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1

大明锦衣卫23(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锦衣卫1》最新章节。

凌晨四点十三分,林夏被连续不断的手机警报声惊醒。她摸索着抓起床头的手机,眯眼看向屏幕——三十七条紧急通知来自她设置的全球DNS监控系统。最上方一条用红色标记:"根服务器异常解析记录,优先级:毁灭级"。

"见鬼。"林夏瞬间清醒,一个翻身坐起,光脚踩在冰凉的地板上。她的公寓墙壁上挂满显示屏,此刻全部闪烁着警告标志。中央主屏显示全球DNS查询的实时流量图,原本应该均匀分布的请求节点,此刻全部涌向几个异常IP。

林夏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调出异常解析记录。当看到返回内容时,她的手指悬停在键盘上方,瞳孔微微扩大。

"《天工开物·瘟疫篇》?"她轻声读出屏幕上那段晦涩的古文,"'凡制瘟,取尸毒三分,合以铁册灰,寅时埋于十字街心,卯时掘之,则瘟行百里...'这是什么鬼东西?"

她迅速打开维基百科,搜索"明代瘟疫"。页面加载出来的不是历史条目,而是一连串复杂的数学符号——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证明过程,但所有变量符号都被替换成了《万历会计录》中的田亩数字。

"DNS污染?不,没那么简单..."林夏的太阳穴突突跳动。她打开微信,给技术组的同事发语音:"老赵,立刻检查AWS东京区域的——"

语音发送键还没松开,屏幕上就自动生成了文字转译。但不是她刚才说的话,而是一段诡异的文言文:

"锦衣卫北镇抚司密报:嘉靖三十七年五月初三,程道士以尸毒炼金术惑众,已着东厂拿问。其术载于铁册,藏于星位,卯时当显。"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微信界面右上角显示这段语音的声纹识别结果:匹配度98.7%,已故研究员程世清。

林夏的手微微发抖。程世清是她在清华读博时的导师,三年前在云南考古现场离奇死亡,官方报告说是真菌感染导致的多器官衰竭。但此刻,他的声纹出现在她的手机里,转译着四百年前的锦衣卫密报。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调出网络监控工具。全球DNS异常始于23分钟前,源头指向AWS的某个根服务器。攻击者没有使用常规的DNS劫持手段,而是某种她从未见过的协议——数据包结构呈现出分形几何特征,就像...就像CERN上周公布的量子纠缠态模式。

林夏突然想起什么,快速登录暗网监控节点。在一个通常用于交易零日漏洞的加密论坛,一个新建的帖子正被疯狂转发。标题只有四个字:"铁册卫归"。

帖子内容是一段视频。画面中,一个戴着明代锦衣卫面具的人站在服务器机房前,声音经过电子处理:"寅时埋毒,卯时掘之。今以铁册卫朊病毒代码注入AWS根服务器,重启万历瘟疫程序。量子通道已开,虚实将不分。"

视频最后闪过一行代码注释://卯时程序 v1.0.1593 张居正签批

林夏的血液几乎凝固。她立刻拨通了CERN李维的电话,但听筒里传来的不是拨号音,而是一段古怪的吟诵,像是某种道教咒语混合着电子杂音。更可怕的是,她公寓里的智能家居系统突然全部启动,空调出风口喷出一股带着霉味的冷风,灯光忽明忽暗,所有显示屏上开始滚动显示《天工开物》的片段。

"物理隔离!"林夏冲向电源总闸,却在触碰开关的瞬间被静电击中。一股尖锐的疼痛从指尖窜上手臂,同时她的视网膜上竟然短暂浮现出一行发光文字:"铁册卫千户所警告:勿阻天工"。

当视线恢复正常时,林夏发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自动打开了一个终端窗口,正在执行某种她从未见过的编译过程。代码结构极其古怪——上半部分是完全规范的量子计算算法,下半部分却是用古代星象术语编写的程序逻辑,中间由一系列诡异的符文连接。

"量子-星象混合编程?"林夏盯着屏幕上那行最醒目的函数定义:void 卯时程序(bool 虚实桥接, int 天罡数)。编译进度条显示78%,状态提示:"正在构建拓扑结构"。

