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1

大明锦衣卫66(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锦衣卫1》最新章节。

3. 政治漩涡

第一章:东厂獠牙

a.【朝堂发难】

五更鼓刚过,奉天殿内已列满文武百官。沈墨立于锦衣卫班列末尾,眼角余光瞥见东厂督公曹无伤缓步上殿。那袭猩红蟒袍在晨曦中如凝血般刺目,腰间悬着的象牙牌随步伐轻晃,刻着"提督东厂"四个阴刻填金小字。

殿内烛火摇曳,映得御座上的天子面容模糊,唯有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立于阶前,双手拢在袖中,似笑非笑。

"臣有本奏!"

曹无伤的嗓音尖细如锥,刺破殿中沉寂。他捧着一卷黄绫奏折,却先向冯保投去一瞥,而后才躬身递上。

"南镇抚司锦衣卫千户裴真,私纵佛郎机炮匠,致龙江船厂火器图纸外泄。"

殿内霎时哗然。沈墨握紧绣春刀柄,指节发白——裴真正是半月前协助他侦破子母铳案的同僚,此刻却成了东厂刀下鱼肉。

曹无伤不紧不慢地抖开所谓证据——三张盖着南镇抚司火漆的空白驾帖。朱砂印泥在黄麻纸上艳如鲜血,却无半字批文。

"按《大明律》第二百四十六条,私贩军器者斩。"曹无伤突然转向兵部尚书王廷相,嘴角噙着冷笑,"却不知裴千户贩的是'军器',还是'军械'?"

王廷相面色骤变。

明代律法中,"军器"泛指刀剑弓弩,而佛郎机炮等火器则属需兵部特批的"军械"。这细微差别,此刻成了致命陷阱——若裴真只是私贩刀剑,罪不至死;但若涉及火器,便是谋逆大罪,株连九族。

"荒唐!"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厉声喝道,"裴真乃我南镇抚司得力干将,岂会私通外夷?曹公公莫要血口喷人!"

曹无伤不慌不忙,从袖中抽出一封密信,纸张泛黄,边角焦黑,似是从火中抢出。

"此乃龙江船厂匠首临死前所留,指认裴真收受佛郎机人白银千两,纵其窃取'火龙出水'图纸。"

沈墨瞳孔骤缩。

——火龙出水,乃大明水军秘制火器,若真外泄,后果不堪设想。

但更令他心惊的是,那信纸上的笔迹……竟与裴真平日批阅公文时如出一辙。

"陛下!"曹无伤伏地叩首,"锦衣卫乃天子亲军,却出此叛国之徒,臣请彻查南镇抚司上下,以正国法!"

殿内死寂。

沈墨目光扫过群臣——兵部尚书面色铁青,陆炳额角青筋暴起,而冯保……依旧含笑而立,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一名东厂番子疾步入内,跪地禀报:"启禀督公,裴真……已在诏狱自尽!"

沈墨脑中轰然一响。

——裴真死了?

——那这案子,岂非死无对证?

曹无伤缓缓直起身,猩红蟒袍在晨光中如血浪翻涌。

"看来……裴千户是畏罪自裁了。"

他转向御座,声音轻柔如毒蛇吐信:

"陛下,此案……该结了吧?"

b.【火漆疑云】 1000字

退朝后,沈墨避开巡夜的更夫,潜入架阁库。昏黄的油灯下,成化年间的《厂卫条例》在案上摊开,泛黄的纸页上墨迹如蚁:"锦衣卫提人,需填妥姓名事由,用印后不得更易。"他指尖一顿——曹无伤展示的那三张空白驾帖,分明是有人盗用了南镇抚司印信。

窗外雨丝斜飞,打湿了窗棂上积年的灰尘。沈墨从袖中取出拓印的驾帖火漆印痕,与档案中正统年间的印谱比对。灯影摇曳间,他忽然眯起眼——新印的狮钮印纹中,左前爪第三道爪痕比旧印浅了半分。

"有人私刻了南镇抚司的印。"他喃喃自语,却听见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大人!"徐驼子撞开门,蓑衣上的雨水在青砖地上洇开一片暗色,"军器局大使刘拓...失踪了!"

