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锦衣卫1》最新章节。
报告中详细列出了胃内残留物的成分:未完全消化的高粱颗粒。这本身并不奇怪——父亲爱吃高粱粥。但接下来的数据让赵莽的血液几乎凝固:这些高粱的基因测序显示含有21世纪的专利基因标记,但碳14测年却显示它们生长于明朝万历十一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不可能..."赵莽的声音几乎听不见。
"时空已经出现裂缝。"李教授严肃地说,"金属氢不仅扭曲了现在,还影响了过去。那些高粱确实生长在万历年间,但它们的DNA被未来的信息污染了。"
赵莽的大脑疯狂运转,试图理解这个悖论。他想起了法医报告新增的那条备注——弹头含有转基因高粱成分。如果子弹来自未来...
"我父亲是怎么死的?"赵莽突然问道,"真的只是意外吗?"
李教授取下眼镜,疲惫地揉了揉眼睛:"铁山发现了这个秘密后,决定销毁所有研究数据。他认为人类还没准备好掌握改变时空的能力。但就在他行动前...MH-1708出现了。"
"来自未来的武器..."赵莽喃喃道。
"或者过去的,谁知道呢?"李教授苦笑,"在闭环中,因果是相互的。你父亲可能既是受害者,也是...触发者。"
这个想法太过沉重。赵莽走到实验室另一侧,那里放着一个奇怪的玻璃装置——一个完美的克莱因瓶模型,里面装着某种泛着蓝光的物质。当他靠近时,怀表中的金属碎片突然变得异常冰冷。
"那是金属氢的稳定态。"李教授解释道,"我们只能保存这么一小点。真正的储存点在..."
他突然停住,警惕地看向天花板。赵莽也听到了——远处传来的汽车引擎声。
"他们找到这里了。"李教授迅速关闭所有设备,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硬盘塞给赵莽,"拿着,所有研究数据都在这里。从后门走,去黄河石林。十一万量子...指的是那里的岩石数量。"
"谁在追你?"赵莽接过硬盘,心跳加速。
"'夸父计划'的后续组织。"李教授推着他向后门走去,"他们相信金属氢是终极武器,可以改写历史。你父亲和我...我们不同意。"
引擎声越来越近。李教授突然抓住赵莽的手:"记住,闭环既是因也是果。你可能已经在这循环中无数次了..."
后门打开,刺眼的阳光照进来。赵莽回头最后看了一眼这个老人——父亲的老战友,一个守护了二十年秘密的科学家。
"李教授,一起走!"赵莽喊道。
老人摇摇头,露出一个平静的微笑:"我的任务完成了。现在轮到你,铁山的儿子。找到真相,打破闭环。"
一声巨响从前门传来。李教授猛地关上门,将赵莽推向外面的世界。赵莽跑了几步,听到实验室里传来喊叫声和打斗声,然后是...一声枪响。
他僵在原地,手伸向腰间的手枪。但理智告诉他现在冲回去毫无意义。硬盘在口袋里沉甸甸的,怀表中的金属碎片冷得像冰。
赵莽转身跑向基地外围的戈壁滩,那里停着他的车。身后,几辆黑色越野车已经包围了实验室。他看不清那些人的脸,但能感觉到他们不是普通的军方人员。
车子发动时,赵莽最后看了一眼后视镜。基地上空,一群乌鸦惊飞而起,盘旋在烈日之下,如同某种不祥的预兆。
他打开导航,输入"黄河石林"。距离三百公里,沿途荒无人烟。硬盘连接上车载电脑,海量数据在屏幕上滚动。赵莽一边开车一边快速浏览,试图找出关键信息。
大部分文件都经过加密,但有一份视频文件自动播放起来。画面中是年轻的父亲和李教授,背景是某个地下实验室。日期显示是2003年4月15日——父亲死亡前一周。
"第七次实验记录。"视频中的父亲说道,声音因激动而颤抖,"金属氢在生物载体中的稳定性超出预期。DNA编码信息可以跨越时空传递。重复一遍,DNA可以存储和传递跨时空信息!"