她当机立断,拔掉网线,用U盘启动了一个干净的Linux系统。但即便在离线状态下,新系统启动后仍然自动加载了一个陌生进程——"tieceserver.exe",占用CPU高达99%。系统日志显示这个进程竟然是通过BIOS固件层注入的。

"朊病毒特性..."林夏想起视频中提到的术语。正常朊病毒可以改变蛋白质构象,而这种数字朊病毒似乎能改写硬件固件。她颤抖着打开频谱分析仪,检测公寓内的电磁环境——在2.4GHz频段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尖峰,波形特征与CERN公布的尸毒孢子量子信号完全一致。

窗外,北京的黎明刚刚降临。林夏看向窗外,发现对面写字楼的LED广告牌全部变成了明代风格的文字,滚动显示着"万历八年清丈田亩数"。更远处,几架无人机在空中组成了一个奇特的图案——正是CERN液氦泡室中出现的克尔黑洞模型。

手机突然震动,一条加密信息弹出。发信人显示"张明远",内容是:"不要相信任何电子设备。铁册卫不是黑客组织,他们是活的量子记忆。程世清的死因是——"

信息在此处中断。林夏抬头,发现公寓的烟雾报警器不知何时变成了红色,正对着她缓缓旋转,像一只监视的眼睛。

就在这时,笔记本电脑上的"卯时程序"突然编译完成,屏幕闪现出一幅全息地图——明朝万历年间全国田亩分布图,但某些区域标记着奇特的符号。林夏立刻认出其中一个是云南绝户地的坐标,正是程世清死亡的地点。

程序最后输出一行闪烁的警告:

"虚实桥接完成。天罡三十六数对应现代三十六台量子计算机。蚀空倒计时:23:59:59"

林夏的皮肤上冒出细密的冷汗。她终于明白了这场"数字瘟疫"的真正目的——不是破坏,而是连接。某种跨越四百年的量子通道正在形成,而程世清、李维和张明远,都只是这个庞大拼图中的碎片。

她撕下一张便签纸,用最原始的钢笔写下:"铁册卫是活的量子程序。卯时程序要在虚实之间打开通道。必须找到三十六台量子计算机。"然后吞下了这张纸。

当林夏再次看向窗外时,朝阳的光芒中似乎漂浮着无数微小的金色孢子,它们排列成复杂的几何图案,与笔记本电脑上显示的"拓扑结构"一模一样。

场景2:戚家刀的热力学叛变

国家博物馆地下三层的超导实验室里,苏芮的呼吸在面罩上结了一层薄雾。她调整12特斯拉超导磁体的参数,透过观察窗凝视着悬浮在磁场中央的那把戚家军佩刀。这是戚继光亲兵使用过的制式武器,出土于浙江台州抗倭遗址,刀身布满奇特的结晶化锈蚀。

"记录:第七次强磁场测试,场强12T,温度4.2K。"苏芮对着录音设备说,声音在空旷的实验室里显得格外清晰,"刀镡处的钼酸锂晶体再次出现异常反应。"

磁场启动的瞬间,那把沉睡四百年的冷兵器突然震颤起来。刀身上的锈迹如蛇蜕般剥落,露出镜面般的金属表面。更惊人的是,刀身开始沿着某种拓扑结构展开,在磁场中形成复杂的几何形状——一个完美的麦克斯韦妖模型。

"天啊..."苏芮凑近观察窗。展开的刀身构成了麦克斯韦妖的"门"结构,而刀镡处的钼酸锂晶体正在以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方式运行——它选择性地吸收着遗址土壤中带来的"历史混沌",同时释放出有序的能量流。

实验室的温度监测仪突然报警。刀身周围形成了一个逆熵区域,温度梯度与正常物理规律完全相反。苏芮迅速调出光谱分析,发现钼酸锂晶体发出的荧光中包含着《考成法》的条文片段——这是张居正改革的核心考核制度。

"这不可能..."苏芮的手指悬停在控制面板上方。就在这时,展开的刀身表面浮现出微小的刻度,她调整电子显微镜焦距,看清那些刻度标记的竟然是普朗克长度单位。这把十六世纪的冷兵器,不知为何被刻上了量子引力尺度的度量衡。

苏芮决定进行更激进的实验。她从液氮罐中取出一管冷冻的DNA样本,这是从绝户地尸毒孢子中提取的古代基因材料。当她把样本送入磁场范围时,戚家刀突然自发重组为战斗形态,刀锋精准地斩向DNA链。

