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废材弟子觉醒后屠尽三界
- 关于废材弟子觉醒后屠尽三界:上古神魔大战之后,魔,神,仙,人,妖,鬼,灵等界的通道被封。魔界试图打通人界的通道,获得修炼所需的血食等材料。少年林墨,被宗门陷害废除修为并驱逐,孤身一人的林墨,为了活着,只能沦为宗门的杂役,受尽冷眼与嘲讽。机缘巧合之下,偶然获得意外福报,从此命运逆转,踏上逆天改命之路,从潜龙大陆到无边海域,从凡人界到仙魔妖界,林墨一路披荆斩棘,结识挚友,邂逅红颜,却也遭遇强敌,历经
- 青苗上跳舞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锦衣卫1》最新章节。
“再深三寸。”湿润的女声裹着柴火的焦香从身后传来。沈墨回头,楚红药手持摇曳的火把立在雨幕中,红袖刀悬在腰间,刀尖滴落的雨水混着暗红血迹,在泥地上晕开细小的涟漪。
指尖突然触到一块冰冷的金属。沈墨心脏狂跳,奋力扒开缠绕的草根藤蔓,锈迹斑斑的铸铁匣破土而出。匣面蚀刻的狮首衔剑徽记在闪电下泛着青光——那是司夜阑家族的标志,象征着皇城最隐秘的监察机构。但更令人心惊的是,匣锁处凝固的火漆上,竟压着“日升昌”的票号暗记,三朵祥云纹与晋商账本上的印记如出一辙。
“晋商、东厂、司夜阑家……”沈墨声音沙哑,雨水混着冷汗滑进嘴角,“这局到底有多大?”话音未落,楚红药突然按住他的肩膀,红袖刀已经出鞘半寸:“有人来了。”远处传来马蹄踏碎积水的声响,黑暗中亮起星星点点的火把,在雨幕里宛如鬼火般游动。
二、匣中秘密
暴雨拍打着坍塌的炮坊瓦砾,沈墨与楚红药躲进半塌的耳房。闪电撕开夜幕的瞬间,铁匣表面的狮首衔剑徽记与火漆上的“日升昌”暗记交相辉映,在潮湿的空气中泛着幽光。楚红药掏出东厂译码手册,指尖如蝶翼般快速掠过泛黄的密文对照表,汉葡双语写成的契约在她手中沙沙作响。
“每门佛郎机炮付白银八百两……黑奴每名折价……”楚红药的声音突然顿住,雨水顺着她束发的红绸滴落,在契约上晕开细小的墨痕。“数量不对。”她指尖重重叩击纸面,现存记录里东厂购入的十二门佛郎机炮,与契约上模糊的墨迹轮廓完全不符。
沈墨凑近细看,闪电照亮火漆下若隐若现的数字残迹。“二十四门。”他喉结滚动,冰凉的雨水滑进衣领,“还有十二门消失的火炮,足够夷平半座金陵城。”铁匣内残留的硫磺气息混着雨水,呛得人鼻腔发痛。
当他翻转契约,边角处一行几乎被磨平的标记赫然入目:“命题Ⅸ.14”。这个数字如同一记重锤,正对应着徐光启手稿中缺失的关键页——那页记载着硫磺配比阈值的核心数据。楚红药的红袖刀突然出鞘三寸,刀刃映出两人凝重的面色,远处传来的马蹄声愈发清晰。“他们追来了。”她将契约塞进沈墨怀中,“带着它去找徐光启的后人,这些消失的火炮,或许就藏在‘火龙醒,琉璃碎’的预言里。”
三、火漆的真相
沈墨用匕首尖轻轻刮下火漆残渣,细碎的琥珀色颗粒落在掌心。他将残渣凑近鼻尖轻嗅,雨水顺着帽檐滴落在手背上:“有蜂蜡味,但不是中原的蜜蜡。”潮湿的空气中,那股甜腻中带着野性气息的味道,与寻常火漆截然不同。
“非洲蜂蜡。”楚红药突然开口,红袖刀在手中翻转,刀背映出她冷冽的面容,“葡人从莫桑比克带来的,去年我在澳门见过。”她的声音带着金属般的寒意,话语间夹杂着暴雨击打瓦片的声响。
沈墨的手指突然顿住。当他将契约翻转,司夜阑父亲遒劲的签名赫然在目——但“夜”字的最后一笔却诡异地扭曲,墨迹洇开的弧度不似正常书写,倒像是笔尖被外力拉扯,在宣纸上划出的颤抖痕迹。