镜头转向一个实验台,上面放着几株转基因高粱。李教授的声音从画面外传来:"接收端的高粱确实显示了预期变异,但发送端的样本...出现了时间紊乱现象。"
"时间紊乱?"视频中的父亲皱眉。
"碳14测年显示,部分组织似乎...来自古代。"李教授的声音充满困惑,"就像时空在样本上产生了褶皱。"
视频突然中断,跳转到另一段。这次画面很不稳定,似乎是偷拍的。父亲和李教授正在激烈争论。
"必须销毁所有样本!"父亲坚决地说,"这不是人类该触碰的领域。"
"但想想这技术的价值!"李教授反驳道,"我们可以解决能源危机,治愈疾病..."
"也可以改写历史,制造独裁!"父亲拍桌而起,"老李,你看到那些DNA里的信息了。有人在未来已经这么做了!"
视频再次中断。当画面恢复时,父亲独自一人面对镜头,脸色凝重。
"如果有人在看这段录像,说明我和老李可能已经遭遇不测。"他直视镜头,仿佛穿越时空与儿子对视,"'夸父计划'远比我们想象的可怕。金属氢不只是材料,它是时空的钥匙。有人在利用它发送信息到过去...改变历史进程。"
父亲深吸一口气:"我在MH-1708弹头上植入了反向编码的高粱DNA。如果...如果我死了,检查弹头。里面有线索。记住,黄河是瓶颈,时间是循环。打破闭环的唯一方法是..."
视频突然结束,屏幕恢复黑暗。赵莽紧握方向盘,指节发白。父亲最后未说完的话是什么?如何打破闭环?
导航显示距离黄河石林还有两百公里。夕阳西下,戈壁滩上的影子越拉越长。赵莽想起DNA中的那条信息:"当十一万量子归位,黄河即是克莱因瓶之颈。"
他隐约感到,自己正驶向一个可能颠覆所有物理法则的真相,而口袋里的怀表和硬盘,是父亲留给他的最后武器。
7.3 河伯的量子瞳孔
黄河石林的夜色比赵莽想象的更加深邃。月光在嶙峋的岩柱间投下诡谲的阴影,每一块岩石都像是一个沉默的守望者。导航显示已到达目的地,但举目四望,只有无尽的石林和远处黄河低沉的咆哮。
赵莽停下车,取出李教授给的硬盘和怀表。金属碎片此刻冷得几乎要灼伤他的手。奇怪的是,当他将怀表举向月光时,那片金属竟泛出淡淡的蓝光,与石林某处形成了微弱的呼应。
"十一万量子..."赵莽喃喃自语,想起DNA中的密码。他循着蓝光指引的方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入石林迷宫。
两个小时后,当月光直射石林中央时,赵莽发现了异常——十一块特别排列的玄武岩围成一个完美圆形,中央地面微微凹陷。更诡异的是,月光照射下,那些岩石表面浮现出与怀表金属相似的荧光纹路。
赵莽蹲下身,用手指触摸那些纹路。触感不像石头,反而像某种金属。他掏出随身的多功能军刀,刮下一小点样本。分析仪显示:钙钛矿量子点与青铜的复合物,年代测定——约四百年。
"明朝万历年间的量子技术?"赵莽皱眉,这完全不合常理。正当他思索时,地面突然轻微震动,中央凹陷处裂开一道缝隙。
后退几步,赵莽看到缝隙中缓缓升起一尊青铜雕像——河伯,古代传说中的黄河水神。雕像约一米高,工艺精湛,但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眼睛:在月光下闪烁着诡异的蓝光,与怀表中的金属如出一辙。
赵莽小心靠近,发现河伯瞳孔竟是由无数微小的量子点构成。当他无意中用怀表反射月光照向雕像双眼时,惊人的一幕发生了——
空气中突然投射出一幅全息影像:一个身着明朝官服的中年男子,面容威严。赵莽立刻认出这是历史课本上的张居正,万历朝的首辅大臣。
"后来者谨记,"全息影像中的张居正开口说话,声音却带着奇怪的电子质感,"铁册沉船白银冰魄,皆是本相缚苍龙之十一万量子枷锁。"
影像变换,展示出一幅古代地图,标记着黄河几处特殊弯道。赵莽注意到老牛湾被特别标注,旁边用小字写着"万历八年封"。
"苍龙非龙,乃时空之涡。"张居正的影像继续道,"铁册载其法,沉船固其位,白银冰魄系其魂。十一万量子归位之时,当重启闭环。"
最令赵莽震惊的是影像末尾——画面突然切换到现代实验室场景,一个穿白大褂的研究员背对镜头操作设备。那人转身的瞬间,影像中断了。但那一瞥已足够——那是父亲赵铁山的面容。
"这不可能..."赵莽双手颤抖。父亲怎么会出现在四百年前的装置记录的影像中?
