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杀光聋易贾,全球薅羊毛》最新章节。
说罢李墨没有丝毫犹豫,给四人直接吊死,然后一样的操作用录音机循环播放他们生前的谈话,挂在胸前,随后挂在了门外的路灯上。
“呼!果然资本家还是挂在路灯上比较好看!”
感叹完后李墨将这边的事情通知了科里昂等人,让他们通知一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媒体将这些资本家的谈话原封不动的搬到报纸上,开始抨击,既然他们不想好,那就让他们再乱点,反正有老毛子背锅,没事的。
出了这样的事,他们自然就没有继续出兵的想法了,所以现在东南亚那边推进得很顺利,李墨留下了足够的弹药之后就不再亲自下场了,仗还是要他们亲自去打的。
安排好这些事情后,李墨想起了空间里还复制了不少各国间谍的名单,思来想去,还是回去通知一下老家吧,这件事儿自然又落到了那三人组手上。
依然还是老同桌的笔迹,依然还是那间办公室,因为他们三人组的功劳实在是有点多,所以上级取消了他们的外派计划,现在三人正在办公室里闲聊呢。
郑朝阳将茶缸盖子掀了掀,小抿一口舒声道:“呼,终于可以休息两天了,你们说外面最近那么乱,会不会再来一次大战?”
郝平川一本正经的坐着,手里有些无所事事,抓着笔学着转圈圈,也没理会郑朝阳的话题。
一旁的白玲则是微皱眉头,思索片刻后开口道:“这谁知道,谁能想到毛熊和阿美莉卡能闹到那样,我总觉得这背后还有一股势力在操盘,毕竟如果换作是我们的话,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诶,不要瞎说啊,这事儿不可能是咱们干的,我们的手法不至于那么糙,要是我们去设局,现在肯定还在暗地里积蓄力量,你看北美那个粮商,那么莽,一点不像我们的风格,不过阿美莉卡还真就是纸老虎,就那么一下子就能给出高度自治权。”
“切,麻痹敌人罢了,这种手段我们几百年前就不用了。”
就在两人谈兴正浓的时候。
“啪啦!”
然后一封举报信又华丽丽的出现在地板上,窗户边一地的玻璃碴子,正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blingbling的细密光点。
“谁啊!到底是谁啊!我们这刚换的玻璃!下次能不能别砸玻璃了!我们能看见,我们不瞎!”
三人组再次看到地上的举报信,知道那家伙又来了,还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特么玻璃又挨砸了!
白玲已经先一步去捡了,郝平川则是四处瞟,像是在警戒什么,郑朝阳没有理会地上的举报信,而是迅速冲到窗边开始喊话:“哥们儿!下次别cei姆们家玻璃成吗?修起来挺贵的!还费劲!咱有话好好说!”
白玲打开信件看了一下后开口阻止道:“行了,别管那破玻璃了,一块玻璃换份大功,你还不乐意啊?”
郝平川听罢立即眼神一亮道:“哦?这次又是啥大功?能换几个鸡蛋不?”
“能!不仅能换,还能把你们之前偷的鸡蛋还回去还有富余!”
……
送完举报信后,李墨突然觉得好久没回来看看,感觉老家气氛都有了些许改变。
思来想去知道是什么原因了,唉,物资都拿去还债了,现在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物质生活得不到满足,也就只能拼命给他们打鸡血,让他们精神丰富起来。
为此李墨还专门跟轧钢厂的侦察兵小队沟通了一下,知道现在轧钢厂也不好过,小灶都快停了,现在很多基本物资都开始限量了,哪还有多余的东西做小灶,李怀德又不是杨厂长,不管啥事都先吃喝一通,现在李怀德可是跟着工人一起吃食堂的主儿。
因为小灶基本停了,所以傻柱最近的日子也一般,崔大可也开始萎靡了,毕竟没东西可买的采购科真就没多少话语权,现在计划外物资一个人每月能买个三五十斤已经算厉害了,根本就不可能像那些穿越者写的动不动几百上千斤的采购额,不然电视剧里的崔大可也不可能因为一头猪就能得到个工人身份。
来都来了,所以李墨还是觉得应该做点什么,现在外面到处都是逃荒的,别看现在是夏粮刚上市的时节,但是华中地区大片大片的土地颗粒无收,就算有那也是减产严重,本来就寅吃卯粮,浪费了许多储粮,又还了大量的粮食,好在现在国际粮价降了一些,购粮计划也比原先历史上提前了不少,所以各大城市的基本粮食保障还是可以满足的,也就是赈灾粮食很缺。
陈天强和霍家现在也在积极筹措粮食,当然大部分都是出自李墨的空间,被他倒了好几手,这才从不同的地方集中到港岛。
但是就国内那些采购额相比国内巨大的粮食空缺而言,那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有什么办法呢?没钱啊!到处都要花钱。
无奈之下,李墨相陈天强建议继续用矿产抵货款,毕竟东南亚一旦平定下来,那就是一个巨大的潜力市场,大量的廉价劳工完全能够满足用工需求,到时候多少矿产都能吃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过粮食到位还得等一两个月,毕竟凡事都得讲究一个有据可查,今天下订单明天就到港的事情李墨才不会那么傻的去做。
在上空四处看着土地的荒凉,还有成群结队的逃荒人员。
李墨最终还是狠不下心来放任不管。
唉!都说天灾人祸,两者都是相互影响的,急功近利已经让事情难以收场了,贫苦百姓不过是想要一口饱饭罢了。
于是李墨等灾民们四散开去各自休息的时候,悄悄的在他们的身边放了一小袋粮食,灾民警惕性都很强,虽然走路的时候成群结队,但是只要是休息的时间,绝对是散开的。
这些粮食也撑不了多久,三五天还是可以的,如果省着点吃,顶上一个多星期也不是不可能。
李墨前世跟自己的奶奶聊过这个话题,奶奶说,那根本就不止三年!从结束大食堂开始就已经吃不饱了,不过是等到57年开始大旱又开始加剧,一直持续到60年底都是吃不饱的。
而所谓能吃饱的意思,就是别管是什么,只要是没有毒的就往肚子里塞,那叫能吃饱,灾荒那几年很多人都是乱吃东西被毒死的,只要有得吃,根本不在乎好不好吃,后来分下来的粮种都是一边种一边偷吃,直到种子里面掺了66粉,才没人敢吃。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七十年代才开始有所缓解,李墨小时候,九十年代了,在农村里只能说是不会挨饿,肉那也是极少的。
所以有些事情不能用现代的眼光去看,以前填饱肚子的真的不一定是正经粮食。
真正亲眼见识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李墨才突然觉得,时代浪潮下的大势,真的很难因一人而改变。
尽自己所能吧!想到这里,李墨看了一下空间里自己打算留着带妹游湖的小贝加尔湖,陷入了沉思。
可以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