沈墨猛地合上档案。刘拓正是负责验收龙江船厂火器的官员,若裴真案有冤,此人必是关键。

雨夜中的刘宅寂静如坟。沈墨踹开书房门时,案头砚台里的墨汁尚未干透,一支狼毫笔斜搁在山水镇纸上,笔尖的朱砂红得刺目。

"搜。"

锦衣卫番子们翻箱倒柜间,沈墨的目光却被书案吸引——半页《火攻挈要》残卷被人用铁钉刺穿四角,牢牢钉在黄花梨案面上。纸张边缘整齐的硫磺熏痕,像一道焦黄的锁链。

"嘉靖二十年的防蛀手法。"沈墨用镊子小心起出铁钉,残页在烛光下透出蛛网般的纤维,"六品以上衙门才用的竹纸,夹在官署文书里熏过硫磺..."

徐驼子凑过来,突然倒吸一口冷气:"这页记载的'子母铳闭气法',和咱们在船厂发现的哑火铳管构造完全一致!"

沈墨指尖一颤。三个月前龙江船厂爆炸案中,那批本该射向倭寇的子母铳却在膛内自爆,如今看来竟像是......

"有人故意调换了火器图纸。"

话音未落,窗外"咔嗒"一声轻响——是弩机扣动的机括声。

"趴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沈墨扑倒徐驼子的瞬间,三支透甲锥破窗而入,深深钉进他们身后的《大明会典》书匣。箭尾缠着的桑皮纸条被木匣裂缝渗出的朱砂浸透,十个血字狰狞如伤:

"火龙照天时,子母铳鸣日"

徐驼子抖着手去拔箭,却被沈墨按住:"别动,箭簇喂了毒。"他盯着仍在震颤的箭羽,突然想起今晨曹无伤蟒袍上晃动的象牙牌——那上面除了"提督东厂",背面还刻着什么?

"去查弘治十八年的军器局档案。"沈墨撕下袍角裹住毒箭,"我要知道当年火龙出水图纸,经手的有哪些人。"

暗处传来瓦片轻响。沈墨按刀追出庭院时,只看见雨幕中一道黑影掠过屋脊,腰间一抹猩红若隐若现——东厂番子标配的朱砂腰牌,在夜雨中如未干的血迹。

c.【硫磺密码】 1000字

验尸房的青砖地上凝着未干的水渍,刘拓的尸体躺在榆木案上,苍白的皮肤在牛油烛光下泛着诡异的青灰。沈墨用银刀轻轻刮取死者指甲缝里的黑垢,碎屑落在水晶镜片上,在放大镜下竟呈现出规则的菱形结晶。

"硫磺与硝石的复合结构......"沈墨的指尖微微发颤,"这是《火攻挈要》第三卷记载的火门引药配方,专用于佛郎机速射铳。"

徐驼子举着烛台凑近,火光在尸体面部投下摇曳的阴影。沈墨突然掰开刘拓僵硬的右手——掌心赫然烙着一个螺旋纹焦痕,皮肉翻卷处还粘着些许黑火药颗粒。

"子铳闭气槽的印记。"沈墨从怀中取出龙江船厂的子铳图样比对,"刘拓死前最后握着的,是一枚烧红的佛郎机子铳。"

"大人!"徐驼子突然指向尸体左耳,"耳廓里这个黑点......"

沈墨用银针小心挑出米粒大的硬块。那东西在烛火下泛着铅灰色的金属光泽,边缘已经熔化变形,但残存的平面上仍能辨认出"兵仗"两个阳文小字。

"七分银三分铅的合金。"沈墨将残块在砚台上轻轻一擦,露出内里的银白色,"东厂提督关防专用印材。曹无伤怕是忘了,去年兵仗局熔毁旧印时,刘拓正是监销官......"

窗外突然传来乌鸦刺耳的叫声。沈墨猛地推开后窗,秋夜的冷风灌进来,吹灭了案头的蜡烛。月光下,一个跛足的身影正翻越院墙,那人腰间晃动的象牙牌在黑暗中泛着惨白的光,像一块未寒的骨。

"追!"

沈墨纵身跃出窗棂,绣春刀在月色下划出一道寒芒。那跛足人听见动静,回头瞥了一眼——右脸上那道从眉骨贯穿到嘴角的伤疤,在月光下如同一条蜈蚣。

"火雷真人......"沈墨刹住脚步。三年前南京火药局爆炸案中,那个被认定已葬身火海的匠首,竟在此刻重现。

跛足人消失在巷弄深处,只留下地上几个湿漉漉的脚印。沈墨蹲下身,指尖沾了沾——是刺鼻的火药味混着淡淡的血腥气。他忽然想起刘拓耳中那枚铅印残角,一个可怕的推测浮上心头:东厂要伪造的恐怕不止是驾帖,而是......

