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驸马城》最新章节。
柳秀宁也知道现在见到,才是大夏朝正常的现状。只是这些年被户县一派繁华的新景象所迷惑,一时之间无意识的脱口说出这么一句话罢了。
其实,现在户县百姓的生活,就算比之京城长安县、万年县的百姓也不差,甚至要更好。
精耕细作,加之生产的粪肥,就让户县农户在粮食这方面增产不少。再者县衙根据各村庄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进行养殖猪、鸡、羊、鱼,也能为家庭增加多一项收入。
更不要说,户县这些年需求大量的工人,尤其是织布裁衣这些,需求的是女工,让不少家庭等于多了一份甚至两份、三份收入。
当然,这是指普通老百姓的层面。京城汇聚了全国众多世家、豪族,平均下来,户县百姓还是远远难以企及京城这一边。
柳秀宁也点了点头认为自己驸马说的没错,现在靠近户县边上的周至百姓虽然是穷了点,但也肯定比过去要好不少。
进入到周至县境内,不用半个时辰就到了天峰镇下面安成里的广谷村。
见到一行七八辆马车进了村,一些小孩纷纷好奇的跑了过来,站在不远处观望,也有人跑回家去找大人。
还没等郑如健让杨明去找村长,村长许乐昌就从村里面走了出来,他后面还跟随着几个村民。
柳秀宁不便露面,郑如健从车厢里出来跳下了马车,向对方拱了拱手:兄台是广谷村许乐昌村长?
好说,正是在下。不知贵客是?许乐昌也纳闷,怎么突然有这么多外人进了自己的村子。
他们村上一共六十二户人,家主全都是当年整个营侥幸活下来的人。平时除了里正和一些游商货郎外,很少外人会来这个村。
郑如健自我介绍:本人姓郑名如健,今天我来拜访许村长,打扰之处请多见谅。
一听到郑如健这个名字,许乐昌激动之余脸上也有些羞红。
他虽然没见过郑如健,但对方名声在外。更何况平时也有留意平阳公主的消息,眼前这一位就是平阳公主的驸马。
连忙道:不敢!不敢!郑驸马爷,不知这次到访所为何事?
郑如健走上一步凑近他小声道:马车里还有公主,她是特意来探望你们。
公主!许乐昌激动的喃喃自语。平伏了后,连忙说道:郑驸马爷你们远道来访,请到我家喝口茶,歇息一会!
许乐昌又对旁边的人说道:许凯、许盛,你们到后山宰只羊回来招呼驸马爷他们。许恩,你快回去告诉你娘,让她准备些茶果。
郑如健还没来得及拒绝,说不用那么客气,三个人就已经跑走了。只好让许乐昌带路,自己和后面的马车跟着他走。
等到了许乐昌家后,柳秀宁才带着儿子和女儿从车厢里面走了出来,笑看着许乐昌等几个昔日的将士。
末将许乐昌、许庭伟……参见将军。许乐昌他们也不对柳秀宁行公主礼,而是行军礼。
快起来!唉!你们呀……柳秀宁见到他们可谓是百感交集。能见到他们固然开心,但看到他们现在居住的环境、衣着,也是有些伤感。
你们营的人全都住在这村里了!柳秀宁环顾四周后,看着许乐昌他们问道。
将军!我……我许乐昌辜负了你对我们期望!未能带领大家飞黄腾达,反而害了他们!整个营……整个营兄弟只剩下六十二人了!
你……你……柳秀宁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知道许乐昌这个营在一次攻城战中死伤惨重,但现在听到只剩下六十二人,还是很伤心难过。
良久才说开口说道:秦王那边对他们的家人安置妥当了吗?
许乐昌低头说道:每人都有十两抚恤银。当然他没说实话,其实这些阵亡的兄弟只有八两银而已,其余二两银,都是他们剩下的六十二个兄弟一起凑出来的。
他们伤残这些人当时也只从秦王那里只领到五两银子补偿,每人还要私下掏差不多十两银才算是补足阵亡兄弟这十两抚恤金。
可以说,这差不多掏空了之前每人积累下来的战利品。回到家乡,大家娶妻生子后,积蓄也就所剩无几了。不然,他们也不会过着现在这么穷苦的日子。
像许乐昌,怎么说也是一个营的指挥。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就算是收缴战利品比较少,也肯定值个一百几十两。
一百几十两,只要不是胡乱花费,也足够他一家人活得比较安稳了。哪像现在,身为一村之长,衣服都还是补了又补。
柳秀宁也知道当时的环境,能补十两银其实也算是不错的了。要知道当时的娘子军,一共伤亡差不多千人,她可是连每人五两抚恤银都拿不出。
也就是后来多得自己的驸马帮忙经营作坊赚到钱了,连续五年每年都给他们补偿五两银子。再加上大多数退役的士兵或者他们的家属加入到作坊做工,才使得他们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柳秀宁点了点头:我记得你们整个营的兄弟都来自天峰镇下面的各村庄,你让人去通知他们各家,让他们过来领一份补偿。
你们怎么说都是从娘子军走出去的,也是我们娘子军的一份子,按照规矩都应该得到娘子军的补偿。
听到公主柳秀宁这么说,许乐昌羞愧不已,头都低到快贴到胸了。不过,他还是硬着头皮,派了三个人出去通知。
都是天峰镇的人,距离也不会很远。现在也正值寒冬,没有事大家也不会外出。所以很快就能通知到大家到来。
柳秀宁也按照来时和驸马商量的方案,和以前一样分五年每年给各家五两银子补偿。唯一不同的就是,这次柳秀宁给他们多发了一份年礼。腊肉、腊肠、瓦罐鱼、花生油和零嘴小食,每家各一份。
等每家都来领了补偿后,时间都到了酉时,柳秀宁他们要赶回家肯定是不够时间了。
幸好郑如健早有准备,吩咐下人就在村里面的空地上搭起了三个帐篷。
这些帐篷还是几年前郑如健让作坊特别制作出来,预备用来救灾给难民当作临时居所,比一般帐篷要厚和保暖。
只是这几年的天气还算不错,这些帐篷也就没有用武之地。
郑平安和、郑彩虹和村上的儿童都没见过这东西。等找出来后,一帮小孩左穿右跑,围绕着三个帐篷欢乐的玩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