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强兵

八五一章 乐在其中(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第一强兵》最新章节。

中秋正式成为传统节日,是在唐宋时代,但中秋这个词,和八月十五祭月的传统,却是早在春秋时期便有了的,礼记中便有月令这一篇,专说仲秋之月。

其实,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人们本就会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在收获劳动成果之后,举行各种庆典。即便没有空中那皎皎的孤月轮,做为秋天正中央的这一天,也有值得庆祝的理由。

从前年景好的时候,每到中秋前后,家家户户也都会正正经经的忙碌准备,全家人聚在一起的欢庆金秋。

初平五年,开元二年的这个秋天,不但席卷天下的战乱有平息的迹象,气候也可说是风调雨顺,在大河南北,两淮江东,处处都能见到丰收的景象。

恍惚间,很多人都忘记了自己正身处人吃人的乱世之中,怀疑这些年的经历是不是南柯一梦,如今已经到了梦醒时分。

事实显然并非如此,即便天公作美,哪里都没有大规模天灾,可能否看到丰收景象,依然是分地方的。河北不用说,如今的青州新政之中,屯田垦荒已经变得不太起眼了,可这项政策却是新政的根本,上马的最早,持续的时间也是最长。

青州收拢的难民经历过苦楚,知道珍惜,爆发出了极高的劳动热情,又有国渊等屯田官吏不遗余力的组织调度,修整了无数荒废的水渠,重新筑起了年久失修的堤坝,就算遇到灾年,也不至于大规模减产,何况是这样的好年景?

再加上青州表面上税负很重,减税措施却让人应接不暇,打下来的粮食倒有一大半可以自己留用,辛劳没有白费,人们自然欢欣鼓舞,喜不自胜。

江淮一带,东面是徐州地界,政策和青州本土是一样的,中间则是王羽设立的中立区——睢安郡。

虽然王羽和袁术商定的是两边都不插手,让睢安做为自由经贸区而存在,但睢安太守王朗是从会稽逃亡而来,知道机会是谁给的,也知道珍惜,在睢安奉行的是无为而治的准则:下面的具体事务一律交给青州派过来的僚佐施为,自己只管会客看书,日子过得很是逍遥。

这样一来,睢安的风貌自然也是向青州靠拢的,特别是开元二年这一年,国渊亲自出面,说服了睢安各地豪强,根据各家产业的大小拿出部分土地,建立屯田农庄,然后直接套用青州现行的那一套,组织流民屯田生产。

因为组织工作是在睢安郡设立不久便开始进行的,所以或多或少的对周边有些辐射。一些有意主动亲近青州的淮南豪强也是照猫画虎的效仿,本意是讨好王羽,做为晋身之阶,结果一不小心竟然迎来了一场空前的大丰收,一个个都是笑得合不拢嘴。

豪强们在私下里议论说,这可能就是所谓天命所归了,不然这几年的年景都那么差,怎么就赶着开元二年有这般风调雨顺呢?

至于江东,后世的鱼米之乡虽然还没得到彻底的开发,但先天条件摆在那里——这时代的田地好不好,关键就看附近有没有水源,江南水网纵横,即便没有水利建设,也到处都是水田,只要没有天灾,丰收几乎是必然。

孙策对内政并不如何擅长,周瑜却是文武双全,无论在谋略还是政略上,都是一把好手。有他在后面组织调度,安定地方,孙策在前线征战也是放心得很。

赶上好年景,收成却不怎样的地方当然也有,颍川、陈留一带还好,毕竟有从前的底子,曹操的屯田组织的也不错,但关中和荆州却是相当凄凉。

原因无他,这俩地方都在打仗。

从元年春天一直打到二年的秋天,参战的各方势力都拼命的抽调民间的人力物力,相对强壮的男丁拿来补充兵源,弱一点的男丁和壮妇抓来做民夫修建工事,运送粮草。没人耕种了,土地就那么荒芜着,再好的年景也是白扯啊。

曹操平定关中是在四月里,农耕时节已经错过,趁着夏天补种一些糜子、荞麦之类产量低但收获周期短的急粮,还多少有些进项。荆州可就惨了,三面受敌,处处烽烟,除了南郡、武陵和零陵之外,其他地方压根就没法指望。

孙策久攻江夏,因为地形的限制,没办法完全展开兵力,急切间难以尽收全功。有见于此,他分出一支偏师,由周泰、蒋钦等大将辅佐,任命弟弟孙权为将,大举攻入荆南,将长沙、桂阳两郡卷入了战火之中。

荆南四郡也是开发不充分的地方,但危急关头,有点进补总是好的,刘表甚至盘算着,万一守不住南郡,是不是可以跑去南四郡安身呢,结果被孙策来了这么一招分兵南下,刘表的心也凉了。

这可是物理和心理的双重打击,不可谓不重。

王羽恰巧是赶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回到了高唐,刘表的凄凉他当然不会在意,一年征战在外,总算到了家,又赶在这么个至少对他来说相当特别的日子里,一时间也是感触万千。

下属的诸位文臣武将自然是要来道贺祝捷的,家中的父母亲、妻子们和未婚妻们也是早就望穿了秋水,喧嚣热闹自不必提,众人济济一堂,倒也很有一股庆祝节日的气氛。

按说主公久别重逢,识相的人就不应该来滋扰,总得让主公消消停停的与家人寒暄一番,然后再议公事。但没办法,众人手上都积压了无数紧急事务,等着王羽处理或拍板,一个个都是还没顾上寒暄几句,便吵嚷起来。

“主公,这秋粮收购一事已是刻不容缓,您要先拿个章程出来,臣方能照章办事啊。”国渊最是急不可耐,连寒暄都没顾得上,从后面一把推开正拱手作揖的糜竺兄弟,直愣愣的闯了上来。

“子尼,斯文,斯文呀。”糜竺忙着整理衣冠,只是跺脚嗟叹,糜芳却已经大声抱怨起来:“我说国令君,你慌什么啊,秋粮收购的规矩不是早就定好了吗?定价收购,不赊不欠,你照做不就是了,犯得着差点推我一个跟头吗?”

