码者——从改写军事规则的连弩发明者到重构金融密码的票号创始人,从暗藏敦煌壁画中的无名建筑师到引爆数字革命的代码诗人。融合数字考古与气候推演技术,透视技术狂想、制度突变与观念裂变的三维碰撞,将历史人物群像锻造成预判文明走向的“未来透镜。
张一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