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重生之卫小娘逆天改命

第176章 贺母的刁难(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知否重生之卫小娘逆天改命》最新章节。

而新房内,明兰静静坐在床沿,听着外边传来的欢声笑语,心跳不止。

小桃和丹橘守在一旁,不时为她整理嫁衣。

“姑娘,你饿不饿?要不要先吃点东西?”小桃小声问道。

明兰摇摇头,有些不好意思。

“小桃,这不比在咱们家里,新娘子老问人要东西吃,算怎么回事?不是要惹人笑话了吗?”

“哎呀,姑娘,姑爷早就吩咐过了,怕姑娘饿着,早早就为姑娘准备好了吃的,都是姑娘爱吃的。”

一旁的丹橘会意,忙下去将吃食端了上来。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的喧闹声渐渐才平息了。

“姑娘,姑爷来了!”丹橘连忙提醒,和小桃一起退下了。

门开了,贺弘文走了进来,有一些酒气,却不见醉态。

明兰略施粉黛的面容,在烛光下美得惊心动魄。

明兰微微抬头,正对上贺弘文炽热的目光,又害羞地垂下眼帘。

“明兰……”贺弘文声音有些微哑,在她身旁坐下。

“我终于娶到你了……”

明兰脸颊绯红,轻声道:“弘文哥哥……”

贺弘文心头一热,他执起明兰的手,郑重道:“明兰,从今往后,我贺弘文定当悉心爱重,护你一生周全。”

明兰抬眸看他,眼中满是信任:“弘文哥哥,我自是相信你的。”

贺弘文笑了,从怀中取出一个小锦盒来:“这是我自己配的安神香,知道你初来乍到可能会睡不安稳,点上这个会好些。”

这份体贴让明兰心头一暖。

她接过锦盒,轻嗅了一下,淡雅的香气令人心神安宁。

两人相视一笑,烛光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墙上,融为一体。

外面的喧嚣仿佛远去了,此刻唯有彼此的心跳声清晰可闻。

贺弘文轻轻将明兰揽入怀中,在她耳边低语:“今日累了一天,我们早些休息吧……”

红烛燃烧着,映照着两人的脸庞。

窗外,一轮明月悄悄爬上树梢……

次日清晨,明兰早早起身,换上一身大红色喜服,发髻挽得一丝不苟,只簪了一支素雅的玉簪,既显新妇的恭谨,又不失大家闺秀的气度。

贺弘文见她神色略显紧张,温声安抚道:“母亲虽性子淡了些,但并非苛刻之人,你不必忧心的。”

明兰轻轻点头,手指却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

她虽聪慧,但面对婆母,终究是新妇,心中难免忐忑不安。

贺家的正厅内,贺母端坐在上首,面色略显苍白些,却仍强撑着精神,贺老太太则坐在一侧。

只是贺母的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的意味。

明兰垂眸,姿态恭顺,茶盏稳稳地递上:“母亲请用茶。”

厅内一时安静,贺母却迟迟未接。

贺弘文眉头微蹙,低声唤道:“母亲?”

贺母看了一眼贺弘文,这才伸手接过茶盏,却只是略沾了沾唇,便放回托盘上,淡淡道:“起来吧。”

明兰心中微沉,但仍维持着得体的微笑,缓缓起身。

一旁的贺老太太眉开眼笑,道:“好孩子,日后你便是我们贺家的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
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
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御末年,匪徒横行,苛税如刀。萧辰从虎口捡回一命,却背上了三十两银子的阎王债。县衙悬赏二十两屠虎,员外逼纳娇妻为妾,猎弓朽烂,米缸见底。他握紧手中豁口的柴刀,冷笑一声。——这世道,猛虎在深山,更大的虎却在庙堂。从猎虎到猎天下,从寒门到开国帝。一柄精钢刀劈开东沟村的晨雾,也劈开了八百年皇朝的铁幕。“他们说猎户不配争天下?”“待我黄袍加身时,且看这万里山河,尽是猎场!”
几两碎银
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
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
主角一不小心穿越到了太平天国,且看主角如何在晚清重振华夏。在江山与美人之间,看透世间百态,享受恣意人生。然后大踏步走进历史的滚滚洪流。
独钓客
四合院:吃绝户?开局灭了养老团
四合院:吃绝户?开局灭了养老团
张建华从小父母双亡,跟孙大壮从小在四合院一起长大,后来兄弟俩一起去当兵打仗,战场上大壮为了保护他身亡,张建华答应孙大壮要帮孙妈养老。受了重伤的张建华,最终退伍回了四合院,才刚到院子,就看到众禽吃他们张家和孙家的绝户。自己的两间房子全部都被贾家给霸占,家里的东西全部都被洗劫而空,养老团霸占了他的房子还不行,不但抢走了孙妈家里所有的物品和金钱,还要把孙妈赶院子,吃张家和孙家的绝户···张建华彻底忍无
蔺三七
那年那景那些人
那年那景那些人
兴盛强国败的莫名其妙,山河破碎,万民遥遥望北。外敌再犯,是谁热血未凉,纵身报国?又有谁与虎谋皮,在背后伺机而动?隐姓埋名离开战场的阵前小卒再投军去:“我这一生没有什么最想做,如果有,就是宰北招蛮子!一夜间从富商成首富的薛老家主,不惜散尽家财:“商亦有国。被君王抛弃的大将军九死一生,踏骨再登青云:“我想让大景的天,又再晴朗。有钱有兵,朝廷南安,宣有功之臣归京受赏。民心所向的大将军一睁眼,身上多
团灭发动机
八部云河
八部云河
大道不存,人心崩坏,三生石裂,神魂不齐,轮回不转。亿年钟情,穿书历险,捡拾碎片,修补轮回,重建大道。
木虽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