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自由与枷锁之囚牢》最新章节。
周二的早晨,宁致远早早的醒来了,今天是他要开庭的日子。
内心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总之能感觉出今天是跟以往所有的日子都不一样的,就是那种对自己有极其重要的纪念意义的一天,不同的是,之前的纪念都是很明确的,像过生日啦、结婚纪念日啦,你早早的就知道了要纪念的是什么;
而今天的纪念,是不知道自己将要纪念什么、以及未来会以什么样的心情和什么样的方式来纪念的。
该做的准备,精神上的已经差不多了,有什么说什么,保持真诚,再加上随机应变。最重要的是,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内心的平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以最清晰的思路和逻辑,来应对将要发生的种种。
心理学上有个很着名的现象,叫做‘穿针心理’,指的是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情过于重视或目的性太强时,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会导致身体出现不良反应,从而影响任务的完成,也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做‘目的性颤抖’;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例如在给缝衣针穿线时,人们越是全神贯注地努力,手越容易抖,线越不容易穿入针眼。
比如一些已经驾轻就熟的杂技演员,在告别舞台演出的那天晚上,因为他们会把亲戚朋友都请来观看,在内心有很强烈的一定要达到某种结果的驱使下,反而会失手,甚至完全失败;
事后在别人很不理解的询问‘凭你的技术,怎么会出此意外’时,多数人说的都是一样的,都会说‘那天,心里总是想,这是自己杂技生涯的最后一场演出,而且请那么多亲戚、朋友来捧场,一定要表演得很出色,千万不能出错。谁知表演时一走神,就出事了’;
从表现上看,很多失手都是偶然的,其实却有其必然性,因为人有这样一个弱点:越紧张越做不好,当对某件事情过于重视时,心理就会紧张;而一紧张,往往就会出现心跳加速、精力分散、动作失调等不良反应,很多人在人生的关口失手,心理紧张与焦虑是重要原因之一。
可是只要自己静下心来想想,就会发现这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我们没有人可以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但是,就像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在肯扬大学的演讲上说的那样:‘在繁琐无聊的日常中,日复一日地保持走出自我中心的自觉与警醒,真是困难得不可想象’。
很多事情知易行难,但是,只要你能知道了问题在哪,那你就要克服一切困难的去真正做到。既然如此,那我们何不给失败一个心理准备呢?要给自己一个失败的可能下的心里应对,这样你才能克服‘目的性颤抖’的心理现象。
就像有乒乓球爱好者向一位多次获得乒乓球单打冠军的高手请教成功的秘诀时,他竟出人预料的说道‘成功之前先要做好失败的准备’ ,见大家都比较诧异的看着他,他又进一步解释说‘在进入正式比赛前,事先承认不论怎样做,你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就可以减少心理压力,从而取得比赛的成功’。
他还举例说,在一次全国乒乓球大赛中,他和一位国手争夺冠亚军,国手确实厉害,一上场就先赢了他两局,但由于他在进场前就做好了失败的心理准备,所以没有慌乱,完全放开来打,挺住了,最后反倒是他战胜了国手。
成功之前先做好失败的准备,并非放弃对成功的追求,而是让我们放松心情,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如此一来反倒容易成功。宁致远就一直在心里默念着这句话,来让自己的心态一直能够保持平衡。
其实,出现“穿针心理”现象并不奇怪。科学实验表明,一组儿童在情绪良好情况下平均智商为105,但在紧张状态下却降至91,两者相差十分显着;另据心理学家测试,75%的学生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乃至恐慌的情绪。
面对一些重大考试,特别是面对决定人生前途的中考和高考,学生的精神压力、心理负担会大大加重,一进考场便会心跳加快,头晕耳鸣,两眼盯着试卷思维会突然短路,脑中一片空白;
而一走出考场,又顿时会感到题题能解,并无什么难度,考试结果也表明,许多同学考试失利、高考落榜,并不完全是因为考题太难,而是因为思想过于紧张,以致记忆混乱,思维阻滞,一时茫然不知所措造成的;
所以,考试其实不仅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验,更是对学生有无良好心理素质的考验。因此,明白了上述道理,为了免受‘穿针心理’的影响,我们就应该在加强自身修养和调整自己心态上好好下一番功夫。
在人的心理世界中,心态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平和积极的心态下,一个人会变得从容镇定,思维灵活,他的潜能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显得愈加聪明,不管做什么事都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而在紧张慌乱的心态下,一个人会变得思维迟钝,想象贫乏,他的潜能就会始终处于睡眠状态中,从而显得木讷,不管做什么事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所以,人生在面临着重大的选择时,都要时刻提醒自己克服‘穿针心理’的障碍,以平和淡定的心情去对待,要坚信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肯定可以在应对接下来的困难当中取得一个满意的结果,千万不要过分焦虑,使自己陷入极度的紧张和惶恐之中。
