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神觉醒后,我去往了更多位面

第130章 陶巧儿:一路功德行13(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元神觉醒后,我去往了更多位面》最新章节。

她还亲自指导工匠们建造房屋,从房屋的布局到地基的夯实,每一个细节她都严格把关。

在她的带领和鼓励下,曾经破败不堪的村庄渐渐有了新的模样,一栋栋崭新的房屋拔地而起,田间也重新种上了嫩绿的庄稼。

回到京城后,陶巧儿的心中依然牵挂着那些受灾的百姓。她深知,仅仅依靠一次的赈灾行动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必须建立一个长效的救济机制,才能在未来的灾害中更好地保护百姓。

于是,她向雍正提议设立专门的救济机构,储备充足的物资,以便在灾害来临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雍正对她的提议十分重视,经过一番商讨,最终采纳了她的建议,并让她负责筹备事宜。

陶巧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救济机构的筹备工作中。她四处奔走,拜访城中的富商乡绅,劝说他们为救济机构捐款捐物;她招募有经验的医者、擅长管理的人才,为救济机构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团队;她还亲自制定救济机构的章程,从物资的采购、储存到发放,从人员的管理、调配到培训,每一个环节她都考虑得细致入微。

在陶巧儿的不懈努力下,救济机构终于顺利成立。

机构成立当天,陶巧儿站在门口,看着人来人往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欣慰。此后,她时常前往机构查看,关心每一个受助者的情况。

她会亲自询问那些前来领取物资的百姓生活是否还有困难,会与机构里的工作人员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救济工作。随着一桩桩善举的完成,陶巧儿的功德不断积累,她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神魂中的功德之力越来越越浓郁。

而她的眼神中,那慈悲与坚定的光芒愈发深沉,仿佛在诉说着她对苍生无尽的关怀与守护 。

救济机构在陶巧儿的悉心操持下,终于步入正轨,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

但她那颗悲悯天下的心,从未有过片刻停歇。近日,听闻西北边境常年饱受干旱之苦,土地干裂得如龟甲般满是缝隙,庄稼更是颗粒无收。

百姓们在这恶劣的环境下艰难度日,食不果腹,甚至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时常爆发饥民暴乱。

得知这一消息后,陶巧儿心里又觉不安,当即决定亲自前往西北,探寻解决之法。

陶巧儿来到养心殿向雍正辞行。此时的养心殿内,气氛有些凝重。雍正坐在龙椅上,看着眼前这个一心只为苍生的女子,眼中满是担忧与不舍。

“西北路途遥远,条件艰苦异常,你此去千万要保重自己。”雍正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关切与叮嘱。

陶巧儿微微欠身,恭敬又坚定地回应道:“皇上放心,民女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上与百姓所托。”

雍正虽满心不赞同她孤身涉险,但也深知她那执拗的性子,一旦决定的事情便难以更改,只能暗自加派人手,沿途暗中保护她的周全。

历经多日的长途跋涉,陶巧儿终于抵达了西北边境。

眼前的景象让她触目惊心,干裂的土地一望无际,一道道裂痕仿佛是大地痛苦的伤口。

百姓们面容憔悴,身形消瘦,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无助。她没有片刻耽搁,首先来到当地官府,与官员们商讨抗旱之策。

然而,官员们一见到她,便纷纷大倒苦水。有的官员皱着眉头抱怨道:“这水源远在百里之外,引渠工程浩大,耗费人力物力不说,还不知要花费多少时日。”

还有的官员无奈地摇头:“百姓们被这旱灾折磨得没了精气神,消极怠工,根本不愿配合。”

陶巧儿耐心地听完他们的诉苦,神色平静却又充满力量地说道:“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找到出路。”

为了寻找水源,陶巧儿不顾烈日的炙烤,施展灵力,以神念感知地下水流。

她每日早出晚归,翻山越岭,奔波在西北广袤无垠的大地上。骄阳似火,晒得她皮肤黝黑,汗水湿透了衣衫,又被烈日迅速烘干,留下一道道白色的汗渍。

但她从未有过一丝退缩之意。就这样一连数日,终于,在一片荒无人烟的山谷中,她感应到了地下深处那若有若无的水流波动。陶巧儿欣喜若狂,疲惫的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