"大人!"徐驼子气喘吁吁地追来,手里举着一页刚从刘拓靴筒夹层找到的纸,"您看这个!"

泛黄的宣纸上,用硫磺水画着的阵法图在月光下渐渐显现——十一枚白牌排列成三才两仪阵,每块牌位下方都标着奇怪的符号,像火器部件,又像......

"戚少保的鸳鸯阵变体。"沈墨的瞳孔骤然收缩,"有人在用军阵传递火器秘方。"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子时的雾气漫过金陵城的飞檐。沈墨攥紧那张正在慢慢氧化的硫磺密图,终于明白那支毒箭上的血字意味着什么——

火龙出水之日,就是子母铳炸膛之时。

第二章:白牌暗战(3500字)

a.【玄武湖密令】 900字

戌时三刻,玄武湖上细雨如针,画舫的纱灯在雨幕中晕开一圈昏黄光晕。沈墨单膝跪在舱内,青砖地上积着一层薄薄的水汽,浸湿了他的飞鱼服下摆。

都指挥使李琰背对着他,雕花窗外的雨丝在他猩红的斗牛服上投下流动的暗纹。

"白牌行事,不留案牍。"

李琰的声音压得极低,从袖中取出一枚象牙白牌。牌面无字,仅在右下角阴刻一朵半开的莲花,莲心处藏着一道几乎不可察觉的刻痕——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暗记。

沈墨双手接过,指腹抚过那朵莲花。象牙冰凉细腻的触感下,暗藏着大明最隐秘的权力游戏。白牌不入官方案卷,却是勋贵与厂卫之间心照不宣的"影子权柄",持牌者可调动三卫暗桩,查抄五品以下官员府邸,甚至......先斩后奏。

"查清兵仗局与东厂的勾连。"李琰转身,烛光在他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但若败露......"

窗外忽有桨声划过,轻得像一片落叶掉进湖面。

李琰猛地推开雕花窗,暴雨顿时灌入舱内。湖面上一艘乌篷船正消隐于夜色,船头立着个戴斗笠的瘦高人影,蓑衣下摆露出一角猩红——东厂番子的朱砂腰牌,在雨夜中如一抹未干的血迹。

"曹无伤的狗鼻子倒灵。"李琰冷笑一声,抬手关上窗户,"记住,白牌只能用三次。"

沈墨低头细看,发现莲花瓣上果然刻着三道极细的横线,像是有人用绣花针轻轻划上去的。第一道线已经有些模糊,显然已经用过一次。

"第一次用在哪儿?"沈墨忍不住问。

李琰没有回答,只是从案几上拿起一盏冷透的龙井,茶叶在杯底蜷缩成诡异的形状,像一群抱团的小人。

"刘拓耳中的铅印,"他突然说,"是假的。"

沈墨猛地抬头。

"真正的兵仗局印,天启二年就熔了。"李琰的手指在杯沿轻轻敲击,"有人用旧印模重铸了关防,而能接触到当年印模的......"

画舫突然轻轻一晃。

沈墨的手按上绣春刀,却见李琰摆了摆手:"是鱼。"

但两人都清楚,玄武湖的鱼,从来不会在这个时辰跃出水面。

"第三次用完前,"李琰将一枚铜钥匙塞进沈墨手中,"去乌衣巷的谢氏笔庄,那里有你想要的答案。"

钥匙齿痕上沾着些许朱砂,在烛光下红得像新鲜的伤口。沈墨忽然想起那艘乌篷船——东厂番子的斗笠下,似乎有一道横贯额头的旧伤疤。

像被火灼烧过的痕迹。

b.【火药秘辛】 900字

水晶放大镜下,两行墨字在沈墨眼中逐渐扭曲变形。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将《火攻挈要》的残页又往烛火旁挪了半寸。军器局档案库的霉味混着陈年墨香,在初夏的闷热中发酵成一种令人眩晕的气息。

"徐老,您看这里。"沈墨的指尖点在残页边缘的批注上,"'硝石、硫磺各五斤,以烧酒拌潮,地窖藏九九之数'——这与《武备志》记载的配比差了整整三成硫磺。"

徐驼子佝偻着背凑过来,花白胡子扫过纸面。老人从袖中掏出块磨得发亮的铜镜,借着烛光将残页上的朱砂印鉴照得清清楚楚:"这是嘉靖年间兵部火器司的勘合印,错不了。"

沈墨翻开万历版《武备志》,泛黄的书页发出脆响。他忽然停住动作,指甲轻轻刮过书页边缘:"这页被裁过。"在烛光斜照下,纸张边缘的锯齿状痕迹清晰可辨,像是有人用钝刀匆忙割去了什么。

窗外传来三更梆子声,徐驼子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枯瘦的手指指向西墙的榆木账架:"大人,那册《火器造办》的装订线!"

