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最新章节。
李世民一听虞世南的提问,心中暗自懊恼。
方才自己的心神全被《师说》的内容深深吸引,以至于这么重要的新奇事物竟被自己完全忽略。
他的视线急切地转向那篇《师说》,而后急忙上前,一把抄起写了《师说》的纸张。
随着目光在纸页上移动,他越看越心惊,越琢磨越觉得这标点符号简直妙用无穷。
李世民迫不及待地转身看向李承乾,眼中满是期待,等待着他的回答。
李承乾呵呵一笑,并不急着说话。
他从容地拿出一张新的空白纸张,提笔蘸墨,挥毫写下“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几个大字。
写罢,他示意杜荷用双手高高举起来。 这举动瞬间吸引了众人的注意,人群顿时都围了过来,
一道道目光紧紧地盯着这张纸,眼神中充满好奇与疑惑。
李承乾对着众人微微一笑,开口道:
“这句话大家应该都知道,出自《论语》,想必在场诸位看着都不陌生。”
众人纷纷点头,对这句话自然是耳熟能详。
李承乾也不再卖关子,只见他再次提笔,在纸上快速地加上了标点符号,随后清了清嗓子,缓缓念道: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李承乾又再次提笔,把刚才的标点符号划掉,又重新标注,念了一遍,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围观的顿时惊呼,一个个都议论起来,刚刚还安静的大殿,立马嘈杂起来。
长孙冲也是惊呼道:
“这.....这表哥,要是这样那意思完全变了啊!我们夫子之前就是教的第二个意思,这到底哪个是正确的?”
人群中也是有人高喊,
"对啊,太子殿下,我们的夫子教的是第一种意思,这孰对孰错啊?
李承乾还是不说话,提笔又把刚才的标点符号划掉,重新标注,念了一遍,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众人顿时目瞪口呆,而后炸开了锅,吵闹声不绝于耳。
李承乾看着众人各异的神情,脸上依旧带着从容的微笑,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待大殿内的喧闹声渐渐小了下去,他才缓缓开口:
“诸位莫急,且听我讲。”
“这《论语》传承至今,历经无数先儒解读,因断句不同而释义有别,实乃常事。
标点符号虽非古已有之,但却能辅助我们更精准地理解先圣之意。”
李承乾目光扫视众人,眼神中透着自信与笃定。
“第一种断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强调的是对父母的牵挂与孝道中对出行的权衡。
父母健在,子女自然应在其身边尽孝,若实在有远行的必要,那也得让父母知晓自己的行踪,不让他们担忧。
此乃从人之常情与基本孝道出发。”
众人听着,不少人微微点头,觉得这解释确实有理。
“而第二种断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三字紧密相连,‘不远游’语气决绝,
强调父母在世时对远游的严格限制,即便要远行,也必须有遵循的准则。
此释义着重突出孝道的庄重与严苛,体现对父母权威与养育之恩的敬畏。”
众人若有所思,对于这两种解释的差异有了更深的理解。
“至于这第三种断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以‘不’字作为转折,意思为父母是否在世成为能否远游的关键节点。
父母若已离世,子女在遵循一定准则的情况下可远游闯荡;
若父母尚在,则需在其身边守孝尽孝。这同样是从孝道不同层面做出的阐释。”
李承乾说完,微微停顿,给众人留出思考的时间。
此时,虞世南走出人群,微微躬身道:
“太子殿下所言极是,经您这一番解读,这三种断句之意皆有其道理,只是以往我等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