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官场之巅峰权力》最新章节。
三月的北岭山麓被晨雾包裹,陈凡的胶鞋碾过塌陷区边缘的碎石,指尖触到探方里新暴露的青砖时,一股阴冷的潮气顺着袖口钻进骨髓。省考古所的小张趴在防水帆布上,毛刷轻扫岩壁的刻痕:"陈镇长,这像是宋代矿工刻的运矿路线图——您看这些波浪纹,可能代表地下暗河。"
李婷操控的无人机掠过鹰嘴崖,螺旋桨搅碎薄雾。平板电脑上,三维点云模型逐渐清晰,矿洞走向与改线公路的红色规划线在垭口处犬牙交错。她将地质雷达数据导入系统,眉头紧锁:"矿脉覆盖范围扩大到3.2平方公里,核心区正好压着隧道入口。"
"嘀——"
手机震动,县交通局的加急函件弹出:"青岩镇须于五日内确认公路改线方案,逾期影响全省路网考核,年终评优一票否决!"
镇会议室的檀木长桌泛着冷光,省矿业集团副总王振彪的鳄鱼皮公文包"砰"地砸在规划图上,震得茶杯跳起:"宋朝的破矿洞算什么文物?我们集团能给县财政创收五个亿!"
省文物局专家周慎之的白大褂沾着泥点,他将洛阳铲的拓片复印件甩在桌上,泛黄的宣纸簌簌作响:"这是国内首次发现的宋代井下轨道系统!《天工开物》记载的木质滑轨比这晚四百年!"
分管文旅的副镇长赵红梅转动鎏金钢笔,鲜红的指甲敲打规划图:"去年全镇旅游收入才八百万,守着矿洞能养活谁?"她斜睨陈凡,"陈镇长不会想学丽江搞古镇,最后弄成烂尾工程吧?"
陈凡推开雕花木窗,早春的山风灌入燥热的会议室。老矿工孙德贵正领着村民在院中展示族谱,泛黄的宣纸上"万历三十七年矿税减半"的朱批赫然在目。七八个矿工后代抬着箩筐,里面堆满锈蚀的矿镐和发黑的账本。
"或许有第三条路。"陈凡将矿洞三维模型投射到幕布,"公路隧道穿过非核心区,上方打造沉浸式矿冶遗址展厅——既保工期,又留文脉。"
王振彪的雪茄烟灰落在图纸上:"每公里隧道成本增加两千万,钱从天上掉?"
"省文旅厅的文物保护基金有两千万额度。"李婷调出财政部红头文件,指尖划过条目,"《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指南》规定,符合条件的项目可申请特别国债。"她点开平板上的申报系统界面,"只要通过初评,预审资金三天就能到账。"
周慎之的眼镜片闪过寒光:"展示区必须用传统工艺加固!现代机械的震动会破坏矿道结构!"
"我们可以用三维扫描建立数字孪生模型。"李婷打开贵州海龙屯遗址的案例视频,"实体部分采用糯米灰浆配方——省建筑研究院复原的明代配方,抗压强度达到现代水泥的70%。"
"纸上谈兵!"周慎之拍案而起,"你知道糯米灰浆的凝固周期多长?等它干透了,旅游旺季都过了!"
"掺入3%的现代速凝剂,48小时就能承重。"陈凡从文件袋抽出实验报告,"这是省建材实验室的数据,文物局去年在曲阜孔庙修复时用过类似配方。"
矿灯的光柱刺破千年黑暗,陈凡的胶底鞋踩在湿滑的轨道枕木上,腐朽松木的清香混着潮气钻入鼻腔。老孙头的气死风灯照亮岩壁,炭笔写的"嘉靖三年腊月"字迹如新:"那年腊八,三十八个兄弟困在这儿……"
老人布满老茧的手抚过一道斧凿痕:"井道透水,把头的让我们用衣裳堵缝隙。最后只有六个人爬出去,怀里还揣着给娃买的灶糖。"他从贴身布袋摸出块黑褐色的糖块,"这就是当年的灶糖,硬得能崩掉牙。"
陈凡用强光手电扫过岩壁,忽然定在一处龟裂:"这裂缝里有东西!"李婷递来考古刷,两人协作清理浮尘,露出半截青釉陶罐。罐身布满藤蔓纹,底部"宣德年制"的款识在矿灯下泛着幽光。
"这罐子……"老孙头的声音发颤,"族谱里说嘉靖年的矿头埋过'银蛟图',莫非就在……"
对讲机突然炸响:"西侧探方渗水加剧,支护架位移超预警值!"