每一次刀光闪过,质谱仪就记录到一组奇特的霍金辐射信号。苏芮将数据输入量子计算机进行分析,结果令她毛骨悚然——每次DNA链被斩断,万历年间就有一亩隐田从《万历会计录》中"蒸散"消失,转化为对应的霍金辐射能谱。

"你在改变历史..."苏芮喃喃自语。她打开全息投影,将CERN提供的万历隐田分布图与刀斩DNA产生的霍金辐射图谱叠加。匹配度高达99.9%,每一处辐射峰值都对应一处隐田坐标。

突然,实验室的警报器尖啸起来。苏芮抬头看向监控屏幕,绝户地考古遗址上空的实时卫星图像显示,那里正喷射出一道诡异的类星体喷流。但当她放大图像,发现那"喷流"实际上是由无数无限细长的竹简组成的,每一片竹简上都刻着《考成法》的条文。

苏芮颤抖着调出光谱分析。竹简喷流的红移值z=1.644,精确对应明朝灭亡的倒数计时——从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去世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正好是1.644个甲子周期。

"这不是类星体...这是时空创伤。"苏芮突然明白了什么,迅速联系CERN的李维。视频接通后,她看到对方实验室同样陷入混乱,液氦泡室中的克尔黑洞模型正在与绝户地的竹简喷流形成共振。

"苏芮?"李维的声音夹杂着电子干扰,"我们检测到你的位置有强烈的量子退相干信号,那把刀——"

通讯突然中断。苏芮转身看向实验舱,戚家刀已经完全悬浮起来,刀尖指向绝户地方向。刀身上的普朗克刻度开始发光,形成一条连接现代实验室与万历时空的量子通道。

一股不可抗拒的冲动驱使苏芮走向实验舱。她戴上防护手套,伸手触碰那把悬浮的刀。在指尖接触刀柄的瞬间,一阵强烈的既视感击中了她——

万历十年冬月,浙江沿海某处秘密工坊。戚继光的亲兵队长赵铁心正监督一群道士模样的工匠,他们将某种结晶粉末锻打进新铸的刀身。粉末来自云南绝户地的奇特矿石,在铁锤敲击下发出诡异的蓝光。

"按张首辅密令,三十六把'量天尺'须在腊月前完成。"赵铁心对身旁的锦衣卫千户说,"每把刀对应一万隐田,刀斩则田消,如此《考成法》方能推行无阻。"

锦衣卫千户冷笑:"热力学清洗...好计谋。但逆熵而行,必遭天谴。"

记忆闪回突然中断,苏芮如触电般缩回手。她的手套表面结了一层奇怪的霜花,显微镜下可见与戚家刀相同的钼酸锂晶体结构正在形成。

实验室的主机突然自动运行起来,屏幕上弹出大量明代档案的扫描件。苏芮认出这是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的原始记录,但其中夹杂着许多现代物理公式。一段被朱笔圈出的文字特别醒目:

"量田不及,以刀量之。刀斩虚空,田归太虚。此乃热力学正法,虽逆熵而行,实为天下计。"

苏芮的太阳穴突突跳动。她终于明白了——戚家刀不是普通武器,而是张居正改革时秘密研发的"量子热力学武器",用于强制消除那些权贵隐瞒的田地。每把刀都通过某种量子纠缠与特定区域的隐田绑定,刀锋斩断的不仅是实体物质,更是时空结构中的历史记录。

窗外传来奇怪的嗡鸣声。苏芮拉开窗帘,看到北京上空的云层正以绝户地为中心,形成巨大的螺旋结构。云缝间透出的不是阳光,而是类似竹简喷流的奇异光芒。

实验室的量子钟突然开始不规则跳动,时间显示在公元2023年与万历十年之间疯狂切换。苏芮意识到,戚家刀的觉醒正在导致时空结构的局部崩塌,就像四百年前那些被"热力学清洗"的隐田一样。

