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强兵

五七五章 丰厚遗产(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第一强兵》最新章节。

今天陶谦说话的确实过于飘忽了一些,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令得众人无不惊异万分。

陶谦的身份,和他在徐州的作为,和他说的这句话,很有自相矛盾的意思。陶谦到任,安定了地方后,再三的延请地方名流出仕辅佐。赵昱、萧建、徐方都是被陶谦软硬兼施才请出山的。

比这三人更夸张的是跟着孙策去了江东的张昭,陶谦一度软磨硬泡把他请到了郯县,面谈之后,却依然被拒绝了。陶谦因此将其拘押起来,若非赵昱相救,说不定早就被杀掉了。

由此可见,陶谦对名士确实很重视。

现在突然这么说,难道是心中的积怨所至吗?

对这个话题最敏感的是诸葛亮,士族的身份,一度是横亘在他和青州之间的一道障碍。正因如此,接到石韬的邀请后,叔父诸葛玄和兄长诸葛瑾都毫不犹豫的当场回绝,诸葛亮是自己偷跑出来的。

在青州待了大半年,诸葛亮渐渐适应了王羽的思路,但他依然认为,王羽是个奇怪的人,遍数当世,恐怕也不会有人和他拥有相同的理念。谁曾想,以老成沉稳名闻于世的陶谦会在这方面与王羽达成一致。

他大为好奇的望向陶谦,没有追问,因为他知道不需要,老人今晚就是要一诉衷肠的。

“各位应该都很奇怪吧?其实没什么可奇怪的,老夫本就是寒门……呵,或许连寒门都算不上的卑微出身……”

陶谦苦笑着说出的一句话,给众人带来了更大的惊异。

要知道,在中平元年的大乱之前,寒门的上升渠道是很小的,小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战乱给天下苍生带来的是苦痛,给诸多寒门子弟带来却是机遇和希望。

陶谦的宦途是很平坦的,比很多名门出身的名士还顺畅。从茂才,到尚书郎,然后从中枢外放,先后出任舒县令、卢县令,其后迁幽州刺史,徵拜议郎。整个轨迹一直都在上升。

这其中固然有能力的因素,但在大汉的官场上,要是没有家族的力量在背后支撑,他根本不可能这么一帆风顺。上千年约定俗成般的习气,岂同一般?何况,越是在王朝的末代,顽固守旧派就越多,以草根的身份,想从荆棘中趟出一条血路又谈何容易?

如果陶谦说的是真的,那王羽觉得,老人的经历比最着名的草根刘备还要励志。后者的手段到底经不起推敲,不管成功与否,单数被他坑过领导、老大,几乎就遍及了三国群雄。

相对而言,陶谦才是一步一个脚印儿的踏实草根。

不过,随着陶谦的解说,王羽很快明白对方的苦笑从何而来了。

陶谦的经历的确很能给后世草根提供想象空间,他在仕途上的助力,是因妻族而来的。苍梧甘氏乃是地方上的望族,家主甘公却只有生女儿的本事,一直没有子嗣。

偌大的家族中当然不可能没有男丁,可却也没什么成气候,有潜力的。甘公琢磨着,反正也是这样了,与其在族中找个人凑合,不如干脆把女儿利用起来,招个上门女婿继承家业。

挑来挑去,就挑到了出身寒微,有任侠之名在外的陶谦。

就这样,陶谦成了让后世吊丝最艳羡的,娶了个好媳妇,少奋斗了几十年的典范。

当然,甘家只是地方豪强,顶多只能给陶谦提供个起步点,后面还是要靠陶谦自己努力的。但反过来说,如果不是汉末上品无寒士的朝堂格局,陶谦用不着甘家的帮助,也能有所作为。

听到这里,王羽开始理解陶谦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了。

从古至今,上门女婿都不是好做的,华夏传统的大男子主义本来就重,吃软饭的在外人看来很风光,但不为人知的苦楚可多了去了。

王羽不知道陶谦的家庭情况,但他却亲眼见证过牛辅的悲惨入赘生活,那位甘公肯定不会象董卓那么蛮横,但在甘家,陶谦肯定也是要敌人一头的。

老陶对门阀制度的憎恨,便由此而生。

“公节在河内横征暴敛,虽然大家表面上都说,他不尊重朝廷法度,对士族不敬,但实际上,谁都知道他是被逼急了,没钱没粮也没援兵,要他拿什么勤王?”

