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高加林的逆袭之路》最新章节。
高明楼和高加林听到这里如坠五里雾,他们两家的亲事让两个姓高能帮什么忙?
马建国敬了高明楼一杯,接着说道:“刘巧玲你们都认识吧?”
“认识,是我亲家刘立本的三女子。”
“玉芳和她是高中同学,去年考大学也没有考上,我就让她在面粉厂当会计。女娃子的心思大人也猜不透,现在突然提出要退婚,王书记是我的恩人呀,这女子就是铁了心跟我闹。现在连班儿都不上了。”
王振武也端了一杯酒,敬高加林,高加林感觉突然的很,论职务自己最低,论年龄自己最小,充其量不过是一个陪着支书喝闲酒的人,“王书记,哪敢让您敬酒,我实在受不起。”
“你先喝了,你绝对受的起,你喝了我再说原由。你要是不喝,就是真不给我面子。”
话已至此,高加林只好一仰脖子喝个一干二净。
王振武说道:“这事儿说到底,只有加林能帮忙,找别人都没用。”
高加林看到马建国也殷切的注视着自己,就说道:“既然领导和长辈们都信得过,我没二话,让咋干就咋干。”
看到高加林当众表了决心,马建国有些为难的说:“说起来丢人呐,我那不争气的女子,一门心思悔婚,心里有别人了,这个人就是你高加林呐!”
高明楼一听这话吓了一大跳,这还得了,好你个高加林藏得可够深啊,没吃三天素就想上西天,胆大包天到敢在王书记头上动土,自己可救不了他。他目光严肃的盯着高加林:“加林娃,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宁拆十座庙,不拆一门亲,这么大的事儿我是一点儿都不知道,你小子保密工作做得真绝啊。”
看到高明楼急了,马建国马上解释道:“明楼支书,您先不用急不用急,让我说完,这事儿不怨加林,从头到尾跟加林没一点儿关系,都是我那女子一厢情愿。”
高加林也吓的额头直冒汗,自己连马玉芳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稀里糊涂就搅和进了人家的亲事,这种事也只有戏文里有,可现在就发生在现实生活中。
原来同学之间,女娃子们拉闲话,刘巧玲经常在马玉芳面前讲高加林如何如何,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渐渐马玉芳心里就种下了种子,她来高家村看过两回电视,偷偷观察过高加林两次,于是就害起了相思,坚决要和王宝玉分手。
解铃还须系铃人,王振武的想法是想让高加林去马店,直接告诉马玉芳自己已经有了对象,并且也不喜欢她,让她不要胡思乱想,断了这相思病,安心和王宝玉结婚。
马建国觉得还是年纪大的人牢靠,想托高明楼去马店,讲明高加林的情况,让她死心。
高明楼阅历深厚,考虑再三推掉了这个苦差事。最后他们一致同意让高加林出马,抽空去马店一趟,把这从天而降的“喜事”推掉。
半路上高明楼一再叮嘱高加林,一定要严格保密,一边是王书记的儿子,一边是老朋友的女儿,说出去很伤面子。在回去的路上,高加林想到居然有这种咄咄怪事,不禁哑然失笑,这个马玉芳真是个奇女子,这么荒唐的事也做得出来。
回到了家发现母亲正在做小孩儿衣服,“妈,你这是给谁做的?”
“给巧珍,巧珍已经怀上娃娃了,这女子真是好啊,咱们高家一辈子都还不清啊。”
原来母亲是为了替自己还债,想到刘巧珍马上就要当妈妈,他多少有些失落。巧珍的心就是金子做的,善良慈悲,什么事都是先为别人考虑,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成全别人。
祝福你,巧珍!高加林心里现在除了祝福,其他的想法一点儿也没有。马栓是个能人,做人活道,能给巧珍幸福的生活。这些事不需要自己操心,现在当下迫切的是如何让马玉芳放弃对自己的幻想。
此刻刘巧珍也没有睡着,马栓在县城干活儿,她心里还是放不下高加林,这种放不下只是一种牵挂,不掺杂其它意图,当做亲人一样,希望这个亲人能快速安稳下来。她心里也物色了一个人选,如果给高加林牵上线,也算有个圆满的交代。
刘巧珍想介绍给高加林的女子就是郑小果的妹妹郑小杰,家里除了巧玲不知道郑小果是爹的备选女婿外,就连马栓也看出来了。郑小杰和哥哥相依为命,郑小果入赘刘家,那郑小杰怎么安排,总不能把人家兄妹拆开。
刘立本十分看好面馆的生意,早就做好打算,将来真是郑小果来到刘家,就把临谷的面馆搬过来,在城里找个好地段,自己再投些钱,把门面扩大,让刘家的事业蒸蒸日上,不但找了个好女婿,还捡到一棵摇钱树。
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情,一直是刘立本的心病。
刘巧珍见过郑小杰,那女子和巧玲同岁,初中毕业后直接在哥哥的面馆做事,她皮肤白净,个头和身材很匀称,在面馆她负责招呼客人,郑小果在后厨做饭。既会算账,待人也亲热,很家常的一个人。这样一个女子介绍给高加林,一点儿都不屈才。
当胎儿在肚子里动的时候,她感到由衷的喜悦,这是对新生命的希冀,如果孩子出生了,不管男孩儿女孩儿想认高加林当干爹。这个想法也只是自己想的,她没敢跟马栓说,担心马栓误会。
如果巧玲考上大学了,那郑小果不就扑空了,郑小杰还愿意跟高加林吗?在矛盾的心情中,刘巧珍理不出头绪,轻轻抚摸隆起的肚皮,带着思考去睡觉了。
村民谁也没有想到高加林这么快翻身,这个“负心汉”哪辈子烧了高香,年前回到家还没半年,运气又开始逆转了。不但摘掉了负心汉的帽子,还当上了生产队副队长,背地里也有人嘀咕,是不是他二爸玉智又活动了,让加林坐上了火箭。
到了月底分田到户终于落实了,高加林用实力证明了自己,顺理成章去掉了“代理”两个字,成为名副其实的副队长。
村里吵吵嚷嚷了半月,终于要开关于集体产业承包的会议。会议事先写了议事流程,由高加林主持。
“村里的枣树林,每年承包费三百块;豆腐坊,每年承包费五百块;养猪场,每年承包费三百块;牲口院的马车和拖拉机,还有牲口,承包费六百块,一次性买断;电视屋还是集体的,留着大家看。想要承包的先交钱,写下字据,不管年景好坏,村里没有补贴,赔赚自己负责。到了年底,劳动力少收入少的贫困家庭,有零工先仅着他们来干,也是照顾困难村民。”
胆小的村民们主动放弃,经济实力不够的也不敢接,这样只留下三分之一人参与承包。
因为前几年闹猪瘟,生产队两年里没有分到一两猪肉,年底一算账,还亏了三千多块钱。大家害怕赔钱,只有养猪场没人敢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