他再次用怀表反射月光照射河伯双眼。这次,他注意到雕像底座刻着一行小字:"以雷火问路,可通幽冥。"
雷火?赵莽猛然想起随身携带的雷火筒残骸。他小心取出那个刻有MH-1708编号的金属筒体,犹豫片刻后,将其靠近河伯像。
接触的瞬间,异变陡生。
怀表中的金属碎片突然变得炽热,雷火筒残骸发出刺眼的蓝光。赵莽本能地想松手,却发现手指已被某种力量固定。河伯像的双眼射出两道光线,与雷火筒形成三角连接。
空气中的金属氢分子开始等离子化,蓝光中逐渐勾勒出一个人形。赵莽的心脏几乎停跳——那是父亲!但不是记忆中那个倒在血泊中的父亲,而是年轻许多的赵铁山,穿着实验服,正在操作某种复杂设备。
"时间不多了。"等离子形成的父亲影像开口说话,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必须在闭环完成前将锚点沉入正确位置。"
影像中的父亲拿起一个与河伯像相似的微型雕像,放入金属容器。背景显示是某个实验室,但墙上日历赫然标注:1580年。
"万历八年,老牛湾。"父亲影像继续说,似乎能感知到赵莽的存在,"儿子,如果你看到这段记录,记住:闭环既是囚笼也是桥梁。MH-1708不是武器,是钥匙。"
影像变换,显示父亲站在黄河岸边,将那个容器沉入水中。就在容器入水的刹那,影像突然扭曲,闪现出赵莽从未见过的场景——一个巨大的地下设施,中央是一个由十一万块发光岩石组成的环形结构,每块岩石上都刻着与河伯像底座相似的纹路。
"十一万量子处理器..."赵莽突然明白了。黄河石林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一个巨大的量子计算阵列!那些岩石既是存储器也是运算单元,共同构成一个能够扭曲时空的庞然大物。
等离子影像开始不稳定,父亲的身影断断续续:"白银冰魄...就是金属氢...古人已经发现...张居正用它..."
最后一句清晰可辨:"找到沉船,重启闭环,否则历史将彻底崩溃。"
影像消失了。河伯像缓缓沉回地下,雷火筒残骸变得黯淡无光。只有怀表中的金属碎片仍然发烫,提醒赵莽刚才的一切不是幻觉。
他瘫坐在地上,大脑疯狂处理这些信息。父亲似乎通过某种方式回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参与了张居正的秘密计划。而那个计划,与"夸父计划"惊人地相似——都是利用金属氢(白银冰魄)创造时空节点。
"铁册沉船..."赵莽想起张居正影像中的话。铁册应该是指明朝的皇家档案,而沉船...老牛湾确实有古代沉船遗迹。
天色渐亮,赵莽做出决定。他必须前往老牛湾,寻找父亲——或者说,另一个时空的父亲——沉入黄河的那个容器。
离开石林前,他再次注意到十一块玄武岩上的纹路。现在他认出来了,那不是什么装饰,而是电路图——量子计算机的电路图。四百年前的人怎么可能设计出这种东西?除非...
