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线情怀》最新章节。
在焊管生产进入忙碌阶段时,机加车间也随之进入紧张的工作节奏。
那段时间,机加车间承担的双头钻床、双头铣床生产项目进展相对顺利,这让车间主任贾飞龙暂时松了口气。
然而,三吨有轨锻造操纵机项目却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得他愁眉不展。
这个项目意义非凡,它是上级部门下达的指令性生产计划任务,也是锦东自成立以来承接的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自制非标设备项目。
当技术骨干宋献忠初次拿到项目图纸时,内心便充满担忧。
这台设备自重达30吨,整体尺寸为6.563x3.455x2.635米,属于复杂的机械液压混合型结构。
其各项性能参数要求极为严格:
公称载重量3吨,夹紧力6吨 - 米;
夹持直径最大640mm,最小120mm;
油泵工作压力高达300Kg\/cm2;
钳杆转速需达到13转每分;
电动机功率为56Kw;
钳头上倾角5度,下倾角18度;
轨距2500mm。
面对如此复杂的设备,大型结构件的焊接退火及内应力变形问题成为车间面临的首要难题。
当时厂里并没有大型退火炉,尝试采用局部退火的方法根本无法解决变形问题。
为攻克这一难关,车间迅速成立了专项攻关小组。
经过反复研讨和大胆设想,大家决定在车间左侧的山坡上挖掘洞穴,利用两辆吊车将焊接件送入洞中,以木头作为退火燃料。
待木材燃烧使洞内达到合适温度后,用泥土将洞口掩埋密封。
经过两天时间,再扒开泥土取出焊接件,奇迹般地实现了应力消除。
本以为解决了应力问题就能顺利推进,没想到缠弹簧工序又出现了新状况。
那些短小粗壮的弹簧加工难度极高,常规方法根本无法满足要求。
车间里的能工巧匠们纷纷出谋划策,经过无数次尝试,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
但项目推进过程中,高压系统的密封问题又成了拦路虎。
按照图纸设计,大管径的接头采用卡套式,但经过多次试验,密封效果始终不理想,漏油现象十分严重。
车间将问题反馈给技术部门,然而技术部门也束手无策。
关键时刻,厂长刘忠臣在全厂范围内张榜招标,动员全体职工参与革新攻关。工具车间的车工孔传华看到技术革新项目后,一头扎进研究与实践中。
经过不懈努力,他提出了端面密封式方案,并成功加工出合格样品。
经过测试,该样品在300Kg\/cm2的试验压力下滴水不漏,彻底解决了密封难题。
随着密封质量的过关,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工厂不仅为孔传华颁发了奖金,还为他请功表彰。
孔传华的成功引发了新的争议。
机加车间的同志们认为,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他们也解决了许多关键问题,同样功不可没,为何只有孔传华能得奖。
贾飞龙将机加车间同志们的意见反映给徐志海、刘忠臣,经过商议,最终决定给予机加车间部分人员立功奖励,以此达成平衡。
原以为风波就此平息,没想到管业车间的职工们又有了意见。
他们觉得自己在工作中同样解决了不少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奖励。
车间主任王忠兴担心刚恢复正常秩序就向领导提条件影响不好,暂时将此事压了下来。
几天后,厂领导孔兆庆到管线检查工作,与职工交流时得知了这件事。
他当即表态:“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