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谋谋天下

第81章 翟让让贤(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谋谋天下》最新章节。

在那风云变幻的隋末乱世,张须陀率领的隋军在与瓦岗军的激烈交锋中不幸败北。洛口仓这座战略意义重大的粮仓,顺势便落入了瓦岗军的掌控之中。瓦岗军得到洛口仓这一充足的粮草储备支持后,就如同鱼入大海,鸟上高枝,发展之势愈发迅猛。

要知道,此前他们还只是一群依靠抢掠汴水官私船只勉强维持供给的流寇。在有了粮草的有力支撑后,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便迅速崛起成为全国最强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声势浩大,威震四方。

话说公元616年四月,东都大业殿突发火灾。火势凶猛,浓烟滚滚,直冲云霄。隋炀帝正在宫中安坐,突然见到这场大火,误以为起义军已然攻进皇宫。惊慌失措之下,他全然顾不上自己的帝王威严,像一只受惊的兔子般,匆匆躲进了草丛之中。直到那熊熊大火渐渐熄灭,四周归于平静后,他才战战兢兢地从草丛中爬出来,心有余悸地庆幸自己逃过一劫。

此时的隋炀帝,已然没有了年轻时那股雄视天下的雄心壮志。面对国内愈发混乱不堪的局势,他不是积极思考如何平息叛乱,安抚天下苍生,而是选择了一种怯懦的方式——通过下江都来逃避现实。他的内心被深深的不安和无力感所充斥,仿佛整个天下的重量都压在了他的肩头,让他喘不过气来。

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隋炀帝对于那些逆耳忠言,再也无心去听。朝堂之中,大臣苏威因直言义军蜂起的局势,与隋炀帝产生了矛盾,结果竟被无情地削职为民。那些本着一腔忠心,劝说隋炀帝留在北方全力安定局势的大臣们,也未能幸免。有人被关进暗无天日的牢狱之中,有人甚至遭受重刑,落得个身首异处甚至被处死的悲惨下场。

而此时的隋炀帝,心情脆弱得如同一个易碎的琉璃娃娃。他的行为有点像一只鸵鸟,以为只要自己把头埋进沙子里,外界的危机便不会再对他构成威胁。可他心中却十分清楚,外面的形势已经万分危急,皇宫犹如一座摇摇欲坠的城堡,说不定随时都会被汹涌的叛军攻破。

这年七月,江都新造好的龙舟被送到了东都。那一艘艘精美的龙舟,本应承载着隋炀帝的荣光与尊严,如今却成为了他被压垮心理防线的又一根稻草。七月初十,隋炀帝命十三岁的皇孙,越王杨侗与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等大臣共同承担起留守东都的重任。

在临行前,那些无法跟随隋炀帝一同前往江都的宫人们,不禁痛哭流涕。她们泪眼婆娑地望着隋炀帝,苦苦哀求他不要离开。隋炀帝故作安慰,让她们安心,好好辅佐越王留守东都,声称自己这次出巡不过是在这一年之内的事情,很快便会安全归来。

然而,无论是宫人们还是那些忠心耿耿的大臣们,心中都明白得无比透彻——皇帝这一去,恐怕是再也不会回来了。在一片悲悲戚戚的哭声中,隋炀帝还是乘上了龙舟,向着相对安全又富庶的江都驶去,留下了满目疮痍、危机四伏的北方,以及那位年仅十三岁的皇孙越王杨侗和几名无助的大臣,独自面对这动荡不安的局势。

就在隋炀帝离开东都的三个月后,瓦岗军的形势愈发大好。李密向翟让明智地提出了夺取荥阳,争雄天下的建议。此时的翟让,在经历了与徐茂公等人的商议后,察觉到瓦岗军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正是大展宏图的好时机,于是欣然同意了李密的这一提议。

徐茂公见李密胸怀天下,且在日常行动中表现得极为出色,他不仅能够与大家同甘共苦,在作战时更是机动灵活、骁勇善战,心中对李密甚是钦佩,自然是全力支持他在瓦岗军的发展与决策。

