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自由与枷锁之囚牢》最新章节。
对此,说显而易见,道德理论是实践科学,不是思辨科学,因为于宁致远而言,这是真真切切的真实感受,促使自己行动的动机是激情,而不是所谓的理性。
宁致远想了想自己在里面看过的哲学书里面各位哲学大咖对于激情和理性的思考,再加上自己在这样的情境之下的深刻的体验,不禁对于克尔凯郭尔和尼采的理论所折服。
克尔凯郭尔对理性的批判与激情、体验的倡导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话题。这位丹麦哲学家的思想在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对理性和激情的看法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影响深远。
克尔凯郭尔认为,黑格尔式的理性主义哲学忽视了个体存在的具体性和独特性。在他看来,纯粹的理性思辨无法真正把握人的存在本质,在《非科学的最后文献》中,克尔凯郭尔写道:\"系统和终结性相互对应,但存在与系统是不相容的\",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他对理性主义体系的批评。克尔凯郭尔对理性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理性的局限性。克尔凯郭尔认为,理性虽然在科学和日常生活中有其重要作用,但在面对存在和信仰等深层次问题时,理性显得无力,在《恐惧与战栗》中,他写道:\"信仰恰恰是悖论,悖论在于个人作为个人高于普遍者\",这表明了他对理性无法完全解释信仰问题的看法;
其次,理性无法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克尔凯郭尔认为,人生中的许多重大选择,如信仰、爱情、事业等,都不能仅仅依靠理性来做出,这些选择往往涉及深层的情感和价值判断,需要整个人格的投入。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克尔凯郭尔并不是在倡导非理性。相反,他试图超越理性与非理性的二元对立,提出一种更为复杂和深刻的人类存在理解,正如哲学家保罗·田立克所指出的‘克尔凯郭尔不是反理性主义者,他只是反对理性主义,即理性对存在的僭越’。
克尔凯郭尔倡导的是一种以激情和体验为核心的生存哲学,在他看来,激情和体验才是把握存在真相的关键。所谓\"激情\",并非是一种盲目的情绪宣泄,而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和承诺。在《非此即彼》中,克尔凯郭尔写道:\"激情就是在某一时刻为某一目的全力以赴。\"
克尔凯郭尔的激情哲学和体验主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是主体性原则,克尔凯郭尔强调,真理是主体性的,在《后记》中,他写道‘真理就是主体性’。这意味着,真理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而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体验和选择而实现的。
然后就是克尔凯郭尔提出了的着名的\"三阶段说\",即审美阶段、伦理阶段和宗教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更深的激情投入和更真实的自我体验,而且这种体验更注重的是当下性,克尔凯郭尔重视\"此刻\"的体验。在《哲学碎片》中,他写道:\"永恒进入时间的那一刻就是'此刻'。
克尔凯郭尔的思想对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正如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所说:\"克尔凯郭尔是第一个站在虚无的边缘,凝视深渊的人。\"
克尔凯郭尔的思想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这个理性主义和科技至上的时代,我们更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存在方式,关注内心的声音,珍惜真实的生命体验;我们需要在理性思考和激情投入之间找到平衡,既不陷入盲目的情绪之中,也不被冰冷的理性所束缚。
总之,克尔凯郭尔对理性的批评和对激情、体验的倡导,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新理解人类存在的方式。他提醒我们,生命不仅仅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一个需要热情投入、真诚体验的奇妙旅程;
正如他在《要么\/要么》中所写:\"生命不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体验的现实。\"在这个旅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都需要勇敢地面对选择,承担责任,在激情与理性、普遍与个别、有限与无限的张力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
今天所经历的这一切,不就刚好验证了克尔凯郭尔的哲学理念吗?人生重要的就是当下的体验啊,你内心的激情让你挣脱所谓的道德的束缚,去体验下此刻的美好,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呀,在这样的情境之下,根本就没有理性发挥作用的任何空间。
