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最新章节。
离开那座见证了“玄镜台”初立的废弃驿站,我和那位名叫石秀的书生,继续着我们艰难的西行之路。
石秀虽然文弱,但心思缜密,颇有韧性,一路上倒也帮了我不少忙,比如记路、辨认草药、以及在我需要伪装身份时充当书童或同伴。
我们的目标是尽快脱离颍川郡界,进入相对安定一些的豫州地界,再设法前往洛阳。
然而,沿途的景象却日益凋敝,战火和饥荒如同两头凶猛的野兽,吞噬着这片土地上的生机。
难民潮汹涌,随处可见饿殍和流离失所、面容麻木的人群。
这日傍晚,我们来到黄河(或其某条重要支流)的一个渡口。
因为战乱,官府的渡船早已停运,只有几艘破旧的民船,被一些趁火打劫的船夫把持着,索要高昂的渡河费用。
无数想要逃往河北或关中寻求生路的难民,拥挤在渡口边,焦急地等待着,哭喊声、争吵声、哀求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幅令人心碎的画面。
我和石秀也混在人群中,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四周(渡口人多眼杂,最易暴露),一边盘算着如何才能安全渡河。
就在这时,我的目光无意中扫过不远处一个蜷缩在角落里的身影,顿时停住了。那个身影看起来异常熟悉!
我仔细辨认了一下,心中猛地一震——竟然是他!那个在小石村被我救下的、名叫元直的少年,徐庶!
他比上次我见到时,显得更加瘦弱和憔悴。身上那件本就破旧的衣服,此刻更是沾满了污泥和草屑,脸上也脏兮兮的,只有那双眼睛,虽然因为饥饿和疲惫而显得有些黯淡,但深处的那份聪慧和倔强,却依旧清晰可见。
他并非独自一人。在他的身旁,躺着一位面色苍白、气息微弱的中年妇人,显然就是他的母亲。
妇人似乎病得很重,紧闭着双眼,眉头痛苦地蹙着。徐庶正焦急地用一块破布蘸着浑浊的河水,轻轻擦拭着母亲干裂的嘴唇,眼中充满了无助和焦虑。
看到这一幕,我的心不由得揪紧了。小石村一别,不过短短十数日,他们母子竟已沦落到如此境地!
看来,小石村虽然最终免于屠戮,但接踵而来的战乱和官兵的骚扰劫掠,还是让这些无辜的百姓失去了最后的家园。
我犹豫了一下。此刻上前相认,是否会暴露身份?是否会给他们带来麻烦?
但看着徐庶那无助而倔强的眼神,看着他母亲那奄奄一息的模样,我终究无法硬起心肠,视而不见。
无论如何,相逢即是有缘,更何况,我对他还有一份救命之恩的情分在。而且,这个少年身上那份难得的特质,也让我不忍心他就此埋没于乱世尘埃之中。
我示意石秀留在原地警戒,自己则悄悄地挤过人群,走到了徐庶母子身边。
“元直?”我压低了声音,轻轻唤了一声。徐庶猛地抬起头,当他看清是我时,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极度的惊讶和警惕,随即,那份警惕又被一种复杂的情绪所取代,或许是感激,或许是……一丝希望?
“是……是你?”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不确定。
“是我。”我点了点头,蹲下身,查看了一下他母亲的情况,“令堂这是……?”
“我娘……我娘在路上染了风寒,又累又饿,就……就病倒了……”徐庶的眼圈红了,声音哽咽,“我们想过河去河北投亲,可是……可是这些船家要的钱太多了,我们……我们根本拿不出来……”
我看着他母亲苍白的脸色和微弱的呼吸,心中了然。若再不救治,恐怕……
我不再犹豫,从怀中掏出仅剩的几块干粮,又取出了蔡琰姑娘给我的那个香囊,从里面倒出几枚提神醒脑、或许能缓解风寒的药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