于是,瓦岗军以洛口仓为坚实的依托,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军事征程。他们向着西方挺进,目标明确,那就是攻取一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重要城池。

公元617年二月,隋朝的第二政治中心——东都洛阳的皇宫内,一场与瓦岗军的对峙即将拉开帷幕。年仅十四岁的越王杨侗,身负着关乎大隋社稷存亡的重任。面对日益逼近洛阳的瓦岗军,杨侗决定采取行动。他召见了虎贲郎将刘长恭,严正地命令他率领两万五千步骑兵,协同驻扎在虎牢关的裴仁基,一同讨伐瓦岗军,志在夺回洛口仓这一瓦岗军的命脉所在。

刘长恭与裴仁基约定,在十一日这天于洛口仓南边会合。那时的东都人,还对李密率领的这股农民军充满了轻蔑之情。在他们眼中,瓦岗军不过是一群饥饿难忍的抢米盗贼,根本不足为惧,仿佛只需轻而易举就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国子、太学、四门三馆的学士,以及贵胄勋戚们听闻此讯,纷纷踊跃应募从军。作为正规官军,他们器械完备整齐,每一个士兵的铠甲都擦得锃亮,刀剑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衣服鲜明华美,那一抹亮色仿佛是他们在战争中勇往直前的底气;旌旗铮鼓极为壮观,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他们的威武雄壮。

裴仁基和刘长恭皆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而且他们手下更是不乏猛将。再加上这数万精兵,他们的阵容显得无比强大,气焰嚣张至极。

然而,李密对此却心如明镜,看得极为透彻。他深知自己麾下的瓦岗军,虽然此时也十分强大,但若是与隋军硬碰硬地进行一场正面对抗,无疑是以卵击石,必败无疑。于是,在与翟让、徐茂公进行了一番深入的商讨后,李密按照徐茂公给出的精妙方案,对瓦岗军的队伍进行了重新的调整与布局。

他将瓦岗军分成十队,兵精者强,阵布巧妙。其中四队被埋伏在横岭,这里地势险要,犹如一道天然的屏障,凭借着有利的地形,他们与裴仁基的大军展开周旋,竭尽全力防止裴仁基与刘长恭两路大军顺利汇合,试图以此来打破隋军的包围之势。

按照计划,刘长恭率领的东都官兵率先到达了约定地点。这位立功心切的将领,一刻都等不及让士兵们吃早饭,便迫不及待地驱赶着他们渡过洛水,在石子河以西列阵。只见那阵线绵延南北,长达十几里,气势磅礴,仿佛能吞噬一切。

而此时,刘长恭见李密军队人数稀少,在他眼中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就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翟让率先率领兵马与刘长恭展开交战。战斗一触即发,瓦岗军将士奋勇拼杀,但隋军兵强马壮,瓦岗军渐渐处于下风,交战不利。翟让见形势不妙,果断下令让部队退缩。

刘长恭见状,心中大喜过望,自以为胜利就在眼前,命令部下乘胜追击。而此时的李密,冷静地观察着局势,他心中早有算计。当隋军因一味地追击而显得有些疲惫不堪时,他果断地率领所部如猛虎下山般横冲隋军。

那隋兵本就因为追逐太久,消耗了大量的体力,此时又饥又累。在这突如其来的攻击下,顿时阵脚大乱,如同潮水般溃败而去。

隋兵的最高指挥刘长恭看到隋兵纷纷溃逃,他的心理防线也在瞬间崩塌。这位战前还说瓦岗军不过是一群抢米盗匪的高傲将军,此刻在慌乱之中,完全失去了理智。他来到一位士兵面前,毫不客气地抢夺士兵的衣服穿在身上,然后扮作散兵模样,惊慌失措地潜逃回了东都。

