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最新章节。
“外婆说的是,小砚之不爱玩,喜欢他娘亲念书给他听,据说现在已经会背三字经了,比我小时候强多了。”
小砚之今年才四岁,还没正式去学堂启蒙。
沈大姑揭穿他,“你小时候根本不爱念书,刚启蒙那年,经常哭闹,每次晨起总是发脾气。”
林致远囧,“娘,这种事就别说了吧。”
“等你考中举人,我肯定给你这个面子。”
好叭!
没功名没地位!
几人在院堂屋聊了一会,沈淮就拉着林致远和林致祥去了书房。
林致祥去年考中了秀才,这会儿在县学。
“表哥,你去梧桐书院,也是一次学一个月么?”沈淮问。
“嗯。”林致远点点头,“说实话,我不太想去梧桐书院,觉得山长太势力了。”
“展开说说。”
“就是……”
林致远话不多,只是简单讲了当时见到山长的感受,还有后面打听到的一些消息。
原来,梧桐书院山长喜欢收礼!
谁的礼厚,就对谁和颜悦色,谁的礼薄,爱搭不理。
家世好有背景的,比较宽松,家世不好又不会来事的,经常言语打压。
“我跟我姐夫和许兄说过了,先试一个月再决定明年要不要继续。
若是不行,就当那十两束修丢河里了。”
沈淮没想到,梧桐书院是这样的。
不管是学习氛围,还是师资力量,都有点难评。
要是离省城近,就可以去桂山书院求学了,至少那里的氛围很好。
“到了郡城,表哥可以打听打听,看有没有致世的官员,或者矜士“有功名却未当官的士人”,看有没有机会拜访。”沈淮提议道。
“郡城有一位从礼部致士的官员,我爹已经托本家的人帮忙打听了,没希望。”
“那位老大人姓什么,回头我问我老师。”
“姓钱,致士前是从五品员外郎,致士后享正五品待遇。”
“京官架子比较大,表哥多留意,等回京了我再跟老师打听,看有没有机会。”
林致远拱手,郑重道,“麻烦表弟了。”
“表哥客气了。”沈淮扶住林致远的手,“我们没有好家世,只能靠自己努力了。
我相信,我们的下一代会比我们走的更顺。”
林致远重重点头,“我们吃的苦,下一代就不要吃了。”
林致祥突然道,“你好像也没吃什么苦呀!”
林致远反驳,“没关系没人脉还不够苦啊?”
林致祥“……”
竟无从反驳。
沈淮见他们两人互怼,觉得很好笑。
于是转移话题道,“致祥有什么规划?”
“我想考举人。”
“进士呢?”
“进士太难了,以我的水准,可能够不着,考中举人就好了。”林致祥说,“我哥立志考进士,日后肯定不着家,我得留下来给父母养老。”
送点心的沈大姑听到小儿子的话,眼眶都湿润了。
“你们出息就是最大的孝顺。”沈大姑推门进去,“我们做父母的,最大的骄傲就是看你们功成名就。
致祥能考进士就考,大不了我和你爹跟你们一起外放。”
林致祥动容的叫了一声:“娘!!”
“傻孩子。”沈大姑把点心放在桌子上,“多跟你表哥学习吧,我们的眼光还没那么浅短。”
沈大姑这一番话,把林致远和林致祥兄弟俩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傍晚,沈杨沈林还有沈行福沈行义四人过来吃饭。
到了晚上,几人在院中赏月,谈天说地,品酒吟诗。
状元宴这日,沈淮穿上进士服,戴帽簪花,手持玉扇,精神振奋的出门迎客。
来得最早的是许仪章和沈月。
小月芽看到沈淮,一口一个舅舅,叫得特别开心。
魏渠、王宇川、江铭、李景舟四人是一起到的。
接着是陈观夫妇和陶行简一家三口。
小魏夫子一家都来了。
沈淮的外公外婆,大表哥一家,大表姐一家,还有黄达海一家也来了。
黄达海和黄大龙知道沈淮不待见自己,露了个面就去灶台帮忙了。
二舅妈张氏和二表姐黄小非也很识趣,不在沈淮和黄氏面前凑。
顾梁烨、方启贤、顾舟、苏郁白、赵勋、秦靖西等人,差不多是巳时到的。
他们好似说好了一般,都是拖家带口的。
顾舟还调侃沈淮孤家寡人,惹得大家一阵哄笑。
旁边的一位族姑母看见了,当场给沈淮介绍自家侄女,吓得沈淮连连讨饶。
族姑母也知道分寸,开了两句玩笑就离开了。
临近中午,冯知县来了。
身后跟着主薄、师爷、六房掌事,还有狮子队。
一路敲锣打鼓,非常喜庆!
他们从村头的牌坊进来,就一路点鞭炮,热闹得不行。
紧随而至的是以李教谕为代表的县学众教,他们也很高调。
仪仗队举着彩旗,横幅上写着各种恭贺之词。
没交集的乡绅也来了。
跟沈家合作的酒楼掌柜,一个接一个到。
沈杨担任唱礼司仪,唱得嘴巴都快冒烟了。
来的人实在太多了,比办举人宴的时候还要多。
大家送的礼金,都很厚。
村里人平时吃喜酒都是给十文二十文的,这次大家很默契,五十文起步。
好似给少了,埋汰状元郎似的。
不过,宴席的规格同样拉满了。
十六道菜,除了鸡、鸭、扣肉这些,还有鱼、虾和山珍。
酒是自家酿的梨花白和本地酒。
沈淮和冯知县、主薄、李教谕、教授、许仪章、方启贤一桌。
其他县学体系和县衙体系各坐一桌?
县学诸生和儒生各坐一桌。
可以说,沈家前后坐的都是读书人。
其他亲戚则是到唐沟的流水席坐上,压根不敢往堂屋挤。
推杯换盏间,笑声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