“胁迫……”沈墨猛地抬头,与楚红药对视的瞬间,两人眼中同时闪过了然。暴雨声骤然变大,仿佛要掩盖这个惊人的真相。他的脑海中迅速闪过藏书阁里司夜阑的象牙手令、守阁老人残缺的小指,还有炮坊铁匣上交织的狮首与日升昌徽记。所有线索在此刻轰然串联,“司夜阑家是被拖下水的!”他的声音被雨声吞没,但楚红药还是读懂了唇语,红袖刀重重劈在木柱上,溅起的木屑混着雨水四散飞溅。而暗处,追踪者的火把已经穿透雨幕,在泥泞的地面拖出蜿蜒的血红色光影。
四、曹无伤的阴影
惊雷炸响的刹那,沈墨后颈汗毛倒竖。豆大的雨点砸在炮坊腐朽的梁柱上,却盖不住皮革靴底碾过碎石的轻响。当第一支火把刺破雨幕,照亮残垣断壁间明黄色的飞鱼服时,他才惊觉自己与楚红药已陷入重围。
“百户楚红药,”阴影中踱出个身披蓑衣的精瘦汉子,腰间蟒纹腰带在火光下泛着冷光,正是曹无伤的心腹孙德海,“督公请您回去喝茶。”话音未落,数十支弩箭已从暗处瞄准两人,铁簇在雨中泛着森白。
楚红药的红袖刀出鞘如电,刀身划过空气发出锐利的尖啸。她侧身贴近沈墨,刀光映着暴雨,低声吐出两个字:“铁索桥。”沈墨还未反应,她已如赤色厉鬼般扑入敌阵,刀刃卷着雨水劈开绣春刀的寒光,“保护铁匣!”她的吼声混着惊雷炸响。
沈墨抱紧铸铁匣冲向炮坊后崖,腐木在脚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暴雨模糊了视线,但他仍能辨清那座悬在深涧之上的铁索桥——锈迹斑斑的铁链在风雨中摇晃,对岸是漆黑如墨的山林。身后传来此起彼伏的惨叫,楚红药的红袖刀在火把群中翻飞,染血的刀刃划出一道道猩红弧光。
“快走!”楚红药的声音突然撕裂雨幕。沈墨刚踏上桥板,就听“铮”的一声脆响——红袖刀斩断了主索!腐朽的木板在脚下崩裂,他死死抱住铁匣,身体随着倾斜的桥身坠入深渊。坠落的瞬间,闪电照亮对岸的画面:楚红药被三把绣春刀架住脖颈,蓑衣被鲜血浸透,左手腕的药纱散开,露出烙着“楚”字的旧伤,那是东厂对叛徒的印记。而孙德海正举着火把凑近她的脸,火光中露出一抹森然笑意。
第四章:火龙怒吼
一、暗渠深处的火药库
水珠从穹顶滴落,在青石板上砸出细小的水花,混着暗渠中潺潺的流水声,在密闭的空间里回荡。沈墨半跪在潮湿的地面上,衣摆早已被积水浸透,面前摊开的徐光启手稿泛着陈旧的黄晕。火折子的微光在图纸上摇曳,映出"火龙出水"的构造细节——一级推进用宋人竹筒火药,二级推进则是佛郎机膛线铜管,那些曾在藏书阁中模糊的线条,此刻竟化作触手可及的实物。
他伸手抚过身旁散落的零件,指尖先触到一截裹着桐油麻绳的竹筒,百年老竹特有的纹路粗糙刺手,高纯度硝石填充的分量压得掌心发沉,正是《武备志》记载的"飞火枪"古法。再往前,冰冷的金属质感传来,刻着葡文编号"152"的铜管内壁,膛线细密如蛛网,与双屿港沉船残骸、黑奴镣铐上的标记如出一辙。
"还差最后一步。"沈墨的声音在暗渠中激起细微的回响。他从怀中取出那枚鎏金齿轮,齿轮边缘的狮首浮雕与司夜阑家族徽记别无二致,却又暗藏着日升昌票号的云纹暗记。这枚辗转多手的关键零件,此刻在火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当鎏金齿轮卡入机关凹槽的瞬间,沈墨屏住呼吸。齿轮严丝合缝地咬合,发出"咔"的一声轻响,仿佛沉睡百年的巨兽睁开了眼睛。暗渠深处传来齿轮转动的轰鸣,石壁上尘封的青铜闸板缓缓升起,露出后方堆积如山的火药桶——每个桶身都烙着半朵莲花,与守阁老人袖口的灼痕、楚红药留下的预警暗号完美重合。而在火药堆顶端,十二门佛郎机炮泛着冷光,炮管上的编号正在火折子的映照下,与契约中消失的数字悄然呼应。
二、将计就计
暗渠深处传来的脚步声混着金属碰撞声,如同死神的倒计时。沈墨将徐光启手稿狠狠塞进衣襟,指尖在"火龙出水"的青铜支架上快速游走。他故意将射角偏移三分,火折子的光晕在石壁上映出他绷紧的下颌线——《天工开物》记载的"地雷炸营"之术在此刻派上用场,他要的从来不是精准打击,而是一场足以颠覆局面的失控。
"点火!"