她立刻返回城镇,组织百姓前往挖渠。起初,百姓们对这个外来的女子半信半疑,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就凭她,能引来水?”“别是哄咱们白干活儿吧。”面对这些质疑,陶巧儿没有过多解释,而是亲自扛起锄头,站在队伍的最前列,用力地挥舞着锄头,一锄一锄地刨开坚硬的土地。

百姓们看到她这般干劲十足,深受鼓舞,也纷纷拿起工具,加入到挖渠的队伍中。

挖渠过程中,困难接踵而至。当挖到一处坚硬的岩石层时,锄头砸在上面只留下浅浅的痕迹,进展十分缓慢。

而且,随着挖掘的深入,水源的方向也变得难以确定,众人心中又开始泛起了嘀咕。

但陶巧儿却始终坚定,她运用灵力,仔细地感知着地下水流的走向,指引着挖掘的方向。

同时,她还不断地鼓励大家:“再坚持一下,水源就在不远处了!”在她的努力与坚持下,一道道障碍被逐一破除。

终于,随着一声欢呼:“水来了!”清澈的水流顺着挖好的渠道,奔腾着涌入干裂的土地。

百姓们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跪地,向着陶巧儿感恩叩拜。

但陶巧儿并未就此满足,她深知,要彻底解决干旱问题,还需要从长计议。

于是,她四处查阅古籍,请教有经验的老农,学习种植耐旱作物的方法。她亲自在田间地头示范,指导百姓播种、养护。

同时,她还引进先进的灌溉技术,帮助百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西北的日子里,陶巧儿不仅关注百姓的温饱问题,还时常深入民间,了解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
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
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亲爹暴毙,现代农学博士王瑞丰一睁眼就成了被抛弃的寒门弃子。回到祖宅,族亲欺他无依无靠!旱灾肆虐?他开渠引水保收成!赋税压顶?他改良农具效率翻番!昔日同窗嘲讽、他反手一个县试榜首打脸!从一介布衣到权倾朝野!且看寒门弃子如何玩转朝野,成为那万人之上!
王王小花
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
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
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纨绔世子,被国师断定为“大燕灾星”,沦为刑场刽子手。法医刑警意外魂穿附身于猝死世子,获得读心术。他以现代法医刑侦思维重组古代疑案,用读心术撕开权贵伪面。当他说出“刑场不是终结,而是真相的开始”时,整个王朝一众宵小都为之颤栗。他卷入夺嫡漩涡,用连环奇案作棋,将刑案卷宗铺成通往帝王的修罗道。“既说我是灾星,便让这星辰为证我要这大燕律法,比天命更高!”斩的是头颅,碎的是阴谋,争
沐轶
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
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
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一朝穿越嘉靖朝。面对躲在宫中不上朝的修道皇帝,张元德一点不慌。因为他爹是国公,他外公还是国公,他还有个功德修仙系统!管你什么东林西林怎么争,都别耽误小爷功德成仙!只是……这嘉靖老儿怎么这么好说话?嘶!这修道皇帝怎么还真修炼有成了?我只是想挣点功德。怎么大明就蒸蒸日上,成了那座日不落。我还成异姓王了?!等等,先别拜我!这国师我当就是了!看着眼前一脸虔诚的嘉靖皇帝,张
交出思想
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
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
关于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稳定每日三更比爽文还爽,比玄幻还玄。带你身临其境领略位面之子,大魔导师,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男人,汉光武帝刘秀的传奇一生。
花语酥心
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洪武帝的崩溃瞬间:韩成穿越洪武十五年,一睁眼就发现自己躺在宁国公主的鸳鸯枕上。朱元璋提着长剑破门怒吼:欺辱朕的掌上明珠,凌迟!别慌。韩成掏出手机播放,臣刚用未来科技测了,公主还有二十天阳寿。
艾比兔子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