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那年那景那些人》最新章节。
石昭昭瞧着她匆匆跑远的背影,若有所思走到柜桌前拿起小报,她先前不认字,安顿下来后也认了几个,沉默看了好一会儿才放下小报。
……
次日早市,镇子上的告示墙上贴了募兵告示,有百姓便好奇问:“这上面写的啥呀?谁认识字啊?念念?……”
“北边要打仗了。”知命之年的老秀才捋了捋胡须。
“咋回事?”
老秀才摇摇头:“这不是最近南边又是地龙翻身,又是海吼的,乱了,这些北边蛮子自然要过来插一脚……”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怒不可遏,开始指指点点:
“哦哟,原是趁火打劫来了?”
“太缺德了。”
“害,这算什么,那帮禽兽干的缺德事还少吗?说自个儿胆子小,就去挖人胆来吃的将军,成天嚷嚷着吃和骨烂不羡羊的士兵,屠城就是屠城,还美名其曰奖励手下军士,啊呸!”
“倒也是。”
老秀才看了看又道:“这次招兵,上头说了,是生死存亡的大事,每家“尽量”出一个男丁,投军能免赋税,要求投军的男丁在十六到六十……”
闻言,不少大爷大娘如遭雷击,唉声叹气:
“什么,强制征兵了,哎哟,我的老天爷。”
“唉哟,他们这些大人物真是一日日的不消停。”
“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有人已是满脸热泪,老秀才赶忙继续道:“要是不想男丁从军,可以给官府缴纳五两银,免除兵役,这是提前交的所有税,今年交完明年就不用交了,但是照这情况,明年恐怕也得提前交税……”
众人一听,越发恼怒,一位拎着菜的大娘骂骂咧咧:“官府的人是不是从来都不看物价,战时加税我们忍了,可这比去年加了多少,多少?”
旁边一名牵着孙女的老妇人痛心疾首:“什么都在涨,我们起早贪黑干活勉强不饿死,去年年末刚交了钱,今年不到半年又要交,还加了这么多,男人在外头拼死拼活没日没夜的干,逢年过节也舍不得吃好点,上面张口就是五两银子?五两银子,我的天哪,那可是五两银子!”
“我直你娘了个逼,我都没见过五两的银条子。”
“这不是要我们的命吗,他们怎么不去抢啊?”
买完菜的刘大娘接话道:“就是,好事轮不着咱们,大难临头了就找咱们,直你娘了个逼的。”
怨语骂声此起彼伏,有人听不下去了,赶忙开口阻拦:“唉也不能这么说,这是国之大难,我们都是大景的子民,理当做些贡献,要爱国,你们这么说……”
刘大娘闻言,皱眉开口:“国之大难是我们造成的吗?我爱我的国,谁来爱我啊!一帮子没用的玩意儿,背信弃义的背信弃义,吃里扒外的吃里扒外,一群软柿子被人赶到广河这边来了,现在装什么?打什么打,别打了,投了吧,窝囊废!他们能打得过谁?”
“哎呀你不要命了,这要是被官府的人听到……”
有相熟的人拉住她。她满不在乎道:“听到又怎么样。把我关进大牢一刀斩?杀人灭口随便吧,能活就活,不能就死,反正要钱门都没有!”
“哎呀别说了,走了,回家吧。”那人不再言语,连劝带拽地把刘大娘往人群外拖。
众人却没反驳,刘大娘是从北边过来的,许多人都知晓,且她说的虽然难听了些,但是这么个理。
刘大娘甩开那人的手:“你放开,我要去买菜。”
“你不是买完了吗?”
“我今日不能多买点吗?”
纳兰长秋拎着买好的菜沉默不语,脑海里忽然想到姑父姑母让李元楠递给她的那封绝别信,她站了好一会儿,这才转身离开,耳边是人们唇枪舌战你来我往的讲价。
他们笑逐颜开,只因平日里买肉都要抠抠搜搜三思而后行的人今日好不阔绰,有的甚至为了最后一块肉或一条鱼你争我夺。
“这条鱼给我,我给我儿子吃。”
“凭什么给你?我也要,我孙子最爱吃鱼了!”
“各位,能不能把这条鱼让给我,我的夫君也爱吃鱼,我用猪肉换……”
鱼鳞横飞,屠刀起起落落,扑腾着翅膀的鸡鸭呱呱乱叫,卖肉的摊子被哄抢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