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阀

第72章 北海(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袁阀》最新章节。

汉初平四年(193)十一月中旬,北海。

刚满四十的孔融虽然微微发福,但在合身的儒士服,与精心修剪长须的衬托下,颇有学者的儒雅之风。

这天孔融十分高兴,因为他请来了大名士管宁、邴原两人给北海众多学子讲学。

北海城中,孔融府宅前全被车马堵塞。文人士子听闻孔融请来两位名士讲学,都不辞辛苦地赶到孔融府宅。孔融也下令下属跟仆从好生招呼众多学子,他自己则亲自出城迎接管宁、邴原两人。

孔融府上的前堂修葺一新,偌大的厅堂座无虚席,甚至前堂门外都站有人。一众学子士人纷纷低声议论,等待孔融跟管宁、邴原的到来。

一个小吏匆匆走进了前堂,禀报道,“诸位,孔北海与两位先生已到府前,请诸位起身相迎。”

就在众人刚起身,孔融就带着两个中年文士来到前堂。前面一个扎着头巾,一身青色布衣,虽然衣着朴素得与草民无异,但神情举止间自然散发出高洁儒雅的气质,正是管宁。

后面的邴原头戴文士冠,面貌坚毅严肃。他们两人紧跟着孔融来到大堂里。

一众士子文士皆拱手跟三人施礼,孔融三人也还礼答谢。一番礼节客套后孔融来到前堂中间,“诸位久等了,孔融不负众望,将管幼安、邴根矩两位先生请来,诸位有什么疑问尽管向两位先生请教。”

管宁、邴原两人正襟危坐在主席上,回答着学子的提问。两人也不愧饱读之士,应对起来从容不迫。之间仆人送上酒水瓜果,然后学子的请教持续了几乎两个时辰。

“幼安先生,袁熙,袁显奕此时也在青州,其不久前剿灭了黄巾,还击败了田楷,不知先生对袁显奕如何评价?”一个青年文士问道。

管宁、邴原相视均感到难以回答。袁熙声名正盛,且出身名门,虽然年纪尚轻,却是一时的风云人物。

管宁略略思索了会,说道,“袁显奕确是不负少年俊杰之名,文赋经义不甚彰显,所作诗文却开一代风气。”

“策定冀州、诛杀董卓、剿灭黄巾、占据青州,袁显奕岂不是当世少有的英雄俊杰?”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学子激动道。

说到袁熙的事迹,在场的士人多有推崇赞赏的,这些是他们想做却做不到的事。管宁、邴原显然也是对他印象良好。

“少年才子,少年英雄,袁显奕是难得的俊杰,平定动/乱,匡扶社稷,正是他所要做的。”邴原难得赞许道。

孔融笑容收敛,他神情有些尴尬,这袁熙是领关东联军盟主、车骑将军袁绍之令,来统辖青州的。那么他这个北海太守是归属袁熙,还是对袁熙的统治不承认,实在一时难以决断,毕竟。。。

因为袁熙不是,汉室朝廷任命的官吏,而孔融却是一心维护正统,他不会屈从于一个军阀的,他是这么想的,但也给自己埋下了祸端。

“报!”一个小吏顾不得场合,急匆匆跑进大堂里,他告了个罪,然后到孔融身边小声汇报。孔融听完后脸色急转直下,变得煞白。

“孔北海,可有大事发生?”管宁问道。

孔融点点头,看看在场的一众学子,“约有两三万的黄巾余孽包围了北海城。”

“呀!”在场众人无不惊慌,以前北海就是黄巾贼活动的重灾区,北海各地饱受黄巾抢掠之苦。好不容易孔融领了北海太守,组织起北海的军民抵御黄巾贼。

“黄巾贼从何而来?不是被袁显奕收降了么?”

孔融愁容布满脸上,叹息道,“是漏网的余党,他们本在齐国、乐安一带游寇,然冀州军新近占据了乐安,他们就流窜到了北海。”

邴原略一思索,问道:“孔北海不是治下不是有能征战的兵卒、将领么?派遣抵御就是。”

“诸位不知,北海本有兵士一万余,但分守了一些县城后只剩下六千多,而又分遣了一半兵士到都昌屯驻,北海城只有不到三千兵卒。”孔融苦恼道。

“那遣人往都昌搬援兵啊,孔北海还等什么?”一众士人纷纷劝道。

孔融长叹了声气,说道,“黄巾贼先袭击了都昌守军,现在他们已经陷于黄巾贼兵之中了。”

一众人等大都惊惧惶恐,势如累卵,他们不得不害怕,毕竟他们大多为座谈之客。静寂沉默了半响后,一个学子突然大声道:“何不去他处搬救兵,以解北海之围!”