在石子河之战中,隋军死伤惨重,超过了一半的士兵命丧黄泉。而李密、翟让率领的瓦岗军却趁机全部缴获了隋军的辎重、器械、铠甲等物资。此一战,瓦岗军声威大震,名声远扬。

石子河之战的胜利,无疑是李密军事才能的最佳证明。这使得他在瓦岗军中的声望瞬间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瓦岗军上下无不对李密心悦诚服。

由于此前就听闻徐茂公他们盛赞蒲山公李密是一代人杰,志向恢弘高远。再加上如今随着瓦岗军人马的逐渐增多,翟让越发觉得自己的能力已有些跟不上瓦岗军壮大后的步伐,管理起这庞大的队伍愈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在对外作战中,有时也会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怀着对李密的敬佩与信任,以及对瓦岗军未来发展的期望,这位襟怀宽广的翟让,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让贤,推举李密为瓦岗军首领,并满怀敬意地给李密上尊号为“魏公”。

公元617年二月十九日,瓦岗军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仪式。在那庄重神圣的氛围中,他们设坛祭天,祈求上苍庇佑。随后,李密正式宣告建立西魏国,建元永平,下发文书落款为行军元帅魏公府。

李密大展宏图,开始全面地经营他的新领地。他设立了完善的政权机构,将各方人才招揽麾下。他分封群臣,授予翟让司徒、上柱国官衔,并封其为东郡公,地位仅次于李密,以彰显翟让在瓦岗军崛起过程中的巨大功绩。

而对于翟让的旧部以及新近招纳的众多人才,李密也一一封爵拜官,根据他们的才能和功劳,给予了相应的地位和待遇,每一人都各有档次,秩序井然。

其中,徐茂公更是凭借其卓越的功绩和杰出的才能,被授为右武侯大将军,统领本部人马,在瓦岗军中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李密倚重的得力助手。

当然,李密深知自身的安全对于瓦岗军发展的重要性。于是,他从瓦岗军中精心挑选出特别骁勇的士兵八千人,将他们分成四个骠骑部队,作为自己的侍卫队,号称内军。李密时常自豪地说,此八千人足当百万雄兵。这内军,便是西魏军中最为精锐的特种部队,李密以此手段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确保自己的安全,为瓦岗军的发展保驾护航。

西魏军以洛口仓为中心,在环绕洛口仓四十里的范围内大兴土木,修筑洛口城。这座坚固的城堡,成为了西魏军的根基,防御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

与此同时,李密深知人才的引进对于瓦岗军发展的重要性。他发布檄文,号召四方豪杰前来响应,网罗天下英才。在李密的感召下,一时间,瓦岗军人才济济,文武兼备。房彦藻被李密派遣率军向东攻占城池,他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勇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在他的带领下,瓦岗军接连攻克安陆、汝南、淮安、济阳(今湖北安陆县、河南汝阳县、泌阳县、山东曹县等地),成功地在这片土地上站稳了脚跟。

随着瓦岗军的不断壮大,河南、河北、山东以及江淮地区的起义军首领们纷纷归降李密。李密对这些归降的首领,采取了优厚的待遇,全部封官授爵,让他们各自统领本部人马,并且设置百营簿来详细地总管他们,使得瓦岗军的势力如同一片广阔的海洋,不断发展壮大,为谋取江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瓦岗军的发展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由裴仁基镇守的虎牢关,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它处于洛口仓和荥阳之间,与东都遥相呼应,宛如一把高悬在瓦岗军头上、随时可能落下的利剑,时刻威胁着瓦岗军的后方。

因此,李密将下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锁定在了虎牢关。正当李密与手下的大将们商议如何攻取虎牢关时,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局面发生了。

裴仁基,这位素来以忠勇闻名当世的将领,此刻却率领着儿子裴行俨等猛将,大义凛然地向李密献官投降。这一变化,让李密一时不知虚实,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原来,裴仁基与刘长恭之前约好,要前后夹击瓦岗军。李密也早有防备,安排人马埋伏在横岭,成功地阻滞了裴仁基大军的行进。