说完自己的事,陶谦重新将话题引回王羽身上:“后来鹏举你祸水东引,趁机收编了豪强联军,别人都只说你狡诈,可老夫却看得出,你与公节不同,你是完全没将士族放在眼里。”

王羽愣了愣神,陶谦指的应该是自己杀韩浩的事,那会儿自己考虑的不多,就是有人惹上门就杀了,自家老爹好容易抢到的钱粮,也不能落在别人手上。就是这么个思路,落到陶谦眼中,却成了自己没有门第之见的证明,王羽也觉得挺奇妙的。

“中平二年,凉州边章、韩遂反,皇甫义真与老夫一道统兵伐之,尚未建功,就被朝中奸佞构陷罢官去职。时人都说,皇甫义真得罪了张让、赵忠,可真正通晓时事朝局的人谁人不知,十常侍当时的对手是外廷的士党,与皇甫义真何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陶谦用愤慨的语气提到了又一桩秘事:“其实就是张伯慎那一干凭借家世的幸进之人,嫉妒义真的战功,在后面动的手脚,让张让等阉竖误以为义真是士党中坚,正在策划挥兵回京,行清君侧之事,故而捏造名目,群起攻讦之……”

王羽听得无动于衷,庞统和诸葛亮却极为惊讶的彼此互望了一眼。

黄巾起义给了东汉王朝极为沉重的一击,但随着张角兄弟被皇甫嵩等名将扫平,局势却也未必没有恢复平静的希望。

之所以,沦落到烽烟四起,朝廷威仪不再,西凉绵延不断的战事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中平二年,皇甫嵩去职之后,张温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假节,带了十多万大军西进,保卫三辅。这仗一打就是一年多,到了中平三年的三月,张温的大军还滞留长安未归,使得洛阳周边变得异常空虚,三辅的局势却始终没有好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红楼之皇权枯骨
红楼之皇权枯骨
关于红楼之皇权枯骨:一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名着红楼梦更是人人有自己的看法。笔者对于贾家的倒下没有一点同情,作为封建社会的勋贵,他们享尽荣华富贵,然而他们却,藏污纳垢,贪张枉法,无视世俗礼法!目光短浅且各个装腔作势!入红楼拆掉四大家族,他们没有一个无辜之人!
流浪的西北
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
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
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一朝穿越嘉靖朝。面对躲在宫中不上朝的修道皇帝,张元德一点不慌。因为他爹是国公,他外公还是国公,他还有个功德修仙系统!管你什么东林西林怎么争,都别耽误小爷功德成仙!只是……这嘉靖老儿怎么这么好说话?嘶!这修道皇帝怎么还真修炼有成了?我只是想挣点功德。怎么大明就蒸蒸日上,成了那座日不落。我还成异姓王了?!等等,先别拜我!这国师我当就是了!看着眼前一脸虔诚的嘉靖皇帝,张
交出思想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苏璟重生大明开局签到成首富,本想咸鱼种田,却撞上朱元璋的打土豪大业。陛下,您收商税养宗亲,跟养猪场抽成喂饲料有啥区别?朱元璋拍案而起:放肆!朕养的是宗室,不是猪!于是大明最离谱的君臣互怼现场诞生了:苏璟用签到奖励的忽悠朱元璋搞国企改革皇帝要抄家,他当场掏出手抄本:这可是我给皇家图书馆的预付款当朱棣靖难兵临城下,苏璟突然点亮靖难模拟器系统彩蛋
如烟如梦53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关于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本书融合历史推演与权谋智斗,重塑一个杀伐果决、深谙帝王术的袁本初,书写不同于的河北霸业史诗。
左牵黄右擎苍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平行时空中,长平之战身死的赵括穿越回几年前,竭尽全力避免了亡国命运,却遭赵王忌惮。蛰伏数年后政变夺权,面对雄才大略的秦始皇,转变思路向外发展,历经苦战称霸西域,与中原王朝战少合作多,最终形成了华夏文明影响千年的两大帝国,改变了历史格局。
上班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