所以,我们更多的理性的思考,其实都是在激情停歇之时,要么就是根本就没有真正的被束缚过激情。理性只能对事实做出判断,而道德判断则是对既定事实做出的赞成或反对的情感反应。
也就是说,理性判断是“是”或“不是”的问题,而道德判断则是“应该”或“不应该”的问题。而激情行为的目的性可以超越道德,理性无法说明人类的最终目的,只具备工具理性。在你想要达到某一种目标之时,不仅理性只能给道德让路,道德同样也要给激情让路。
这个时候,看看尼采哲学也是必要的。尼采哲学里有一个最合人性、最接近人类生活世界的视角,那就是他通过对酒神狄奥尼索斯和日神阿波罗进行对比,考察激情与理性的张力。
尼采把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精神叫酒神精神,把日神阿波罗精神叫日神精神。前者也叫“醉”的激情或酒神原则,意味着性力、迷狂、纵欲、情绪化和不确定性;后者也叫理性精神或日神原则,意味着秩序、形式、理智、一致性和确定性。
于是尼采将人类历史置于酒神原则和日神原则之间的无穷无尽的矛盾、冲突和争斗之中。
不过,人类在这两种原则的较量中,尼采并不在乎谁胜谁负,他从来没有肯定过冲突的解决只能存在于酒神的胜利中。他看重这种张力的均衡,在考察希腊悲剧中赞赏希腊人和希腊文明追求这两种气质的平衡。
所以他曾未天真地要求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而是采纳了一个调和的立场:即只有这两种原则成功地结合起来,一个健康的社会才能出现。在这个和谐的社会中,欲望的激情和审视的理性协调一致。
尼采就是用这个标准或者希腊悲剧式的文明典范来衡量后来文明的完美性,他甚至认为,情感与理性达不到协调和谐,就会引发疾病、偏执、变态和疯狂。因为人已经和自然环境分开了,具备了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所以个体的情感与理性的冲突所必然发生的精神分裂是人的特有现象,这是尼采喜欢用神经症解释人类现象的理由。
人总是受制于两种基本的驱动:一是内在情绪的抒发和激荡,也就是尼采的酒神精神;一是外在理性推出的超越世界的追寻,也就是尼采的日神精神;
激情或理性的冲动奠定了人类两种基本的人生观:世俗的和宗教的,物质的和精神的,肉体的和心灵的。这两种人生观不一定是对立的,是可以兼容并包的。世俗的生活本来就是面向社会,追求成功,但同时可以进入教堂,期望超越,享受生命与超越自身并行不悖。
人类在任何时候的任何一个共同体都是激情和理性并存的,区别在于其张力是否达到平衡。我们古代的酒神精神在道家哲学那里得到了总结和发挥,后来还加入了一些佛教因素,尽管佛家是主张情感淡定的;道家倡导宁静无为,实际是返归自然,适性而为。
庄子就是沉醉自然的“酒神”,他主张绝对自由,任自我遨游于天地之中,激情于物我合一,追求“齐生死”,“秉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他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也不愿做受人束缚的昂首阔步的千里马。
因陶醉或激情而进入艺术和审美的自由状态,是我们古代艺术家摆脱束缚而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李白斗酒诗百篇,刘伶醉酒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欧阳修醉翁之意在乎山水之间美的享受等等,就是古代中国酒神精神的表现,是激情灿烂的典型。
生命力以情感激荡的方式发泄被尼采概括为酒神精神,真是妙不可言。人的“醉”的激情状态是抛弃现实束缚而回归真我的生存体验,是个体溶入社会后积累的烦恼痛苦压力的释放,姿意纵情的生命欢愉,让人获得暂时解脱艰难绝望后的仿佛新生的快慰。
宁致远不禁感叹尼采语言的精准性,因为他的这些思考和描述完美的贴合了自己当下的体验,也许这也是为什么人在社会上是绝对不可能真真切切体验到的原因,因为一个正常人,是不可能用看守所的这些生活条件来严苛的让自己在几乎一年的时间里,来做这个准备的。
但是尼采也说了,激情也有边界和境界高低,而且激情的后果往往是不确定性的,因此日神精神不可或缺。逻辑深思和反思审视的理性方式是对生命力迸发的矫正和自然性的超越,是人类自我稳定、安全、发展和一致性的需求。
总之,没有激情的生活不仅仅是泛味的,而且是违背生命本意的,理性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因为如果没有理性,那你的行为就会给你带来不可想象的不确定性。
比如,如果没有一丝丝的理性,全凭自己的激情去做事的话,宁致远肯定是不会满足于只是对两名嫌疑人看几眼就能满足这么简单的,可能就会伴随着更进一步的激情的释放,无论对方是否同意。但是,因为有了理性的存在,理性和激情的平衡也就是我们生活的现实。
因自由而艺术,而美,是酒神精神的最高境界;因美而艺术,而自由,是日神精神的逻辑必然。激情源于人的本性的自由,理性为了人的高贵的自由,即对自己、他人和世界负责任的自由,激情和理性统一于自由的实质,让人类自身和万物存在。
这就是尼采用他的哲学思考,带给我们的对于现实存在的精准描述。
举个例子来说,就像现在很多的人会问对方的一个问题就是:“你能接受你的另一半肉体出轨还是精神出轨”?
有的人认为伴侣精神出轨了,肉体还没出轨,所以不是大事,这是典型的男性思维。
对于出轨问题,男性往往会更在意是否发生了肉体出轨,因为男性思维更看重结果,肉体出轨意味着背叛,他们会认为精神出轨的严重程度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