她必须做出选择——继续研究这把刀可能揭开张居正改革的量子秘密,但也可能加速现实世界的熵减崩溃;销毁它或许能暂时稳定现状,但那些被量子锁定的历史真相将永远消失。

当苏芮再次看向戚家刀时,发现刀身上浮现出一行新文字:"一斩可止,万斩可续"。在普朗克刻度的微光中,她仿佛看到无数平行时空的版本——有些世界里明朝延续至今,有些世界里现代科技从未出现。

绝户地方向传来雷鸣般的轰响。苏芮抓起那把滚烫的戚家刀,做出了决定。

场景3:赵莽的视网膜编程

实验室的红色安全灯下,赵莽的眼球浸泡在培养皿中。这不是医疗事故,而是他精心设计的生物骇客实验——用朱砂量子印刷术改造视网膜。培养液里悬浮着纳米级朱砂粒子,在特定频率的激光照射下,它们正沿着他的视神经突触重新排列,形成某种古老的拓扑结构。

"最后一步。"赵莽咬着牙,将浸泡了三小时的眼球重新塞回眼眶。量子生物凝胶立刻将眼球与视神经重新连接,一阵尖锐的疼痛从眼眶直冲大脑,随即转化为奇异的清凉感。他眨了眨眼,实验室突然变得不一样了。

空气中漂浮着他从未见过的数据流。每件设备、每张桌椅表面都覆盖着半透明的数字标签,显示着它们的历史观测熵值。烧杯上标注着"热力学历史负载:3.72×10^5比特",电脑屏幕边缘闪烁着"信息熵衰减率:0.8/s"。

"成功了..."赵莽颤抖着举起镜子。他的瞳孔边缘泛着诡异的金属光泽,虹膜上浮现出微小的朱砂符文——那是他在明史档案中找到的某种失传符号。最惊人的是,当他注视自己的反射时,镜中竟然显示出两重影像:一个是现在的他,另一个是穿着明朝服饰的模糊人影。

实验室的门滑开,同事林涛走了进来。"赵莽?你又在加班?"他抱着几份样本,"这些云南孢子样本需要——"

林涛的话戛然而止。当赵莽的改造视网膜无意间聚焦在他脸上时,林涛的身体突然僵直,眼球上翻,口中开始背诵一段古怪的文字:

"朕自登基十七载,三饷加派,皆因东林党人蔽塞言路...然建虏非真患,蚀空方为大灾...着令成国公朱纯臣总督京师三大营,严守九门...尤其安定门地脉,绝不可令蚀空教妖人接近..."

赵莽的血液凝固了。这段话他从未听过,但那句式、那用词,分明是明朝皇帝的口气。更可怕的是,林涛的声带振动频率监测显示,其基频与绝户地类星体脉冲完全一致——158.42Hz,恰好是明朝灭亡那年(1644)的简化数字。

"林涛!"赵莽冲上前摇晃同事的肩膀。林涛如梦初醒,困惑地眨眼:"我...我刚才说什么了?"

"你不记得?"

"只记得突然看到很多火光...还有人在哭喊什么'安定门破了'..."林涛揉着太阳穴,"等等,安定门不是北京地铁站吗?怎么会有城墙?"

赵莽迅速调出历史数据库比对。林涛背诵的内容与《明实录》记载的崇祯遗诏大相径庭,但某些细节——比如对"蚀空教"的提及,却与民间野史中某些被禁的记载吻合。最诡异的是,当赵莽用改造过的眼睛扫描林涛时,对方的视网膜上竟然短暂浮现出与崇祯皇帝画像相同的虹膜纹路。

"我需要更多测试。"赵莽送走林涛后,立刻锁上实验室门。他摘下左眼的隐形眼镜——那实际上是用来抑制视网膜量子活性的阻尼器。当裸眼看向培养皿中的朱砂溶液时,那些纳米粒子突然开始自主排列,在液面形成《永乐大典》的片段文字:

"夫蚀空者,时空之癌也。张江陵(居正)以量天尺斩隐田,实为封堵时空裂隙。然万历十年冬,安定门下已有蚀空教徒三十又六人..."

