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最新章节。
这一下,群臣心思顿时活跃起来。
就连一向沉稳的李靖,此刻也有些按捺不住,立马开口:
“陛下,臣多年来为大唐出生入死,所立功绩满朝皆知,众人皆有目共睹。
无论是战场上的奋勇杀敌,还是谋略上的运筹帷幄,臣自问都不逊色。如此,臣理应位列这凌烟阁之首!”
长孙无忌一听,也着急了,连忙出列说道:
“陛下,臣文能安天下,武能定乾坤,况且还是皇亲国戚,对陛下忠心耿耿,理应位列这凌烟阁之首!”
“呸!”
程咬金忍不住吐了一口唾沫,不屑地说道,
“你这老阴货,人家都在谈实打实的功绩,你倒好,纯靠关系!”
“你这老匹夫懂什么?外戚怎么了?我辅佐陛下的时候,你还在瓦岗寨肯窝窝头呢”长孙无忌立马回道。
“切!老子当年砍突厥人的时候,你小子还在长安城里面数蚂蚁呢!”
长孙无忌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顿时炸毛了,撸起衣袖,怒目圆睁:
“你这粗野匹夫,有种你再给我说说一遍!”
程咬金毫不畏惧,向前一步,针锋相对:
“怎么,还想动手?谁怕你谁就是孙子!”说着,便冲上前与长孙无忌扭打在一起。
其他大臣们也顾不上他们俩了,纷纷上前,七嘴八舌地帮李世民回忆自己的功绩。
李世民看着朝堂上混乱的一幕,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有些不悦,但也并未立刻制止。
他深知,这些大臣们为大唐都立下过汗马功劳,如今为了凌烟阁排名之事如此争执,也是人之常情。
就在程咬金和长孙无忌扭打得难解难分之时,房玄龄终于站了出来,高声喊道:
“两位大人,暂且住手!朝堂之上,成何体统!”
房玄龄平日里德高望重,这一声呼喊,倒是让程咬金和长孙无忌都愣了一下,手上的动作也停了下来。
房玄龄整了整衣袍,看向李世民,恭敬说道:
“陛下,改建凌烟阁乃我大唐盛事,旨在表彰有功之臣,激励后世之人。
如今众人皆渴望能在凌烟阁中获得应有的地位,这也是对陛下和大唐的一片赤诚之心。
只是眼下这般混乱争执,恐非陛下所愿。
依臣之见,不如先让魏征大人按照陛下吩咐,
仔细梳理各位大臣的功绩,再制定出一套公平公正的排名规则,
如此一来,既能彰显陛下的圣明,也能让各位大臣心服口服。”
李世民微微点头,觉得房玄龄所言甚是,开口道:
“房爱卿所言有理。魏征,此事就交由你全权负责。务必做到公正无私,莫要辜负朕的期望。”
魏征出列,恭敬答道:
“陛下放心,臣定会殚精竭虑,仔细考量每一位大臣的功绩,制定出合理的排名规则。”
这时,一直未发言的萧瑀站了出来,说道:
“陛下,既然要改建凌烟阁,臣以为在建筑风格和装饰细节上也需谨慎考量。
凌烟阁乃我大唐功臣荣耀之所,应当尽显庄重威严,且能长久保存,让后世子孙皆能瞻仰。”
李世民颔首道:
“萧爱卿所言极是。严立德,你在建筑营造方面经验丰富,除了拟定改建章程,
还需多与各位大臣商议,确保凌烟阁改建后符合大唐风范。”
严立德赶忙应道:
“臣领旨!陛下放心,臣定会与诸位大臣悉心商讨,力求将凌烟阁改建得尽善尽美。”
朝堂上的气氛渐渐从混乱转为有序,大臣们开始围绕凌烟阁改建的各个方面展开讨论。
有的大臣提出可以在凌烟阁内设置碑刻,详细记载功臣们的事迹;
有的则建议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要选用最好的,以保证凌烟阁的坚固。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静静聆听着大臣们的建议,心中对凌烟阁的改建也有了更清晰的构想。
虽然一开始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群臣争夺酒的问题,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但是此时他深知,建立凌烟阁这不仅是对功臣们的表彰,
更是向天下展示大唐的繁荣昌盛和对人才的重视。
这场早朝,虽一开始有些混乱,但最终朝着他期望的方向发展,
想到此处,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随着讨论的深入,日头渐渐西斜,李世民见众人意犹未尽,但天色已晚,便开口道:
“今日天色不早,改建凌烟阁之事关系重大,非一朝一夕能完成。
各位爱卿回去后也可再仔细思索,明日早朝我们继续商议。退朝!”
大臣们纷纷行礼告退,众人见李世民转身离开,又一窝蜂地围上了魏征。
毕竟魏征手握提名凌烟阁人员的大权,这可是关系到自己能否名留青史的大事。
顿时,太极殿热闹得如同菜市场一般,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吵吵嚷嚷,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