急功近利的刘长恭,不等裴仁基大军赶到,便贸然出兵。这一贸然的行动,导致他在瓦岗军的顽强抵抗下,陷入了绝境。当裴仁基好不容易听说刘长恭已经被李密打败的消息后,为了保存实力,只好率军屯兵于百花谷,加强营垒,严阵以待,守住了这一方的天险。

而刘长恭在狼狈地逃回东都后,为了掩饰自己的失败,竟然将一切责任都推到了裴仁基的身上,声称自己战败是因为裴仁基失期未至。这使得裴仁基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

进退两难的裴仁基,进则是强大的瓦岗军,如同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退又害怕朝廷治他的罪,仿佛有一条无形的绳索紧紧地勒住了他的咽喉。在这种绝望的困境下,在亲信的再三劝说下,裴仁基最终下定决心,率军以虎牢关归顺了李密。

李密见此,不禁大喜过望。为了表示对裴仁基归降的重视,他封裴仁基为上柱国,河东公。而裴仁基的儿子裴行俨,也因其英勇无畏的战绩,被封为上柱国,绛郡公。

随着裴仁基的归降,西魏军成功解除了后顾之忧。众人摩拳擦掌,决定全力西进,加强了对洛阳周边城池的攻势,向着建立大一统的梦想又迈进了一大步。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水浒大官人
水浒大官人
关于水浒大官人:“大郎,该吃药了!张正道看着眼前黑乎乎的汤药,喝,还是不喝?魂穿北宋,看这水浒众生相,有几人,称得上是真英雄?横枪跃马荡征尘,万种风流难言说。皂旗青甲烟尘内,凛凛英雄震乾坤!
齐灵公
主柯南:孩子他爹总想让我败北
主柯南:孩子他爹总想让我败北
君遥快穿结束,又被退休返聘,得了个促进世界融合的任务。结果主神和世界意识没能达成一致,刚落地就被针对,磨合时,意外收到世界意识送的“礼物。礼物本物·琴酒:???琴酒执行任务期间,再次遇到那神秘女人,干脆看看什么情况,结果职业生涯进入新层次……(正经版?文案)点击就看酒厂扛把子奉命下海,公费恋爱;助力就瞧清澈男大误入歧途,生死一线绣红旗;砍一刀就送打工精英呕心沥血救爱人……作为导演,君遥表示新闻学
秦喵喵喵
明1914
明1914
19世纪的大明?朕的大明没完?还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好消息:穿越了。坏消息:穿越错时间点了。这不给作者封一个西伯利亚王当当?(民族洁癖者勿入!慎入!误入者请直接越到第八十章后的道歉声明。)(别骂了别骂了,孩子知道错了,就应该把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选手全都坑杀,枭首。)
与其酱
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
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
开局炸毁宁远城!:杜寒穿成辽东难民那日,系统弹窗。看着崇祯派来的锦衣卫,他抡起铁锹砸向辽东总兵府:老朱家要脸不要?建奴马刀都架脖子上了还玩党争!当努尔哈赤带着八旗来降,杜寒直接掏出:老努啊,你要是跪着学蒸汽机,朕让你当东北大区经理!史书记载:天启六年冬,红夷大炮突然调转炮口轰塌紫禁城,崇祯在煤山发现杜寒留下的字条:这破船老子修不好,直接拆了重造!
盛达
我一个恶魔猎人会死咒有问题吗?
我一个恶魔猎人会死咒有问题吗?
在霍比特人里对甘道夫说道“甘道夫你要明白真正的巫师是只要点一个圣光就行了!阿瓦达啃大瓜?算了吧,这不好吧?在哈利波特里拿着黑檀木和白象牙将眼前伏地魔的爪牙打死后对着哈利波特说道“哈利!这玩意比魔杖好用多了!游历在众多世界里的离戈到最后这些朋友问起来为什么会来到这一段时间又突然间消失的原因。离戈笑着回忆道“本来我应该是很帅气的说出,我愿意开启一场伟大的旅程,但事实却是从免费的新西兰旅游开始~
静默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