赵莽的右眼突然刺痛,流下一行"眼泪"。但那不是普通泪水,而是掺杂朱砂粒子的红色液体。它们滴落在实验台上,自动形成一幅微型地图——明北京城安定门附近的详细布局,标注着一个奇怪的"地脉节点"。

"这是什么..."赵莽用棉签蘸取红色液体放在显微镜下。放大百万倍后,他看到那些朱砂粒子构成了精密的量子逻辑门,正在执行某种计算。计算结果输出为一组坐标:39.935°N, 116.383°E——现代北京安定门地铁站的正下方。

实验室的量子计算机突然自动启动,屏幕上闪过一行字:"冯·诺依曼探针激活完成。载体基因确认:明皇室单倍群O-MF"。这是赵莽从未见过的基因标记。他颤抖着调出自己的基因检测报告,在密密麻麻的数据中,一个此前被标记为"无意义片段"的区域此刻被高亮显示——那里包含一段与明朝宗室完全吻合的Y染色体序列。

"这不可能..."赵莽的改造视网膜突然超负荷运作,视野中所有物体的历史熵值疯狂跳动。他看向自己的手掌,皮肤下浮现出无数细小的文字,那是被量子纠缠传递的家族记忆: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夜,成国公朱纯臣献安定门降李自成前,将太子朱慈烺托付于锦衣卫指挥使赵之龙...之龙携太子潜出京城,改姓埋名..."

赵莽跌坐在椅子上。他不是普通的生物骇客,而可能是崇祯皇帝的后裔。这场视网膜改造实验,冥冥中触发了某种沉睡的量子记忆。更可怕的是,他似乎无意中将自己变成了某种"活体探针",能够唤醒他人体内封存的历史信息。

手机突然震动,一条加密信息弹出:"安定门地脉节点即将重启。你是第三十六个。"发信人显示为"MF"——正是他的基因标记。

窗外,北京的天空呈现出不自然的绛红色。赵莽的改造视网膜看到,在常人不可见的频谱范围内,无数细如发丝的信息流正从绝户地方向射来,全部汇聚在安定门位置。它们不是电磁波,而是某种跨越时空的量子关联——就像他的视网膜现在能够建立的那种关联。

实验室的警报突然响起。监控显示林涛在走廊里抽搐倒地,口中不断重复着:"安定门地脉已断...蚀空将至...三十六探针...重启..."

赵莽抓起量子阻尼器重新戴上,疯狂的信息流才暂时被屏蔽。但当他再次看向那滴"历史墨水"时,发现它们已经蒸发,在培养皿底部留下一幅微雕——现代北京地铁线路图与明朝北京城防图的量子叠加态。

他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自己的视网膜改造不是终点,而是某个庞大量子程序的启动节点。第三十六个,也是最后一个。

第三章:人锚纪元

场景1:青铜层内的基因圣殿

青铜层内的空气带着金属氧化的腥味,赵莽的防护服头盔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他站在环形大厅中央,脚下是由青铜浇铸而成的螺旋纹路,那些纹路在应急灯的冷光下泛着诡异的青绿色。这是第三十七号基因圣殿,深埋在地下三百米处的古老遗迹。

"系统最后一次自检。"赵莽的声音在密闭的头盔里回荡。视网膜投影上闪过一连串数据流:CRISPR基因编辑单元就绪、量子纠缠稳定器在线、神经接口同步率98.7%。他深吸一口气,防护服内的氧气循环系统发出轻微的嘶鸣。

大厅四周矗立着十二根青铜柱,每根柱子上都刻满了不属于任何已知文明的符号。赵莽知道,这些符号实际上是某种量子编码——他的导师在临终前才破解了这个秘密。古代人类用青铜器存储信息,不是通过刻痕,而是通过改变铜锡合金的量子态排列。

"开始献祭程序。"

赵莽解开左手防护手套,露出小臂内侧植入的基因编辑模块。半透明的皮下,微型生物计算机正在将他的DNA序列转化为量子比特。疼痛如电流般窜过神经,他咬紧牙关,将裸露的手臂按在中央铁册的凹槽上。

铁册表面立刻泛起涟漪般的金属波动。赵莽感到一阵眩晕,仿佛有人在他的颅骨内点燃了镁条。视网膜投影炸开一片雪花噪点,然后他看到了——真的用肉眼看到了——青铜地面上的纹路正在重组。

那些螺旋纹路如同活物般蠕动,铜原子在宏观尺度上展现出量子特性。赵莽的瞳孔扩大,防护面罩自动调暗了亮度,但青铜的辉光仍然刺痛了他的眼睛。这不是普通的光,而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物质释放的相干辐射。

