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遇风暴:席卷男同胞

第106章 西伯利亚的酵母(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艳遇风暴:席卷男同胞》最新章节。

飞机降落在谢列梅捷沃机场时,舷窗上结着蜘蛛网般的冰花。我抱紧怀里的保温箱——那里装着从哈尔滨带来的老面团,像抱着一个脆弱的婴儿。空乘第三次来提醒"电子设备禁止托运"时,我终于忍不住掀开箱盖:"是酵母!活的!"

"Сумасшедший(疯子)。"她嘟囔着走开了。

入境大厅的电子屏显示零下22度,比哈尔滨还冷。人群像冻住的河流缓慢移动,我不断调整保温箱的姿势,确保老面团维持在4度——这个温度能让酵母休眠却不死亡。安娜的二十条未读消息在手机里炸开:"到哪了?海关刁难就给我打电话!妈妈做了三公斤пельмени(俄式饺子)!"

"请出示您的生物材料申报单。"海关官员的眼镜反射着冷光。我递上中俄双语文件,他眉毛挑到发际线:"酵母菌种?用于中俄美食文化交流?"保温箱被贴上黄色标签送进扫描仪,我的心跳声大得盖过传送带噪音。

"Стоп(停下)!"熟悉的声音刺破嘈杂。安娜的金发在人群中像一簇跳动的火焰,她羽绒服都没穿,只套着那件我寄给她的印有"中央大街"的卫衣。海关官员刚要说话,安娜突然用中文大喊:"那是我丈夫的嫁妆!"

整个大厅安静了两秒。老面团最终被放行,代价是安娜当场教海关人员包了三个饺子——用我保温箱里的保鲜膜当饺子皮。

"欢迎来到俄罗斯。"安娜把冻红的脸贴在我肩膀上,"你的酵母比你先入籍了。"

出租车驶过积雪的列宁格勒大街,安娜的手指在我掌心画圈:"妈妈准备了欢迎仪式...别被吓到。"话音未落,车已停在一栋苏联时期的老公寓楼前。楼门口站着至少十五个裹得像粽子的男女老少,最前面的白发老太太举着块歪歪扭扭的中文牌子:"欢迎孙女婿"。

"巴布什卡学了三个月中文。"安娜耳语道。老太太已经冲上来捏我的胳膊,用俄语连珠炮似的评价:"太瘦!中国面包没营养吗?"人群爆发大笑,我僵笑着递上保温箱:"这是给您的礼物。"

公寓里飘着红菜汤和伏特加的气味。长桌上摆满食物:琥珀色的鱼子酱、冒着热气的炖牛肉、塔状的沙拉...正中央却突兀地放着一碗东北酸菜。

"特意为你做的。"安娜的堂弟安德烈用英语说,"听说中国人吃这个能增强...呃...男性气质?"安娜抄起面包砸他,全家人笑作一团。

巴布什卡拉我进厨房。这个苏联风格的小空间里,铜锅挂在瓷砖墙上像盾牌,角落的旧烤箱让我想起爷爷家的古董收音机。老太太突然切换成俄语,配合手势向我演示如何用俄式炉灶——那是个带烤架的铸铁怪物。

"她说中国灶台是玩具。"安娜翻译着,突然瞪大眼睛,"等等!妈妈你不能——"

太迟了。巴布什卡已经把我的老面团倒进俄式面盆,倒入整整半公斤黑麦粉。我想抢救,老太太却用身体挡住面盆,像护崽的母熊。我们三个在厨房里上演无声的争夺战,直到安娜大喊:"停!让面团自己决定!"

发酵过程像场外交谈判。巴布什卡坚持要用俄式粗盐,我偷偷加了点从哈尔滨带来的碱。当成型的面团终于放进烤箱时,老太太在胸前画了个十字。

结果出乎所有人预料。烤出来的列巴外壳酥脆如西伯利亚冻土,内里却带着中国老面特有的蜂窝状柔软。巴布什卡掰下一块放进嘴里,皱纹突然舒展开来:"Боже мой(我的天)!"她冲进卧室,翻出本泛黄的食谱,在最后一页空白处开始疾书——后来安娜告诉我,那是他们家传了四代的食谱本。

当晚我睡在安娜童年房间的单人床上,墙上的NSYNC海报已经发黄。半夜被窸窣声惊醒,发现巴布什卡蹲在厨房地板上,就着手电筒光研究我的保温箱。看到我,她慌张地藏起什么东西,但银色发梢还沾着面粉——显然刚偷了一小块老面团。

"魔法孙子。"第二天早餐时,巴布什卡突然用中文说道,往我盘子里堆了八个煎饼。安娜笑着展示那本家族食谱——我的照片被贴在最新一页,旁边标注着"Волше6ный внук(魔法孙子)"。

文化局的面试定在周三。周一早晨,我决定给安娜做包子当惊喜。俄式厨房没有蒸笼,我用煮锅加滤网DIY了一个。当安娜揉着眼睛走进厨房时,迎接她的是十个堪比砖头的"防身馒头"。

"天啊!"安娜笑得打翻伏特加,酒液在案台上漫延成微型贝加尔湖,"这能砸死熊!"

