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最新章节。
朱雄英明白,蒙古人在拿下襄阳后,水军变化很大。襄阳是长江防线的起点,驻扎着宋军大量水军。最初蒙古根本没有水军,但攻下襄阳后,突然就有了和宋军抗衡的能力,进步很快。
现在长江大部分水域都在蒙古手里,很多大船厂也在他们那边。现在的蒙古水军比角山时强多了。如果宋军贸然渡河,没准备就遭遇蒙古水军袭击,肯定损失惨重。
在长江打仗,普通弓箭基本没用,因为大船甲板厚,弓箭伤不了。真正能对付蒙古大船的只有火炮,但火炮需要提前架设和校准。若不是郭襄提醒,宋军也不会把火炮装上小船。
朱雄英告诉郭襄,只要做好准备,蒙古水军绝对不是对手。如果直接用普通船只渡河,等于自废武功,实力连宋军普通部队都不如。但一旦宋军的船都装上火炮,蒙古水军来就是送死。
郭襄听后说:“既然你有把握,我就放心了!”
说完这话,郭襄也松了口气。
\"我原本打算把这事告诉你后就离开,出去闯荡一番。\"
\"但现在,蒙古那边的事交给你们大明就行了,我不用操心了。\"
\"突然没了方向,有点不知所措。\"
朱雄英笑了:\"有事干就行!你不早说要留下保护我吗?\"
\"哈哈!\"郭襄笑着回应,\"这变化太大,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呢!\"
\"那走吧!以后你就归我了!\"
\"真的?以后你是我的人了?\"
郭襄点点头:\"嗯!\"
她没察觉自己刚才说的话有什么不对劲。看着嬉笑的朱雄英,她忽然正色道:\"说好啦!朱雄英!\"
\"我在你身边可不白守着!\"
\"吃喝这些,你得包我的!\"
朱雄英拍拍胸脯:\"放心!我们大明那么有钱,绝不会亏待你!\"
\"真有意外,我还能亲自下厨给你做!\"
郭襄疑惑地看着他:\"你不是皇帝吗?也会做饭?\"
望着眼前的朱雄英,郭襄心里挺不信。
自古以来,皇帝多高贵,好像不吃人间烟火似的。
郭襄去过宋朝皇宫,见过太后连洗脸都不动手,很是看不起这种人。
虽然她自己也不会做饭,也不像亲人那样藏着秘密。
可才刚认识,就把心底最深的秘密全倒出来了。
回想起来,她自己都觉得脑子有点乱。
她不明白为什么突然就想把自己的想法全说出来。
难道是被下了迷魂药?
不可能!绝不可能!
她郭襄不是那样的人!
只是太孤单了,在这里找到了可以说话的地方。
对,就是这样。
郭襄心里一阵轻松。
\"公子,还有一件事……\"
朱雄英笑嘻嘻地说:“不只是吃饭的钱,你以后每个月还得多拿些银子。”
郭襄心里一愣:“可我平时也得花钱买东西。”
朱雄英爽快地说:“没事!我每年给你五百万两银子!要是不够,还能再多加点!”
郭襄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
她从小就锦衣玉食,从未缺钱花。但自从独自在外闯荡后,生活渐渐变得紧巴巴的。尤其近来年纪渐长,也不好再向家里伸手。渐渐地,她也开始学会省吃俭用了。
不过她天生爱美,总爱添置新衣服,其他方面就显得捉襟见肘。对她来说,十两银子已经是不小的开支了。
她原本想,只要跟着朱雄英混口饭吃就行,要是能额外得到几十两银子补贴就不错了。没想到,朱雄英一开口就是五百万两!
这数字大得惊人,郭襄差点怀疑自己听错了。大宋国一年的税收,恐怕也就这么多吧?
但她很快意识到,朱雄英绝不会说错话。习武之人耳聪目明,既然他说了,那就是真的。
想到这里,郭襄忽然想起父亲当年的故事。当年郭靖初遇黄蓉时,一顿饭花了二十两银子,还送了匹汗血宝马和价值六百两的黄金。这份豪气直接俘获了黄蓉的心。
最终,两人不仅喜结良缘,还决定为大宋尽一份力。
现在,轮到她被朱雄英的慷慨震撼了。
当时,他们的身份特别敏感,因为是皇帝的贴身护卫队,说白了,只有皇帝能指挥黑云都。皇帝一直没动,他们也就只能待在原地。
有些将军看情况不对,就想了个主意。很多人跑去投靠贾似道。毕竟黑云都的部队,没皇帝的命令,出不了皇城。要是想脱离这支队伍,加入别的军队,那就容易多了。
当时贾似道权势滔天,朝廷大多兵马都在他手里。这些黑云都的将士要想顺利离开,加入其他正规军,少了贾似道帮忙可不行。
尽管很多人对贾似道不满,但还是得依靠他。黑云都起初有几万人马,后来折腾来折腾去,就剩几千人。其他中央军和将领都用各种方式上了前线。
刚开始时,黑云都有五个大将,慢慢就只剩高君将军一个独撑大局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剩下的黑云都反而更团结了。
因为军营里全是高君将军的心腹,他很快就把黑云都整顿好了,焕然一新。
就在这时候,贾似道失踪,谢太后出来掌管朝政,代替皇帝发号施令,差不多成了半个皇帝。
看到这个局面,高君很高兴,总算等到了“皇帝”出现。他立刻向谢太后表忠心,并商量着要干大事。
可惜世事难料!
高君刚出征就战死了,谢太后也失了面子,在皇宫门口被人刺杀。原本五万黑云都的部队,在阴山脚下几乎全灭,只逃回两百多人。
现在这些人吓得魂飞魄散,已经没了战斗意志。
如今的黑云都,就剩下皇宫里原来那点残兵败将了。
临安城的安全状况十分危险,连维持基本秩序的能力都没有了。大宋军队节节败退,朝中的官员也察觉到了危机,纷纷开始逃离临安城。
在贾似道当权时,总还有些兵留在城门守着,防止官员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