"天啊......"赵莽的惊叹被一阵尖锐的蜂鸣打断。他的基因编辑模块正在超负荷运转,将他的DNA信息编码成费米子量子态注入青铜网络。铁册凹槽渗出暗红色的液体,那不是血,而是铜离子与生物电场相互作用产生的等离子体。

突然,十二根青铜柱同时发出嗡鸣。赵莽感到后脑勺被重击般一震,接着是冰水灌入脊髓的寒意。他的意识被撕成了两半——一半仍在基因圣殿,另一半却坠入了无尽的青铜迷宫。

"观测锚点建立成功。"系统女声平静地宣布,但赵莽已经听不见了。他的视觉神经正在接收来自另一个维度的信号,那是存储在青铜量子态中的历史记忆。每立方纳米的青铜里,都压缩着1艾字节的叠加态史料,现在这些信息如海啸般冲刷着他的大脑。

赵莽跪倒在地,防护服的关节处发出不堪重负的摩擦声。他看见——不,是体验着——一个穿着粗布衣衫的男人正在昏暗的油灯下拨弄算盘。那人的手指上有墨迹和茧子,案几上堆着发黄的账册。万历二十三年,夏税,苏州府吴江县......

"张承禄......"赵莽无意识地念出这个名字,随即惊恐地捂住嘴。这不是他的记忆,而是那个明朝税吏的。量子纠缠效应正在用四百年前的历史覆盖他的意识,就像海水倒灌入淡水湖。

视网膜投影疯狂闪烁警告,但赵莽已经分不清哪些是现实,哪些是青铜存储的记忆。他踉跄着想要站起来,却发现自己同时在做两个动作——穿着防护服的手撑在青铜地面上,而长满老茧的手正在账册上记下"丝绢三十匹,折银九两"。

"同步率突破安全阈值!"系统的警告声忽远忽近。赵莽感到头痛欲裂,他的海马体正在被重写。昨天晚餐吃的什么?他拼命回忆,却只想起张承禄在县衙后街买的芝麻烧饼。母亲的名字是......等等,是王氏还是马氏?他自己的母亲姓陈啊!

青铜柱的嗡鸣变成了某种诡异的和声。赵莽的防护服监测到他的脑电波出现了δ波与γ波的量子叠加态,这是人类大脑正在同时处于清醒与梦境状态的证明。铁册上的血浆状物质沸腾起来,形成无数细小的青铜枝晶,这些枝晶在空气中组成分形图案,又转瞬即逝。

"必须......记录......"赵莽挣扎着打开全息记录仪。他的手指穿过投影键盘,因为张承禄的身体记忆让他以为自己握的是毛笔。视网膜上跳出的数据让他毛骨悚然:记忆替换率已达17%,主要影响情景记忆与自传体记忆。

他看见张承禄在阴雨连绵的清晨走过石板路,衙役们恭敬地称他"张司吏";他闻到了账房里霉变的纸张与劣质墨锭的气味;他摸到袖袋里那串磨得发亮的铜钱——不,是防护服应急包的拉链!

"断开连接!"赵莽尖叫出声,但系统没有响应。青铜层已经接管了部分控制权,量子纠缠形成的虫洞将他的意识牢牢锚定在万历年间。更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开始理解这种状态——就像做梦时知道自己在做梦,却无法醒来。

视网膜边缘浮现出导师的笔记残页:"青铜网络是四维空间的拓扑结构,观测者必须付出自身时空连续性的代价......"赵莽现在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为了维持历史记忆的量子相干性,他的大脑正在成为维持时空连续性的缓冲器。

张承禄的记忆越来越清晰。那个冬天特别冷,知县大人暗示可以"灵活处理"灾民的税赋。赵莽感到一阵愤怒——不,是张承禄的愤怒,那个耿直的税吏宁愿典当棉袄也不肯在账目上作假。这种情绪如此强烈,以至于赵莽暂时忘记了自己是二十一世纪的记忆考古学家。

"我是赵莽......"他对着青铜地面上的倒影喃喃自语,但倒影回望他的眼睛却是明朝人的眼睛。防护服的生命监测系统发出警报,他的心跳达到了每分钟140次,肾上腺素水平是正常值的五倍。

