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谋谋天下

第130章 生荣死哀(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谋谋天下》最新章节。

一怒之下,出于报复徐敬业在讨伐檄文中对自己的侮辱,武则天下令追削了李积等人的官爵。她命人掘开李积的墓,砍毁棺木。甚至恢复了他的本姓徐氏,以此来泄心头之愤,以示徐敬业(原叫李敬业)的李姓更非正宗。

李积的墓地,曾经是大唐荣耀的象征,如今却在武则天的愤怒中被践踏。这一举动,不仅是对李积的侮辱,更是对大唐功臣的极大不敬。朝野上下,无不为之震惊,许多人都为李积的遭遇感到惋惜和不平。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徐敬业的起兵最终以失败告终,他兵败被杀,他的理想和抱负化为泡影。而武则天在经历了这场风波后,也逐渐冷静下来。她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自己对李积的处理过于冲动。

李积为大唐立下过汗马功劳,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的繁荣与稳定而奋斗。更重要的是,在她能被立为皇后这件事上,李积曾起了关键作用,这对她是有大恩的。她深知,如果没有李积的支持,她或许无法在朝堂上立足,更无法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于是,在垂拱二年(686年)正月,武则天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她下令恢复了李积的一切荣誉。

李积的名字再次被刻在大唐的功勋簿上,他的官爵得以恢复,他的墓地也重新得到了尊重。李积与开府仪同三司张行成、扬州大都督许敬宗、尚书右仆射马周一同配享唐高宗庙廷,再次获得了应有的尊崇。这一决定,不仅是对李积的公正评价,更是对大唐功臣的尊重与缅怀。

神龙元年(705年),大唐的历史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这一年,唐中宗李显复位,他怀着对先辈功臣的敬重,下诏恢复李积的官爵,并重新为他起坟改葬。

唐中宗深知,李积的功绩是大唐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名字和事迹应该被后人铭记。为了表彰李积及徐敬业对李唐王皇的忠诚,他亲自下令,为李积举行了隆重的改葬仪式。灵车缓缓前行,百官送葬,百姓们也纷纷前来送行,他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这位名将的敬意与缅怀。

李积的墓地重新修缮,庄严肃穆,仿佛在诉说着他的传奇一生。他的名字再次被刻在墓碑之上,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李积的一生,是为大唐而战的一生,他的忠诚与担当,他的智慧与勇气,都成为了大唐历史上的重要篇章。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他的名字被刻在大唐的功勋簿上,永远铭记。

时光流转,李积的故事成为了大唐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见证着这位名将的不朽功勋。

上元元年(760 年),李积的地位再次得到肯定,他成为武成王庙中配享的十位历代名将之一。同时代被列入“武庙十哲”的只有卫国公李靖一人而已,这足以证明李积在军事领域的卓越成就。

建中元年(780 年)九月,唐德宗评定前代功臣,李积等二十四人被定为第一等,再次彰显了他在唐朝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同年十二月,朝廷敕令:“国初以来将相功臣。名迹崇高。功效明着者。宜差次分为二等”(分上等和次等)。经过严格的评定,李积等三十四人被定为功臣上等,这是对他一生贡献的高度认可。

宣和五年(1123 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李积。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李积亦位列其中,可见他的威名跨越了朝代,一直为人敬仰。

史书上曾这样记载李积:“李积为将,有谋善断;与人议事,从善如流。战胜则归功于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将士,故人思致死,所向克捷。临事选将,必訾相其状貌丰厚者遣之。或问其故,积曰:‘薄命之人,不足与成功名。’”(见《资治通鉴·唐纪十七·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中之上》)这段话不仅描绘了李积卓越的军事才能,还展现了他深邃的智慧和对人性的洞察。