青州的官制基本上是全盘照搬汉朝的,但具体名称和职责都有出入。国渊主要负责的是农耕,在朝中,承担这项责任的应该是九卿之一的大司农。

不过大司农的官署其实相当于汉朝的中央政府财政部,凡国家财政开支,军国的用度,诸如田租,口赋,盐铁专卖,均输漕运,货币管理等都由大司农管理。

在对经济极为重视的青州,肯定不能照搬,而是要细分。所以,国渊、糜竺、王修等人的官职都是在大司农之下的,国渊为籍田令兼治粟都尉,王修为都内令兼都内令,糜竺则是盐市令兼均输令。

这也就是因为他们几个的官职定的比较早,王羽没做太多修改,其实外间早就将他们视为青州的九卿辅臣了,也算是无名而有实。

“对不住二位了,”国渊拱拱手,认错态度倒是还不错,但从神情中可以看出,他的注意力压根就没在糜竺兄弟身上,他转向王羽,举起一只手,张开手掌比了比,高声说道:“主公须知,今年可是大丰收了啊,各地的收成足足比往年多出了五成上下!”

“这样的大丰收,已经多年未有过了,通常来说,粮价至少会跌个三四成,更多也不是没可能,而主公要求的统一收购,可是在去年的均价上再加两成……这,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啊!”

话说到这份儿上,即便是对内政一无所知的武将们也明白发生什么事了。

若是换在从前,国渊当然不会有这种烦恼,汉朝通常的模式是直接收粮,而青州新政的作法以钱币缴税,然后对农民手中的粮食统一收购。

这样的丰收年里,以青州轻徭薄税的做法,百姓卖粮的热情肯定高涨,如果仍以新模式进行收购,就算是税收可以返还一部分,对财政的压力同样非同小可。

王羽还没说话,糜竺却沉吟道:“这未尝不是好事,反正百姓手中有了钱,总也是要花的,钱越多,商品市场就越繁荣啊。由于主公下令,提高了工匠们的待遇,各地工坊劳动热情高涨,军队的订单都做完了,正打算往民用领域发展发展呢。”

话音未落,一边王修已经嚷嚷起来了:“子仲啊,你可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要知道,中原百姓有储蓄的坏习惯,钱发出去了,被他们积攒起来,幕府这边就得多铸钱……主公常说货币滥发的危险是其一,那钱币可都是真金白银铸造出来的,你叫我去哪儿给你找那些多余的金银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
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
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战乱之后,田亩荒废,劳动力严重不足。官府强行将五名犯妇与赖青衫并户,充当赖青衫的劳役,五名犯妇都是个顶个的美人,有的病恹恹的,有的十指不沾阳春水,都不是干活的料。起初赖青衫觉得她们根本帮不上什么忙,但渐渐地发现,五个美娇娘却各有各的技能……
柠檬大叔
火影:佐助,这个发展不太对
火影:佐助,这个发展不太对
作为一个熬夜复习日语男大学生,不小心学习猝死,穿越到火影世界,倒霉的穿成了二柱子。作为一个只刷过火影视频的人,该怎么在死亡率极高的世界存活,穿越过来的佐助十分担心,不过世界还是给自己悄悄开了外挂。“什么?你到底是我祖宗还是我的第二人格?镜子里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宇智波泉奈有些无语“废话,我当然是你祖宗。快点去训练,要不然有你好看。面对斑,佐助身体里的泉奈,盯着佐助的壳子向斑撒娇“哥哥~鼬在一
屋檐被雪兆
关于赛伊德来到提瓦特这件事
关于赛伊德来到提瓦特这件事
关于关于赛伊德来到提瓦特这件事:原本在零号大坝令各位萌新干员恨之入骨的赛伊德在被淘汰之后因为某种原因和他的部下穿越到了提瓦特大陆。他一直在寻找回到原本世界的方法,直到他绑定了一个系统……(事先声明,这是本人第一次写小说,有什么缺点直接指出来,注意言辞就好,作者有时间会看评论有问题的话看情况回。中后期会把雷斯加进来提瓦特篇完结后会有其他世界)。注:作者没玩多久三角洲行动,各位读者大大有什么关于雷斯
BZ105
港综:赌厅小弟到黑帮皇帝
港综:赌厅小弟到黑帮皇帝
关于港综:赌厅小弟到黑帮皇帝:
咸鱼青菜
水默:少君太疯太无情
水默:少君太疯太无情
〔不要带入叶罗丽剧情,本文全文私设!!是无脑文,无逻辑,请宝子们无脑观文〕七日之约,王默借到圣火心法融化了冰晶盘但是与文茜交换身份,如果叶罗丽战士七日之内没有想起王默与罗丽,二人将消失浮云楼期限一到,叶罗丽没有想起王默和罗丽曾经满心以为伙伴会想起她和罗丽的王默,眼睁睁得看着罗丽消失了她恨!!!她恨自己相信这虚无缥缈的友谊,怀着满腔的怨恨消失了而那位水的王子因他的女孩消失痛不欲生……凡身消失,残魂
任丽尚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