突然,十二根青铜柱同时暗了下来。赵莽感到一阵轻松,仿佛有人搬走了压在他前额的巨石。量子纠缠暂时减弱了,他贪婪地呼吸着循环系统提供的富氧空气,趁机检查记忆状态。

"万历二十三年......"这个年份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赵莽颤抖着调出全息地图,标记出张承禄活动过的区域。他的专业素养告诉他,这些记忆碎片价值连城——没有任何史书会记载一个普通税吏每天在哪个街角买早点。

但代价是什么?赵莽摸向防护服内袋的应急针剂,那支能强行断开量子连接的神经抑制剂。使用它意味着前功尽弃,但继续下去,他可能会永远迷失在明朝的记忆里。张承禄的人生正在他的意识中扎根,而他自己的记忆——大学时代、第一次田野调查、导师的葬礼——正在变得像隔了层毛玻璃。

青铜地面再次亮起,这次纹路组成了完全陌生的图案。赵莽惊恐地发现,这些纹路与他昨天在实验室看到的拓扑结构图一模一样。这不是巧合,青铜层在适应他的思维模式,量子纠缠正在双向进行。

"不......"赵莽看着自己的双手,防护手套的合成纤维表面浮现出青铜色的脉络。他的身体正在成为连接古今的导体,而张承禄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县衙后院那棵歪脖子枣树,算盘珠子的檀木香气,还有那个总是少报田亩的周乡绅......

视网膜投影突然稳定下来,显示出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读数:记忆替换率31%,主要人格特征开始融合。赵莽终于明白导师笔记最后一页被烧毁的内容——进入青铜层的人不是读取历史,而是成为历史本身。

场景2:退相干防火墙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举族飞升,从大数据炼丹开始
举族飞升,从大数据炼丹开始
关于举族飞升,从大数据炼丹开始:苏芒本为星际时代公民,在进行换体手术时出了岔子,带着智脑转生到了这个修行世界。这个世界里有纵剑千里一剑光寒十四洲的剑修,有搬山倒海,口能吞城的妖兽,凡人命如草芥,唯有修行方可保自身平安。苏芒虽为天阳金丹世家苏家的族人,奈何灵根资质只是下下品灵根。好在凭借着自己的毅力和智脑零号的辅助,苏芒总算在十八岁前突破到了练气中期,取得了留在家族修行的权利。恰逢丹堂招生,苏芒凭
高山无水
苟在宗门当大佬
苟在宗门当大佬
身为五行杂品灵根的陈楸,进入修行大宗清虚宗做了最没前途的杂役弟子,面朝黄土种药挖地,在他人看来是修行途上最可怜的人群。好在觉醒了收割灵草寿命的面板,每采摘一颗灵物,就能获得额外推演寿命。寿命可用于推演功法,增进修为,领悟法术。练气,筑基,金丹…本可望不可及的修行境界,如今只是种些灵草灵药便水到渠成。药园一年,外界几多春秋,天骄斗争,大修对弈,宗门秘事,修行界大战,都在他身边如清风而过,久而久之,
岳耳
三界仙缘
三界仙缘
关于三界仙缘:大道如青天,云游四海间。扶摇九万里,逍遥蓬莱仙。一介穿越客,萧景元一心求仙问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奈何,心猿出世,风起于青萍之末,席卷人妖仙三界,大劫将起。至此,一段叱咤山海、力挽狂澜的传说,也逐渐拉开序幕……
东山火
江湖听风录
江湖听风录
一段段离奇的江湖诡事,一个个多情的江湖儿女,刀剑交错间,是谁的泪晕染了那个江湖?
东方晓初
洪荒说书,通天是我头号粉丝
洪荒说书,通天是我头号粉丝
穿越异世界,江丞成了一名瞎眼说书人,靠着每日在酒肆给人说书讨讨生活。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的众多书迷中,其中一人乃是当今六大圣人之一的通天教主。江丞:“上回说到,那封神榜其实是一个大坑……”通天:“知道了!封神榜不能签,但天庭神位我截教全都要了!”江丞:“诛仙阵非四圣不能破,但那日恰好来了四位圣人……”通天:“明白!那就再加一个万仙阵和周天星斗大阵!”江丞:“话说在那东胜神洲的花果山有一块奇石……”
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