邴原也赞同道:“可差人往他处搬救兵,陶徐州兵力强盛,剿灭过黄巾贼可为援助。再则,袁显奕现在齐国临淄,更可向其求援。”

管宁摇摇头,说道,“徐州太远,等搬来救兵北海危矣,冀州军正在齐国,何不请其来援?”他对袁熙还是抱我好感的。

孔融当然知道利弊,但如果向冀州军求援,则他们可能趁机占据了北海,以袁家跟袁熙的声望,北海各地就很容易归附。自己被一个青年架空,那是孔融所不愿看到的。

“孔北海还有什么疑虑吗?”邴原问道。

孔融想了想,终究觉得以北海安危为要紧,于是问道,“黄巾贼已将北海城合围,如何派遣人去求援?”

众人一时语塞,突破黄巾贼营地,这可是十分危险的事,他们一帮文人,哪能有什么办法,这就是为何曹操十分讨厌士大夫的原因。

孔融一众文武下属也都在场,孔融看向他们,希望能出了主意。

“武安国将军身具神力,武勇非凡,可让他突围求援。”一个士族乡绅道。

三十多岁,身材敦实,一脸横肉的武安国赶紧摆手,澄清道,“非我不愿求援,只是黄巾贼包围了北海,突围的人多了势必吸引黄巾贼的主意,有被围堵的危险。而去的人少也突破不了黄巾贼营地。”

武安国是北海郡有名的力士,虽然对自己实力颇为自负,但要单身冒险突围他是不敢的,何况虎牢关一战后,他被吕布打破胆了,至今仍然对战场有一种恐惧。

“大人,在下举荐一人,可担当求援重任。”孔融下属中一个小吏高声道。

众人皆惊异地看着那人,孔融知道,那人是他的主薄,北海营陵人王修。年初被他征辟为主薄。

“是何人?叔治快快讲来!”孔融惊讶道。

“大人帐下,东莱黄县人,太史慈弓马娴熟,武勇过人,可当重任。”

一干人等大都不知道太史慈何人,他们都看孔融怎么处理。孔融担任北海太守后,听闻太史慈的事迹,认为他是个英才,有意征辟他。但那时太史慈避祸辽东去了,孔融只好代为赡恤他母亲。

年初,太史慈回到青州,听母亲说起孔融一事,于是到了北海在孔融帐下做了个牙门将。东莱太史慈确实有隋唐演义中,历城秦叔宝之风范。

太史慈在军中不久,但武艺高强之名已传闻远近,对此孔融也是有所耳闻。于是让人召来太史慈。

太史慈今年二十七岁,他身材匀称精壮,蓄有短须,一副英伟的模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关于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李客,原本只是一名在职场中饱受摧残的普通打工人。却意外,进入到了大唐贞观初期,李世民庶长子“李恪的身体里。继承了杨隋与李唐、独孤氏三大世家的血脉,同时还是两大王朝融合帝脉的拥有者。他要怎么面对一水的顶级文臣武将。千古一帝天可汗李世民,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则天?还好,拥有金手指的他,对中华5000年的历史文化了如指掌。看他如何灭突厥,克吐蕃,攻薛延陀,击败高句丽。这
才拥佳人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在风云诡谲的大明,土木堡之变阴霾未散,北京保卫战一触即发。卫长国、郭一平临危受命,携手于谦等志士。朝堂之上,他们排众议谋良策;战场之中,整军备战强敌。烽火肆虐城墙,看这几位英雄如何力挽狂澜,让大明于生死边缘重焕生机,逆转国运。
孙苏中
斩神:嗨,养老吗?
斩神:嗨,养老吗?
关于斩神:嗨,养老吗?:正文已完结~原书名女主很强,很强,非常强,微成长流????**姜昭觉得没人比自己更倒霉,历练的途中一脚踩空,一落地,穿越了。没关系,既来之则安之,反正在修真界每天两眼一睁就是出门历练顺便和隔壁宗门打架。原本准备找个地方养老躺平,没想到是从普通世界迈进了超高危世界,姜昭两眼一黑看不见自己的未来。姜昭:哈哈,死了算了。***
尤一鱼
四合院:地下交通站的红小鬼
四合院:地下交通站的红小鬼
关于四合院:地下交通站的红小鬼:林默,年方十二,于北平和平解放之际,数度为组织立下赫赫战功,更凭自身系统空间,将四九城国军财物,飞机尽皆收走。解放后,他成为国家情报部门之编外人员,在清除敌特行动中,屡献重要情报。此后,更于轧钢厂出任保卫处处长,一路追缉敌特,进而掌管整个东城区之所有保卫部门。而四合院之邻居们,在他影响之下,是否会有别样之结局呢!
变异大米
火影之看我平民家族干翻整个忍界
火影之看我平民家族干翻整个忍界
一代奠基,二代扩张,到了第三代,木夏家族的势力早已渗透忍界每一处。当各国影发现平民忍者们开始掌握只有大族才有的秘术,当战争的胜负不再由血统决定,木夏家的家主已站在权力巅峰。三代人的时间,他们用智慧、谋略与永不低头的意志,将无名草根的故事,写成了统治世界的传奇史诗
尔滨暖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