暴雨砸在临时工棚的铁皮顶上,陈凡盯着地质雷达图像上蠕动的红痕。周慎之的吼声穿透雨幕:"真空脱水机再不来,题记岩壁就完了!"
"省考古所的专车堵在国道滑坡段!"李婷的雨衣滴着水,"武警交通支队有履带运输车,但需要市县两级应急办联动审批!"
陈凡抓起卫星电话,雨水顺着下巴滴进领口:"我是青岩镇陈凡,申请启动《省级文物应急抢险预案》第三条!对接码GH!"
王振彪的陆巡车亮着远光灯逼近,车轮碾过泥浆飞溅:"我的三台挖掘机被征用三天了,每天损失五万!"
"这是省防指签发的《突发事件应对征用令》!"陈凡将文件拍在车窗上,"《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明文规定,阻碍抢险救灾可处十日拘留!"
武警的履带车碾碎山石,真空脱水机组件在探照灯下泛着冷光。李婷指挥技术员组装设备,指着压力表叮嘱:"抽滤速率不能超过每分钟200帕,否则陶罐釉面会剥离!"
"太慢了!"周慎之扯开雨帽,"按这个速度,岩壁撑不过两小时!"
"用双泵交替作业!"陈凡抹了把脸上的雨水,"一号泵抽西侧渗水,二号泵维持东区负压——省博物院刚传的操作手册第17页有案例!"
暴雨中,脱水机的嗡鸣与雨声交织。老孙头突然扒开沙袋,指着岩缝惊叫:"水里有亮片!是银砂!"
晨光刺透云层时,真空泵保住了最后一块题记岩壁。周慎之瘫坐在泥水里,捧着修复的陶罐哽咽:"釉料含微量的辉银矿——这证明明代已掌握银矿提纯技术,能改写中国冶金史……"
李婷的无人机传回最新测绘数据:"隧道轴线偏移12米,完美避开核心区。"她调出BIM模型演示,"展厅玻璃幕墙用双层夹胶设计,恒温恒湿系统接的是省电网光伏专线。"
陈凡拧着湿透的衬衫,发现老孙头蹲在探方旁摩挲青砖。老人从怀里掏出油布包,万历年的矿契朱砂如血:"陈镇长,这上面有你祖上的名字。"
泛黄的宣纸上,"陈廷敬"三个字赫然在目。陈凡想起族谱里模糊的记载:"万历二十三年,奉旨监察青岩矿税……"
镇财政所的保险柜缓缓打开,赵红梅捏着鼻子挥开灰尘:"八百万荒山流转金在这,但《经营权质押贷款实施细则》要求旅游局备案——三天根本走不完流程!"
"省旅游集团的担保函已经电子签章。"陈凡亮出手机上的批复文件,"《民法典》第四百四十条规定,特许经营权可以质押——省银保监局特事特办,绿色通道两小时放款。"
王振彪冷笑:"要是文物评估不过关,这钱就打水漂了。"
"省资产评估院的报告昨晚已上传系统。"李婷点击省文旅厅的公示页面,"矿洞遗址估值1.2亿,质押率控制在60%以内完全合规。"
陈凡独坐办公室核对工程台账,月光照在修复的陶罐上,釉面忽然折射出奇异纹路——强光下,藤蔓纹竟隐约构成矿脉走向图!
走廊传来细碎的高跟鞋声。赵红梅的剪影映在磨砂玻璃上,正与旅游公司副总低语:"……核心区往北移200米,省下来的地块开发温泉酒店……"
她的红指甲在规划图上划过弧线,恰与陶罐上的"银蛟"图示重叠。窗外惊雷炸响,暴雨再度倾盆,老孙头念叨的"银蛟护矿"传说突然在陈凡脑海中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