"除非有人从未来带回了技术。"赵莽自言自语。而那个人,很可能是父亲。
驱车前往老牛湾的路上,赵莽连接李教授的硬盘,搜索"白银冰魄"的资料。结果显示这是明代方志中对一种特殊物质的称呼,产于西域,性极寒,见月生光,可镇河妖。
"金属氢..."赵莽恍然大悟。在极端高压下形成的金属氢确实会呈现银白色,且温度极低。古人可能在某些特殊地质条件下偶然发现了天然形成的金属氢,并赋予了它神秘色彩。
更惊人的发现是,一份解密档案记载:1976年,黄河清淤工程在老牛湾打捞出一批万历年间沉船文物,其中包括数个密封金属箱。开箱后,里面空无一物,但箱内温度异常低,持续了数日。这些箱子后来神秘失踪,档案记录人为——赵铁山。
"父亲早就知道..."赵莽握紧方向盘。父亲在七十年代就接触过这些古代金属氢容器,这或许就是"夸父计划"的起源。
老牛湾的黄河水浑浊湍急。当地渔民告诉赵莽,水下确实有古代沉船,但从未被打捞上来过。"那地方邪门,"老渔民摇着头说,"十年前有考察队下去,设备全失灵了,还说看到蓝光。"
赵莽租了条小船,带着简易潜水装备和金属探测器来到沉船标记点。怀表在此处变得异常活跃,指针疯狂旋转,金属碎片几乎要跳出表壳。
潜水是危险的,尤其在这种水流复杂的河段。但赵莽别无选择。他穿戴好装备,将雷火筒残骸和怀表装在防水袋中,跃入浑浊的河水。
水下能见度极低。赵莽顺着金属探测器的指引下潜,大约十五米深处,模糊看到一艘木质沉船的轮廓。奇怪的是,船体保存异常完好,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了。
当他靠近船体时,怀表突然发出强烈震动。同时,赵莽感到水温急剧下降,几乎要结冰。防水袋中的雷火筒残骸开始发光,透过袋子照亮了前方——一个金属箱半埋在河床中,箱体上刻着与河伯像底座完全相同的纹路。
赵莽的心跳加速。他游向金属箱,发现箱盖已经被打开过,但里面并非空无一物——一个小小的青铜河伯像静静躺在箱底,眼睛处是两个凹槽。
就在他伸手触碰的瞬间,一股强大的水流突然袭来。赵莽被冲得撞向沉船,氧气面罩脱落。在窒息的痛苦中,他看到一幕奇景:河床裂开一道蓝光,沉船周围浮现出十一万点蓝色光点,如同星辰倒映在水中。
那些光点组成一个巨大的环形,中央是手持河伯像的父亲身影。父亲向他伸出手,嘴唇开合,似乎在说:"闭环即将完成..."
赵莽的意识开始模糊。最后的记忆是抓住那个小河伯像,然后被一股不可思议的力量推向水面...
当他再次清醒时,已经躺在河岸上。一个陌生又熟悉的面孔正俯视着他——是周明远,但年轻了许多,穿着八十年代风格的衣服。
"醒醒,小子!"年轻的周明远拍打着他的脸,"你可不能死在这儿,闭环还需要你!"
赵莽想说话,却咳出大量河水。他发现自己手中紧握着那个小河伯像,而更不可思议的是——雷火筒残骸现在完整如新,编号MH-1708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这是...哪一年?"赵莽嘶哑地问。
周明远露出古怪的笑容:"对你来说,应该是过去。听着,我没时间解释。把这个交给未来的我,他知道该怎么做。"
他塞给赵莽一张纸条,然后匆匆离去,消失在老牛湾的晨雾中。赵莽展开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字:
"黄河是克莱因瓶的颈,而你是穿过瓶颈的线。"
远处传来汽笛声。赵莽挣扎着站起来,看到一艘货轮驶过,船身上的日期清晰可见:1987年5月18日。
他低头看着手中的河伯像、完整的雷火筒和那张纸条,突然明白了父亲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历史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莫比乌斯环。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只有永恒的循环。
而他,赵莽,此刻正站在这个时空闭环的关键节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