李积作为一位杰出的将领,他的军事才能堪称一流。他善于谋略,能够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这使他在战场上屡战屡胜。在与人议事时,他从善如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这不仅让他能够集思广益,更赢得了众人的尊重。每当取得胜利,他总是将功劳归功于部下,把所得的金帛全部分发给将士们。这种慷慨大方的举动,极大地鼓舞了士兵们的士气,让他们甘愿为他赴汤蹈火。因此,李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李积在选将时,还会仔细观察将领的相貌和气质。有人问他为何如此,他回答道:“薄命之人,不足与成功名。”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李积深知,一个人的命运与他的性格、气质和能力息息相关。他通过观察将领的外在表现,判断其内在品质和潜力,从而选出最适合的人选。这种对人性的洞察,使他在用人方面极为精准,薛仁贵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薛仁贵初入军中时,默默无闻,但李积却一眼看中了他的潜力。他给予薛仁贵重任,让他在战场上大展身手。薛仁贵不负所望,屡立战功,成为大唐的名将之一。李积的这种识人之明,不仅成就了薛仁贵,也为大唐的军事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世间也流传着一种说法,称李积在临终前曾对儿子说,他们家会出一个不得了的人物,这个人会连累大家,发现了不如早点儿杀了算了。这种说法多半是后人附会徐敬业起兵反武的事。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从其檄文中可以看出,待到胜利后,他有掌控朝政的野心。后人因徐敬业的这一行为编造了这样的故事,试图说明李积神算通玄,早已预见了这一切。

但若真如此,以李积的智慧和能力,他会看不出徐敬业的福份吗?或许他早已察觉到了徐敬业的性格和野心,但他并没有说破。李积一生历经风雨,深知权力斗争的残酷。他或许意识到,即使他提前采取行动,也无法改变命运的轨迹。或许,他选择沉默,也是为了保护家人,避免更大的灾难降临。

李积一生的政治选择,也充满了智慧和谨慎。他拥护李治为太子,支持李治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这些决定都显示了他善于审时度势的能力。他深知,只有顺应历史的潮流,才能在复杂的朝堂中立足。他的这些选择,或许也与他对命运的洞察有关。

然而,道家的玄学到底灵不灵、准不准,这始终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如果真的那么神乎其神,为何李积没算到李密和单雄信的结局呢?李密和单雄信都是李积的旧友,他们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中,曾与李积并肩作战。然而,李密最终被杀,单雄信也未能善终。

这些例子表明,命运并非完全可以通过相术来预测,李积的智慧更多地体现在他对现实的洞察和对局势的把握上。

李积不仅在战场上屡建奇功,还在医学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参与编纂了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唐本草》,并自撰《脉经》一卷(今已佚散)。这些成就展现了他在医药学方面的深厚造诣,也体现了他全面而卓越的才能。

李积的一生,是为大唐而战的一生,也是为百姓谋福祉的一生。他在军事、政治和医学领域的贡献,都成为了大唐历史上的重要篇章。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洪武帝的崩溃瞬间:韩成穿越洪武十五年,一睁眼就发现自己躺在宁国公主的鸳鸯枕上。朱元璋提着长剑破门怒吼:欺辱朕的掌上明珠,凌迟!别慌。韩成掏出手机播放,臣刚用未来科技测了,公主还有二十天阳寿。
艾比兔子吉
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
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
关于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稳定每日三更比爽文还爽,比玄幻还玄。带你身临其境领略位面之子,大魔导师,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男人,汉光武帝刘秀的传奇一生。
花语酥心
红楼之皇权枯骨
红楼之皇权枯骨
关于红楼之皇权枯骨:一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名着红楼梦更是人人有自己的看法。笔者对于贾家的倒下没有一点同情,作为封建社会的勋贵,他们享尽荣华富贵,然而他们却,藏污纳垢,贪张枉法,无视世俗礼法!目光短浅且各个装腔作势!入红楼拆掉四大家族,他们没有一个无辜之人!
流浪的西北
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
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
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纨绔世子,被国师断定为“大燕灾星”,沦为刑场刽子手。法医刑警意外魂穿附身于猝死世子,获得读心术。他以现代法医刑侦思维重组古代疑案,用读心术撕开权贵伪面。当他说出“刑场不是终结,而是真相的开始”时,整个王朝一众宵小都为之颤栗。他卷入夺嫡漩涡,用连环奇案作棋,将刑案卷宗铺成通往帝王的修罗道。“既说我是灾星,便让这星辰为证我要这大燕律法,比天命更高!”斩的是头颅,碎的是阴谋,争
沐轶
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
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
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一朝穿越嘉靖朝。面对躲在宫中不上朝的修道皇帝,张元德一点不慌。因为他爹是国公,他外公还是国公,他还有个功德修仙系统!管你什么东林西林怎么争,都别耽误小爷功德成仙!只是……这嘉靖老儿怎么这么好说话?嘶!这修道皇帝怎么还真修炼有成了?我只是想挣点功德。怎么大明就蒸蒸日上,成了那座日不落。我还成异姓王了?!等等,先别拜我!这国师我当就是了!看着眼前一脸虔诚的嘉靖皇帝,张
交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