随着硫磺引信发出"嗤嗤"声响,火龙尾部喷出刺目的白光,裹挟着桐油燃烧的黑烟直冲穹顶。围观的东厂番子发出惊呼,曹无伤心腹孙德海的叱骂声被剧烈的轰鸣淹没。然而火龙并未如预想般飞向目标,在飞出十丈后突然剧烈震颤,歪斜着坠入暗渠中央,铜制炮管狠狠撞向斑驳的承重石柱!
轰然巨响中,整座暗渠仿佛被巨兽撕裂。爆炸的气浪如同实质,掀翻了千年的青砖穹顶,碎石裹挟着燃烧的木屑如雨般坠落。沈墨就地翻滚躲进凹陷的石壁,耳中充斥着令人牙酸的金属扭曲声——更致命的连锁反应已然启动。埋藏在暗处的火药库被余波引爆,楚王私藏的二十四门佛郎机炮在烈焰中接连炸膛,炮管碎片如流星般射向穹顶,将原本隐秘的地下工事撕成火海。
火光中,沈墨看见孙德海惊恐的面容被映得通红,这个不可一世的东厂走狗此刻正被气浪掀翻,绣春刀脱手飞出,在石壁上撞出一串火星。暗渠深处传来令人肝胆俱裂的崩塌声,沈墨握紧怀中的鎏金齿轮,逆着浓烟与火光狂奔——他赌赢了,这场看似失误的爆炸,终将成为撕开阴谋巨网的利刃。
三、幕后现身
烟尘如汹涌的浊浪翻涌,曹无伤带着东厂精锐踹开暗渠铁门,却被突然塌方的巨石截断退路。碎石堆后,这位权倾朝野的督公面色狰狞,腰间西洋进贡的自鸣钟在剧烈震动中发出刺耳报时声,仿佛在为这场地底的混乱奏响丧钟。
“沈墨!”曹无伤的怒吼震落头顶残土,绣春刀出鞘的寒光劈开烟雾,“你可知毁坏军械是何罪?!”他身后的番子们举着火把,将暗渠照得忽明忽暗,映得岩壁上飞溅的火药痕迹如同干涸的血迹。
回答他的不是沈墨,而是一声裹挟着森冷笑意的嗤笑。暗渠穹顶残存的横梁上,蟒袍金纹若隐若现,楚王朱华奎手持完整版《火龙经》,缓缓现身。火把的光芒爬上他绣着金线蟠龙的衣摆,在氤氲火光中,那龙纹仿佛活了过来,吞吐着毁灭的火焰。
“他不是在毁坏军械。”楚王的声音如同淬了冰的利刃,字字砸在众人耳膜上。他漫不经心地抚过典籍封皮,目光扫过满地狼藉的佛郎机炮残骸,“本王要烧的是长江水师!”他突然狂笑起来,笑声在密闭的空间里激起阵阵回响,“那些船上装着通倭的证据——沈墨,你差点坏了本王肃清内奸的大计!”