宁致远就这样在心里做着精神上的思想建设,就这样放松下心情,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以便让自己在开庭的时候能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最好的发挥。
做好了内在精神上的梳理,接下来就是外在外表上的梳理了。在管教进监讲完话询问大家有没有其它需要帮助的事项时,宁致远举手跟管教请求让他用下剃须刀,以便让自己看起来更加精神一些,好给法官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在里面,使用剃须刀和指甲刀的时间都是固定的,一个月两次,由管教把工具拿进来,按番号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使用。管教一直对宁致远的表现很满意的,这样顺手可以帮助的事情,也没有多说什么,一会就拿给了宁致远,宁致远快速的用好并清洗之后,还给了管教。
之前跟大家说过,里面有很多的能人,利用在里面有限的条件和原料,来制造一些工具,比如拿米饭和纸巾作为原料制成的挖耳勺啦,用过年过节发的苹果来酿酒啦,等等。
还有一个能人,利用每月两次开大账时饼干的包装袋,因为那个饼干的包装袋背面是跟锡纸一样的颜色,可以反光的,然后他又根据水的温度的变化进行清洗和浸泡,竟然改变了反光的亮度等,真的可以当做镜子使用了,真的是厉害了。
而且,这种东西保存起来也很是方便,就夹在书里面就行了,管教抄监查处违禁品的时候根本也不会很容易被发现,实际上基本是根本不可能被发现。
宁致远又找这位能人借了下所谓的‘镜子’照照自己,这可是被抓进来之后,第一次看看自己变成了何种模样。上次看到自己还是在跟管教每周一次的例行谈话时,偶然间看到的自己裸体的照片,就是进看守所时脱光了衣服,双手抱头,连转三圈,再连跳三次的时候的记录;
那也是自己第一次看到自己全身裸体时的样子,而且还是第一次被剃光头之后的样子,两个第一次的视觉叠加,那种冲击,可不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那么简单了,而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心有戚戚焉。
拿到‘镜子’后,宁致远躲到一个偏僻的角落里,蹲下来,小心翼翼的照了起来,因为监房里都是全天360度无死角监控的,虽然说管教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关注监控,但你也不能明目张胆的就这么使用违禁品吧,找个角落小心翼翼才是正道。
‘镜子’里的自己,蓬头垢面,这倒不奇怪,毕竟在里面洗头洗澡洗脸都只是一块硫磺皂就解决问题了,没有所谓的洗发露和洗面奶可以买得到的,当然,除非你是依据社会上的人情世故,找了关系的;
监房门口经常会有一些管教,来叫一些人的番号,然后在门口耳语几句,手里是用黑色的袋子装着鼓鼓的一大包东西,聊完之后就给了嫌疑人,里面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吃的辣酱啦、KFc啦,包装的小零食啦、还有就是洗头膏洗面奶什么的;
听其他嫌疑人说,在看守所的门口,经常会有一些嫌疑人的家属等着,是通过一些中间人的牵线搭桥介绍来的,管教可以给嫌疑人带个话、送点吃的用的啥的,费用是2000一次,明码标价的;
当然,蓬头垢面对于宁致远来讲十一点也不奇怪的,让宁致远奇怪且大吃一惊的是,自己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了,而且清晰可见,甚至只是通过这一特殊的‘镜子’就可以看的清清楚楚了,真的是像有的人能够愁的一夜白头那样,一直忧虑所致吗?
这种‘白发生’,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他着名的那首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里所写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那是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那是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远大理想;那是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
这种‘白发生’,是唐代诗人杜甫在他着名的那首诗《登高》里所写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是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是离乡万里、人在暮年却一事无成的感叹,是备尝艰难潦倒之苦,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更难排遣的无奈。
这时的宁致远,是多么希望妻子在身边有个依靠啊。宁致远出身贫困之家,父母能把他们四个孩子都供着念完书已经是耗费了巨大的精力,更别提有什么积蓄可以拿给他使用了;
而妻子家虽然说也是普通的农村,但是,南方的农村和北方的农村也是有着天壤之别,妻子家境比宁致远是要好一些的,但是这一点并没有给妻子带来太多的压力,妻子也是能过的紧日子的,甚至还考虑到宁致远的面子问题,基本都不会轻易的向娘家求助的;
唯一萦绕心头的,就是面对年轻时期宁致远,经常是因为一点小事就喜怒无常,甚至暴跳如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本事不大,脾气不小’的那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