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背叛之大小谎言》最新章节。
自从赵倩得知倩父轻信同事,鬼迷心窍般地一头扎进传销组织,还陆陆续续把家里的积蓄一分不剩地全投了进去,她便再也没有给过他好脸色。
后来,倩父信誓旦旦地保证不再投资那些所谓能让人一夜暴富的项目。可谁能想到,他竟背着赵倩和倩母,偷偷地向亲戚朋友借了个遍,继续执迷不悟地投身于那些骗局之中。
这件事被赵倩发现后,她对父亲的最后一丝期望也彻底破碎,心中只剩下无尽的愤恨。
无奈之下,赵倩为了给这个摇摇欲坠的家保住最后一点经济来源,只能强硬地逼着父亲把工资卡交给母亲。
从那之后,刚踏入大学校园的赵倩便暗自下定决心,再也不会从家里拿一分钱。她不仅做到了经济独立,每年还会把自己辛苦做兼职攒下来的钱,一分不少地交给倩母,只为帮助家里偿还那如山般沉重的债务。
然而,数年过去了,家里的债务却好像是个无底洞。赵倩每年年底问过倩母,是不是还完了,倩母都是无奈地摇摇头。
直到赵倩步入职场,有了一点儿阅历,她才如梦初醒般意识到一个残酷的真相:倩父的亲朋好友们愿意当他的一张随时可透支的“信用卡”。他们之所以敢放心大胆地借钱给父亲,无非是因为背后有赵倩这个“隐形背书人”。在他们看来,有赵倩在,就意味着“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意识到这一真相后,赵倩内心愤懑不已,她毅然决然地切断了与家里债务的经济联系,自此不再给家里一分钱用于还债。而随着还款节奏的骤然放缓,那些亲朋们借钱给父亲的意愿也迅速冷却。
倩父自然也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给赵倩带来了多么沉重的伤害,他对女儿满心愧疚,深知自己亏欠赵倩太多太多。所以,在赵倩面前,他总是不自觉地矮了几分,连说话的底气都弱了许多。
倩父低下声来,委屈地说:“你妈走了也不说留点钱,就冰箱里那些冻馒头,我都啃了两天了。”
赵倩毫不留情地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她绝不会心软到给父亲转生活费。倩父如今虽已退休,可他手脚健全、身体硬朗,在她看来,挣出一日三餐的钱并非难事。
赵倩没给父亲开口辩解的机会,紧接着便质问道:“你欠小贷公司那二十万,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倩父一听提到这笔债务,瞬间像被点燃的火药桶,情绪激动起来:“他们就是彻头彻尾的骗子,一群大骗子!姑娘,我跟你说,当初借款的时候,他们信誓旦旦地说免息,还说等项目收益下来了再还。现在凭什么突然找我要钱?分明是他们不讲道义!”
赵倩对父亲的执迷不悟早已失望透顶,从他的话语中,她听出父亲依旧在盲目地借钱投资,依旧像鬼迷心窍般不辨真假地一头扎进那些一夜暴富的白日梦里。
但此刻,这些事再也无法在她心中激起一丝波澜。失望至极后,她对父亲只剩下了万念俱灰,曾经的期待与关切已然消散得无影无踪。
然而,父亲的荒唐行径已经波及到了母亲,也影响到了自己,这让赵倩难以抑制内心的怒火,她厉声打断父亲的滔滔不绝:“少说人家的不是。我问一句,你答一句。”
倩父被这突如其来的严厉呵斥镇住了,只能唯唯诺诺地应着。
“你把贷款合同找出来,拍成照片发给我。”
“咦,我得找找看,谁能想到这合同还有用啊。”
赵倩听到这话,已经无语至极。
“找,必须找!要是你自己没有,就去找小贷公司要。”
赵倩根本不相信父亲所说的免息之事。倩父前前后后搭进去了百十万的投资款,却一分钱都没挣到,在她眼里,倩父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判断能力。
她只有看过合同,才能理清头绪,判断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倩父连声应着。
刚刚,赵倩从父亲的描述中,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关键信息 —— 这个小贷公司极有可能与传销分子合伙,精心设计了针对贷款人的陷阱。她紧接着又问道:“你是怎么找到这个小贷公司的?”
倩父回答道:“我们班长介绍的啊!”
不出所料,赵倩知道,父亲口中的班长,就是那个曾经带着他深陷传销泥潭的人。
她明白,只要顺着这条线索查下去,或许就能揭开背后的真相。但,这不是眼下紧急要做的事儿,心里有数就好。
赵倩又说道:“行啦,你赶紧去找合同,发给我。” 说罢,又不忘叮嘱道:“如果你去小贷公司找合同原件,千万别跟他们说是给我看,就说你姑娘不会帮你还钱,你只是想拿着合同找亲戚借钱。”
她没等听清父亲在电话那头嘟囔些什么,便挂断了电话。
半个多小时后,倩父终于把贷款合同的照片发了过来。赵倩迫不及待地点开,她粗略看了一遍,又发给自己的一个做律师的朋友,请她把把关,看看有什么猫腻没。
其实,赵倩找朋友帮忙时,心里并未抱太大期望,毕竟以她的初步判断,这份合同恐怕没那么容易找出破绽。
贷款合同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本金、利息、再加违约金,合计算下来,可不就得要还款二十万!
所谓的 “免息”,不过是个幌子,放款当月不计利息,这怎么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免息呢?这简直就是明目张胆的文字陷阱!真得打起官司来,对方只要咬定了贷款人理解错了就行。
赵倩气得心口发慌,一个可怕的念头在她心底一闪而过:真恨不得小贷公司能采取极端手段,让倩父变成植物人,这样他就再也没机会出去闯祸,祸害她们母女了。
可是,这也就是个气急下的一闪而过的念头。她又怎么忍心眼睁睁地看着父亲遭受那样残酷的迫害呢。
赵倩就是在这种满腔怨恨的时候接到了了刘建洲的电话的。
“倩倩,我和我妈算来算去,你要是真要钱,最多就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