沈墨顺着望去,在积满灰尘的账册堆里,一抹异样的靛蓝色若隐若现。他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抽出的瞬间扬起一片尘埃。账簿封皮的熟牛皮已经皲裂,但那道装订线却蓝得妖异——与三天前在刘拓尸身左耳中发现的纤维如出一辙。

"苏州织造局的靛青染线。"沈墨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专供内廷文书用的贡品。"他小心翻开扉页,一组褪色的苏州码子刺入眼帘:〡ㄨ〢〥〧。

徐驼子的咳嗽声戛然而止:"正德二年的旧账?"老人布满老年斑的手颤抖着抚过数字,"可那年龙江船厂明明......"

"明明已经奉诏停造火器。"沈墨接话的声音发紧。他快步走回案前,从青布包袱里取出《明实录》抄本。烛火噼啪爆了个灯花,正德二年三月条目下赫然写着:"龙江船厂走水,焚毁料库三间,工部郎中郑涟罚俸半年。"

沈墨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他抓起毛笔在砚台里狠狠蘸了蘸,墨汁飞溅在宣纸上也浑然不觉。随着笔尖游走,几个关键数字逐渐串联:

正德二年春,龙江船厂大火;

同年兵部记录火药出库1527斤;

《武备志》篡改的火药配方;

天启年后被禁的九九窖藏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剑影江湖,偏偏少年
剑影江湖,偏偏少年
关于剑影江湖,偏偏少年:这是一个充满恩怨情仇的江湖世界。主角沈逸风自幼跟随父亲隐居山谷,父亲沈破云曾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剑客“剑影,却因一场神秘的对决重伤隐退。沈逸风在父亲的教导下练就一身剑术,却未真正踏入江湖。直到父亲被“幽冥殿的高手杀害,沈逸风带着父亲的剑,踏上了为父报仇的江湖之路。在途中,他结识了神秘女子苏清瑶,两人并肩作战,历经重重磨难,最终揭开“幽冥殿背后的惊天秘密,成就一代江湖传奇。
孤独的疏星
举族飞升,从大数据炼丹开始
举族飞升,从大数据炼丹开始
关于举族飞升,从大数据炼丹开始:苏芒本为星际时代公民,在进行换体手术时出了岔子,带着智脑转生到了这个修行世界。这个世界里有纵剑千里一剑光寒十四洲的剑修,有搬山倒海,口能吞城的妖兽,凡人命如草芥,唯有修行方可保自身平安。苏芒虽为天阳金丹世家苏家的族人,奈何灵根资质只是下下品灵根。好在凭借着自己的毅力和智脑零号的辅助,苏芒总算在十八岁前突破到了练气中期,取得了留在家族修行的权利。恰逢丹堂招生,苏芒凭
高山无水
苟在宗门当大佬
苟在宗门当大佬
身为五行杂品灵根的陈楸,进入修行大宗清虚宗做了最没前途的杂役弟子,面朝黄土种药挖地,在他人看来是修行途上最可怜的人群。好在觉醒了收割灵草寿命的面板,每采摘一颗灵物,就能获得额外推演寿命。寿命可用于推演功法,增进修为,领悟法术。练气,筑基,金丹…本可望不可及的修行境界,如今只是种些灵草灵药便水到渠成。药园一年,外界几多春秋,天骄斗争,大修对弈,宗门秘事,修行界大战,都在他身边如清风而过,久而久之,
岳耳
大明锦衣卫1
大明锦衣卫1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汪不了a
浮生剑影江湖
浮生剑影江湖
一个普通农家少年的武学启蒙开始,随着江湖阴谋的逐步展开,主角林浮生在师父严北冥的教导下踏上习武之路。然而命运弄人,师父惨遭奸人所害,临终托付浮生查明真相。由此,这位少年不得不过早地踏入纷繁复杂的武林世界。全书以
猪也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