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武库回明末

第132章 禅位懿旨(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带着武库回明末》最新章节。

李定国还没到昆明。

就看到刘子远带着一营新军出来迎接。

“恭贺殿下北伐大胜,殿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子远喊完,几百士兵也齐声高喊。

李定国下了车,看着刘子远。

“别搞这套!昆明现在情况如何?”

“各地士子总计一万余人,都在昆明等待科举考试开始!礼部侍郎汪国泰从汉兴城赶到昆明,已经拟好题目,等待殿下审核!”

李定国有点累了:“让汪国泰自行决定就好!”

在后世已经被扫进垃圾堆的八股文,却是这个时代最高效最公平的选拔人才方式。

八股文本身没有问题,只是一种文章体裁方式!是在唐宋科举基础上选择的最优解。

唯一有问题的是答题需要遵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的诠释,不得自由发挥。

所以,这次科举之前,李定国交代过,本次开科取士,所有秀才都可以参加,无论是大明还是大清的,需要有秀才功名,李定国这里都认为其有资格参加这次科举。

科举答题依旧采用八股文形式,不过内容不限制,不限于四书五经的内容,也不限于某部集注!

刘子远嘿嘿笑着,跟着李定国身后,几百新军拿出准备好的东西,自发充当仪仗队。

“不说说了,不要搞这些吗?”

李定国有些不满。

“殿下,天下士子齐聚昆明,殿下回来,如果没有响应的仪仗,岂不是让天下人看轻?”

李定国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这个时代上下尊卑是深入人心的,刘子远说的确实也有些道理。

以前无所谓,现在都要开科取士了,这就意味着李定国治下是一个新朝,新朝自然要有新气象。

李定国没有继续呵斥,那就是默认了。

刘子远满心欢喜。

“殿下,您原先的晋王府已经重新腾出来了!”

“胡闹,里面不是设置了科学院吗?”

李定国皱着眉。

“科学院目前学子没有那么多,在晋王府太浪费了,已经迁至沐王府!就是原先沐家的府邸!”

沐王府?那不是沐剑屏家吗?

李定国转头看了一眼沐剑屏。

沐剑屏愣了一下:“我家……能改成科学院,用文气滋养那座府邸,若是父亲知晓,也定会感到欣慰!”

那就没问题了……

不过这种先斩后奏的方式让李定国有些不满。

他继续往里面走着。

刚入城,街道两边数千百姓高呼万岁……

李定国骑在马上,挥手致意。

“晋王回来了……”

“有晋王在,这昆明就固若金汤!”

“晋王千秋万代!”

百姓喊什么的都有。

这时前面过来一个仪仗队,为首是汪国泰,林大川,张九如,秦臻堂,四大朝堂的元老。

这是搞什么啊?

李定国觉得心里有些不安。

仪仗队后面有个轿子,周箬坐在轿子里,心情激荡。

她手里捧得是新元帝的印玺,还有一袭龙袍,以及一封《禅让懿旨》,这是她作为大明太后最后的价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
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
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御末年,匪徒横行,苛税如刀。萧辰从虎口捡回一命,却背上了三十两银子的阎王债。县衙悬赏二十两屠虎,员外逼纳娇妻为妾,猎弓朽烂,米缸见底。他握紧手中豁口的柴刀,冷笑一声。——这世道,猛虎在深山,更大的虎却在庙堂。从猎虎到猎天下,从寒门到开国帝。一柄精钢刀劈开东沟村的晨雾,也劈开了八百年皇朝的铁幕。“他们说猎户不配争天下?”“待我黄袍加身时,且看这万里山河,尽是猎场!”
几两碎银
四合院开局强行收了秦京茹
四合院开局强行收了秦京茹
关于四合院开局强行收了秦京茹:一个意外,令张飞魂穿四合院。以为自己是在梦里,暴打贾张氏。深夜把秦京茹拖进了小树林……。整治众禽兽!最终也靠自己在那个世界走出了一片天。
官南
大晋:我真不是天命之子
大晋:我真不是天命之子
我真不是天命之子:东晋末年,神州陆沉,南北分裂,在这个遍地腥膻,豺狼虎豹横行的乱世中,他应运而生,挺身而出!他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百万大军阵前,他临危不惧,面不改色;士族门阀面前,他八面玲珑,从不妥协;而对于地位低下的黎民百姓,他反而秋毫无犯,爱民如子。他就是东晋最后一个军阀,徐骁,徐宗文。且看他在晋末这片乱世中如何叱咤风云,纵横捭阖?
丁丁猫想吃樱桃
四合院:吃绝户?开局灭了养老团
四合院:吃绝户?开局灭了养老团
张建华从小父母双亡,跟孙大壮从小在四合院一起长大,后来兄弟俩一起去当兵打仗,战场上大壮为了保护他身亡,张建华答应孙大壮要帮孙妈养老。受了重伤的张建华,最终退伍回了四合院,才刚到院子,就看到众禽吃他们张家和孙家的绝户。自己的两间房子全部都被贾家给霸占,家里的东西全部都被洗劫而空,养老团霸占了他的房子还不行,不但抢走了孙妈家里所有的物品和金钱,还要把孙妈赶院子,吃张家和孙家的绝户···张建华彻底忍无
蔺三七
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
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
关于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个铮铮铁骨的汉人王朝,朱雄英的早逝对明朝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去世后,朱标一系的继承人空悬,使得朱允炆与朱允熥成为皇位继承人的候选人,最终朱元璋选择朱允炆为皇太孙。而朱允炆即位后的削藩政策引发了靖难之役。若朱雄英未早逝,以他的身份和地位,继承皇位的可能性极大,或许能够避免明朝初年的这场内乱,朱雄英作为嫡长孙,继承权无可置疑,无需急于削藩,可采取更稳健的
西风山鬼九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