沈墨瞳孔骤缩,终于明白守阁老人袖口的莲花灼痕、楚红药拼死传递的“火龙醒,琉璃碎”谶语,原来都指向这场蓄谋已久的火焚长江。楚王身后阴影中,隐约浮现出几个戴着日升昌银号徽记的身影——晋商、东厂、藩王,三方势力的勾结在这场爆炸中彻底摊牌,而所谓的火器走私,不过是掩盖夺嫡野心的遮羞布。
四、终极对决
1. 火龙再临
暗渠角落的油布被沈墨猛然掀开,尘封的第二台火龙原型机在火光中展露狰狞。楚王瞳孔骤缩,只见对方指尖抚过刻着葡文编号的铜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楚王殿下可认得这个?”鎏金齿轮咬合的瞬间,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刺破硝烟,改装后的火龙喷射着炽焰腾空而起,尾焰将沈墨的面容映得如同修罗。
“拦住他!”曹无伤的怒吼被火龙的尖啸吞没。火龙呼啸着掠过东厂番子头顶,直冲楚王所在的石台,空气中弥漫的硝石被点燃,形成一道蜿蜒的火链。
2. 红袖抉择
千钧一发之际,赤色身影如鬼魅般闪现。楚红药的左臂已泛着不祥的青黑——那是辽东乌头的剧毒在蔓延。她望着楚王眼中的惊愕,突然笑了,染血的红袖刀划出冰冷弧线。
“咔嚓”一声脆响,断臂坠地。楚红药在剧痛中咬牙掷出长刀,刀锋钉入石壁,彻底封死楚王退路。“红药?!”楚王的惊怒混着东厂番子的惊呼,而她却在血泊中挺直脊梁:“不。我是林清荷的妹妹。”火光映出她决绝的眼神——十年前被楚王灭门的林家遗孤,终于等到了复仇的时刻。
3. 水龙经妙用
就在楚王抽出佩剑的瞬间,暗渠深处传来机关轰鸣。司夜阑浑身湿透地立于水闸处,手中《水龙经》的书页被水浸透,却掩不住其上苍劲的字迹。汹涌的江水顺着古老的水利系统倾泻而入,瞬间淹没堆积如山的火药桶。
“沈墨!”司夜阑的吼声混着水声炸响,“带着齿轮走!”他的身影在水幕中模糊,却死死抵住疯狂转动的闸门。沈墨握紧鎏金齿轮,在冲天的水雾中转身,身后是逐渐熄灭的火光,以及楚王不甘的咒骂——这场关乎火器、权谋与血海深仇的对决,终于在水火交织中迎来新的转折。
五、技术亮点
暗渠中的硝烟尚未散尽,火龙推进器喷射的尾焰突然诡异地转为青紫色。沈墨在浓烟中屏住呼吸,将最后一包琉球硝石粉末倒入燃烧装置——这是他早有预谋的部署。混合着海盐杂质的硫磺燃烧后,腾起的烟雾不仅刺鼻呛喉,更形成一道天然屏障,遮蔽了东厂番子的视线。当曹无伤举着绣春刀在浓烟中胡乱劈砍时,沈墨已借着这层特殊的烟雾,沿着暗渠密道悄然撤离。而那团带有琉球硝石特征的青紫色烟雾,在事后成为指向楚王的关键证据——唯有接触过澳门走私火器的人,才会拥有这种特殊配比的硫磺。
与此同时,在爆炸现场的残骸中,司夜阑蹲下身,用银针挑起一截断裂的剑穗。针尖瞬间蒙上一层淡褐色结晶,正是闽南漆树汁特有的反应。这种珍贵的涂料常用于密封贵重货物,在双屿港沉船的银锭夹层、以及暗渠火药库的木箱上都曾出现。而此刻,它竟出现在楚王佩剑的剑穗中。司夜阑将证物收入囊中,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堂堂藩王,竟用走私的漆树汁装饰佩剑,这无疑是将自己与火器走私案牢牢捆绑的愚蠢之举。
更巧妙的是沈墨对火龙推进器的改良。他参考徐光启手稿中的几何原理,将佛郎机膛线的设计融入二级推进装置,使得火器的射程提升了三倍。而在爆炸发生时,他故意调整的射角,不仅引发了火药库的连锁爆炸,更让飞溅的弹片在石壁上留下清晰的膛线痕迹。这些细微的技术特征,如同无声的证词,将楚王勾结葡人走私火器的罪行一一揭露。
当锦衣卫循着硫磺烟雾的线索,在城郊的破庙中找到昏迷的沈墨时,他怀中紧抱着的鎏金齿轮,以及口袋里残留的琉球硝石粉末,都成为扳倒楚王的致命证据。而那截检测出闽南漆树汁的剑穗,最终让楚王在三司会审中百口莫辩。这场充满科技智慧的对决,不仅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更是一场古代火器技术与刑侦智慧的巅峰碰撞。
六、余波
沈墨呛着浑浊的河水跌跌撞撞爬上岸时,秦淮河的浪花还在拍打着他浸透的衣摆。背后传来暗渠彻底塌陷的轰鸣,裹挟着硝烟的尘土冲上夜空,如同巨兽最后的呜咽。他颤抖着抱紧怀中的鎏金齿轮和半本《火龙经》,指腹摩挲着典籍边缘焦黑的残页——那些被火舌舔舐过的字句,此刻成了揭开阴谋的关键铁证。
