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开局明初我只能当海商》最新章节。
金矿海湾的补给码头并不在最早的留守通讯营地。刘禹给补给码头选址时,在西北发现了一个大约五百米宽的河口。进去探索时,水手发现河口里面是一个最长十五公里,最宽六公里的不规则咸水湖,有两条小小的河流注入到这个湖里。
有淡水,有水道,有天然的防波堤,所以刘禹把码头的位置选在了湖里。
湖口处的红树林宛如一片沉默的幽灵森林,枯黑的气根在浑浊的泥水中交错纠缠,海风吹过,惊起几只白鹭发出凄厉的鸣叫。咸腥的海风里,隐隐飘来腐烂的海草气息,除了海浪永不停歇的呜咽,这片土地寂静得仿佛被时间遗忘。唯一能证明人类存在的,只有沙滩上刘禹立的一块大石。大石上写着:日月商会金海湾补给港口。
是金海湾,不是金矿海湾,不能让人知道这里是运输金矿的码头。
海洋云从号升起商旗,慢慢的驶入咸水湖的湖口。就算不升起商旗也不会产生误会,像海洋云从号这样的船,现在全世界只有日月商会有,而且刘禹就在这里,远远的就看见他的海洋龙骧号停靠在码头边。
自从六个补给码头建造完工,刘禹就换了座舰。这艘飞剪快船更适合他巡察使用,名字是他自己起的。
海洋云从号缓缓靠上码头。
简植下船,刘禹在码头上展颜笑道:“老师,您怎么来啦?”说罢长揖到地。
简植将他扶起,笑着说:“怎么,不想让我来?”
刘禹:“怎么会?要是早知道老师来,我也好让这些海痞把这里收拾一下。”然后向后面的城堡一指:“最少得看着舒服才行。”
简植这才看向这座堡垒。
这不是欧洲式样的城堡,也不是普通碉楼,这是一座标准的大明式军事碉堡。碉堡如一头蛰伏的巨兽,盘踞在码头后面的山体上。主体以厚重的青石垒砌,每块青石都经过精心打磨,严丝合缝,墙体底部厚达三丈,向上逐渐收窄,形成稳固的梯形结构,彰显着坚不可摧的气势。
碉堡四角矗立着高耸的角楼,角楼之上设有了望孔与射孔,呈倒梯形的孔洞设计既能保证视野开阔,又能为内部士兵提供掩护。墙体表面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箭窗,呈梅花状排列,大小仅容箭矢与火铳伸出,便于守军在隐蔽自身的同时,对来犯之敌进行多角度射击 。
简植惊诧道:“什么时候造的?这么大!”
刘禹骄傲的说:“建造了三年,去年完工的。每年给商会的报告上都有写,只是老师只看个人信件,可能老葛叔就不给你送公事汇报了。”刘禹管葛大壮叫老葛叔。
走近碉堡,正门上方镶嵌着一块巨大的青石门匾,上面镌刻着“镇海堡”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门洞由整块巨大的花岗岩雕凿而成,厚重的实木大门外包铁皮,布满铜钉,门后还设有粗大的门闩与机关,可抵御敌方的猛烈撞击。
简植:“这么大的工程,你哪来的工匠?”
刘禹:“堆个这东西要什么工匠?金矿黑奴白奴有的是,水手中有会泥瓦匠的,就这么垒起来了。”
简植:“这么简单?”
刘禹这回不好意思的笑着说:“就是内部装饰粗糙了些。”
简植一行人跨入大门,这确实粗糙了些,室内也是大石裸露,大柱粗壮。
碉堡内部错综复杂,分为数层。
底层设有粮仓、军械库与马厩,储备着充足的粮草、箭矢、火枪与子弹。箭矢是给黑奴用的;中层是水手的居住区域,设有大通铺与简易的灶台;顶层则是指挥作战的核心区域,设有议事厅与信号台。就这信号台与大明不同,是一座灯塔兼了望塔。刘禹介绍说,在外海的远处海面上,是可以看到这座灯塔的。只是如果不熟悉湖口水道,船直直的过来是要在海岸上搁浅的。
整座碉堡布局严谨,功能齐全,处处彰显着大明精湛的建筑工艺与卓越的军事智慧。
碉堡顶部设有宽阔的马道,可供水手骑马巡逻。马道边缘筑有齐胸高的女墙,每隔数丈便设有一个雉堞,方便士兵了望与隐蔽。
简植随口说道:“雉堞连云十里城,将臣开府此屯兵。山连虎阵千年固,地接龙沙一掌平。”这是明朝杨一清的《将至凉州》,不过杨一清生于1454年,算来还得七八十年之后才出生呢,简植顺手拿来半阙。
刘禹:“嗯……老师……好诗文,好文采!”
简植哈哈大笑:“老师哪有什么文采,你这马屁拍的好艰难,好违心!”
师生二人玩笑几句,在议事厅落座。
有人奉上茶来。
简植:“怎么没见这里的总督和都督?”
刘禹:“这里总督贾璋,都督田洪。他俩……,学生来到此地,他俩跟学生打了招呼,跑到对面岛上打秋风去了。”
“打秋风”也叫“抽丰”,意思是利用各种关系假借名义向人索取财物。明朝衙役往往在入秋后,以做棉衣为借口向富户敲诈钱财,所以从刚开始的“打风打雨”,后演变为“打秋风”。
可是对面岛上哪有打秋风的关系,又哪有可以假借的名义?打劫才是真的!
简植:“对面马达加斯加岛?”
刘禹:“是的。不知道当年老师为什么立一块大石,管那里叫什么马达加斯加。这帮水手嫌那个名字绕嘴,管那里叫大马岛,说快了就成了大妈岛。”
关于马达加斯加为什么叫那个名字,还真有一个故事。是马可·波罗在回忆录里混淆了这个岛和摩加迪休的地址名字,才在音译中成了马达加斯加。
简植没法和刘禹说这个故事,只是说:“这名字是我老师告诉我的。他们干什么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