我默默把最硬的馒头泡进红菜汤——就像在哈尔滨冬天喂流浪狗那样。安娜突然不笑了,她蹲下来抱住我的膝盖:"你想家了。"这不是疑问句。汤里的馒头渐渐软化,像我心里的某个部分。

面试那天莫斯科突降暴雪。文化局的白发官员比巴布什卡还严肃,他尝了我们特制的"中俄爱情面包"——用黑龙江小麦粉和莫斯科河畔黑麦混合发酵的,内馅是安娜家的果酱和哈尔滨红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美味。"官员擦擦嘴角,"但文化交流需要语言沟通。"他推来两张纸:我的俄语测试卷和安娜的中文试题。

当晚的厨房成了临时教室。我用面粉在案板上写俄文字母,安娜用番茄酱在瓷砖上拼中文。两只沾满面团的手在冰箱门相握,留下模糊的指印。凌晨三点,我们趴在餐桌上睡着了,巴布什卡悄悄给我们盖上绣着红星的苏联毛毯。

"好消息!"两周后的早晨,安娜举着信冲进卧室,"文化签证批下来了!"我们穿着睡衣在雪地里狂奔,最后瘫在社区公园的长椅上啃面包庆祝。安娜突然安静下来:"还有件事..."

巴黎烘焙学校的录取通知静静躺在她的邮箱里。全欧洲最好的甜点课程,学期一年——正好是我的签证有效期。

莫斯科河在我们脚下流淌,碎冰像散落的钻石。安娜把通知单折成纸船,却又舍不得放下:"我们可以..."

我掰开手里的面包,一半给她,一半留给自己:"酵母分开时各自成长,相遇时创造奇迹。"纸船最终没有漂远,被河岸的冰凌拦住了。安娜捡回来塞进我口袋:"先结婚。然后...我们看看酵母想去哪里。"

婚礼在巴布什卡的公寓举办。中国红和俄罗斯白蓝在客厅交织,我的父母通过视频连线举杯。当交换戒指环节到来时,我和安娜却各自捧出一团面——她的是俄式酸面团,我的是哈尔滨老面。两团面在众人注视下被揉合,放进刻有中俄双语的定制烤模。

"比法律更牢固。"安娜在欢呼声中吻我,"比签证更持久。"

烤好的婚礼面包被切成三十份,最中心那块留给了巴布什卡。老太太含着泪把它锁进保险箱,和爷爷的卫国战争勋章放在一起。深夜,我和安娜趴在厨房地板上数礼金,发现每张卢布中间都夹着人民币——不知是哪些亲戚偷偷塞的祝福。

巴黎的公寓比莫斯科的还小,烤箱只能烤六个马卡龙。但每当夜深,当塞纳河的风掀起窗帘,安娜的金发沾着法国面粉,我的围裙上沾着中国酱油时,我们就会拿出那个刻着双语的烤模。发酵的面团在暖气旁轻轻呼吸,像某种跨越八千公里依然跳动的心。

有时候,安娜会突然用俄语说梦话。而我,会在半梦半醒间用中文回应。面团在黑暗中继续膨胀,等待黎明时分被塑造成新的形状——也许是可颂面包里裹着豆沙,也许是法棍中藏着红肠。但无论如何,那香气总会同时唤起哈尔滨的晨雾、莫斯科的雪和巴黎的朝霞,提醒我们爱情最本真的模样:让不同的谷物在相同的温度里,找到共同的发酵方式。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咸鱼大佬之修炼也科学
咸鱼大佬之修炼也科学
关于咸鱼大佬之修炼也科学:玄学的尽头是科学,科学的尽头是玄学,那这两者的尽头又是什么?悟道修炼很唯心,提升维度很唯物,所以唯心等于唯物?那安昊宁这些既不科学也不玄学,既不唯心又不唯物的操作,算怎么回事?
笑看虚空
民国第一悍匪
民国第一悍匪
王长青穿越到了似是而非的民国,一个东三省的土匪窝,匪号铁阎王王老六,从东三省专抢东洋鬼子的悍匪开始,转战半个夏国,一步步走向杀手之王。主角有三多,杀的鬼子多,背的通缉令多,抢的钱多。有匪气,资深老六,非单女,诸位书友请注意:非喜勿入。
庚申大雪
东南亚风云之西港往事
东南亚风云之西港往事
剑锋未利时,当藏锋守拙,于无声处磨砺寒刃。这吃人的世道从不论资排辈——命运垂青,横财天降,贵人襄助,皆是镜花水月的妄念。唯有将猩牙淬火千遍,把筋骨锤打万回,方能在猎物与猎手的生死局里,挣得一线生机。剖开东南亚贫瘠地狱的皮囊:泥泞沼泽中的血色财富,霓虹深渊下的欲望迷城,阿蒙与阿阳在赌场、码头、金三角的生死迷局中步步染血。当秩序沦为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谁能在风云诡谲的江湖中,执掌属于自己的生杀之剑?
是名为心
知道真相后,我的大小姐哭惨了
知道真相后,我的大小姐哭惨了
曾经的海城富少江祁一夜之间家破人亡,从人人巴结的富少沦落为酒店侍应生。他只想努力生活,大小姐你却来报仇?只是高中的时候当众拒绝了你,没必要到现在还记仇吧?嘴巴凶巴巴,身体却很诚实地为他煮粥?我说大小姐,你到底要闹哪样?却原来……两人之间还有一个天大的误会……
污力海棠
我就是个道士,绝对不是特务
我就是个道士,绝对不是特务
关于我就是个道士,绝对不是特务:国破家亡,道统灭绝,小道士下山,既为了生存,也为了济世。来自后世的灵魂,誓要为驱逐侵略者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随心随性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