对岸,长江水师的战船整齐排列,新装配的佛郎机炮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沈墨望着甲板上操练的水兵,忽然想起楚王在暗渠中癫狂的嘶吼。这场惊心动魄的对决虽然落幕,但谁也不知道,肃清内奸的幌子下,是否还藏着新的暗涌。
海面上,一艘没有旗帜的商船正趁着涨潮扬帆北上。船帆鼓胀如巨兽的胸膛,割裂咸涩的海风。甲板上,独臂女子倚着船舷,腕间的"楚"字烙印在烈日下泛着暗红。她凝视着翻涌的浪花,哼唱声混着涛声时断时续:"火龙出水,焚天灭地……"歌声沙哑而苍凉,仿佛在诉说着林家满门的冤魂,也在预示着江湖上新的风云。
南京城的街巷间,关于暗渠爆炸的传闻已经沸沸扬扬。有人说看见火龙腾空而起,有人说听见地底传来巨兽的咆哮。而在国子监的藏书阁里,守阁老人望着空荡荡的丙字柜第七格,枯瘦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袖口的莲花灼痕。烛火摇曳间,他忽然轻笑出声,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光。
沈墨站在岸边,望着商船渐渐消失在海天相接处。风掠过他湿透的衣襟,带来远处金陵城的喧闹。这场关乎火器、权谋与复仇的较量,看似尘埃落定,实则只是掀开了更大阴谋的一角。鎏金齿轮在他怀中微微发烫,仿佛在提醒着,当火龙再次苏醒,又将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第五章:尾声:灰烬余温
一、残卷归一
南司衙门的铜炉里,炭火吞吐着赤红的焰舌,将案上的羊皮纸烤得发脆。沈墨小心翼翼地展开《火龙经》残页,泛黄的纸边与徐光启手稿的毛边完美契合,仿佛历经百年终于重逢。当刻着"命题Ⅸ.14"的图纸嵌入空缺处,几何线条骤然勾勒出可怖的轮廓——火龙出水的引信竟直指长江水师腹地。
"楚王要烧的不是敌人,是证据。"徐光启枯瘦的手指如鸡爪般颤抖着划过图纸,浑浊的眼珠里泛起血丝,"水师火药库一旦引爆,通倭的账册、私铸的火器......所有罪证都会化作灰烬。"他突然剧烈咳嗽,指节重重叩击桌面,"这火龙,终究要烧到大明自己的龙袍上。"
铜炉爆起一朵火星,照亮沈墨骤然苍白的脸。烛光摇曳间,老人眼中跳动的火焰如同燎原之势的预兆,将满室暗影扭曲成巨兽獠牙的形状。窗外惊雷炸响,震落屋檐积水,却盖不住暗处传来的齿轮转动声——那是楚王豢养的机关,正在夜色中悄然运转。
二、楚红药生死
东厂的殉职名录在晨光中翻开新页,朱笔工整地写下:"百户楚氏,万历二十三年十月丙戌,因公殉职。"泛黄的纸页间,这行官样文章压着带血的印泥,仿佛将所有秘密都锁进了永不见光的卷宗。
然而市井流言比风还快。琉球那霸港的硫磺商铺里,掌柜们窃窃私语着那个神秘的独臂女子。她总在黄昏时分出现,斗笠下的面容隐在阴影里,褪色的红绸缠着短刀刀柄,随着步伐轻轻摇晃。三百斤精炼硫磺,要最纯的,"像血一样红的。"她的金陵官话带着刀削般的冷冽,让见惯风浪的商人也忍不住脊背发凉。
当有人大着胆子询问用途,女子忽然抬手。落日余晖照亮她手腕上狰狞的"楚"字烙印,仿佛仍在渗血。轻笑混着海风卷来:"焚天。"话音未落,她已消失在暮色中,只留下满地硫磺碎屑,在月光下泛着惨白的光。而千里之外的金陵城,守阁老人抚摸着莲花灼痕,对着空荡荡的藏书阁低声呢喃,不知是叹息,还是忌惮。
三、海上伏笔
万历二十四年春,葡萄牙商船"圣玛利亚号"的羊皮航海日志上,墨水未干的字迹在烛光下微微晕染。3月16日的记录潦草而凌乱:"北纬32°4',于长江口打捞起一铁匣,匣面蚀刻狮首衔剑徽记。开启时内藏图纸自燃,灰烬中残存'火龙'二字。"墨迹旁,船长若泽颤抖的笔触补下一行小字:"上帝保佑,愿这魔鬼武器永沉海底。"
甲板的阴影里,一名葡萄牙水手正借着月光,用羊皮纸拓印铁匣底部的纹路。海风卷起他的衣角,露出腰间短刀上的日升昌暗记。被剑贯穿的狮首栩栩如生,唯独狮子空洞的眼眶处,一滴血状刻痕在夜色中泛着诡异的幽光。这细微的差别,恰似金陵城中暗流涌动的阴谋——当司夜阑家族的徽记沾染血色,预示着平静海面下,新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