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自由与枷锁之囚牢》最新章节。
站在窗边抽完一根雪茄后,w总若有所思的坐回到沙发上,又拿起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姐夫,那这个记者以及咱们内部这个嘴上说话没有把门的高管,您之后打算怎么处置”?w总问道。
“对于这些人,你说他‘吃里扒外’也好,你说他‘趁机浑水摸鱼’也好,总之,都是卑劣的小人的行径,在他们的眼里,只有钱。咱们集团这个高层管理人员也是‘不见肉不下筷子’的主,背后的小算盘打的啪啪响,估计正在那边笑边数钱呢;
想两边通吃,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我这个人,一向公私分明,那个记者,他已经拿了咱们得钱,他也说了,要把竞争对手给他的钱以及事情没有做成的双倍损失如数退还,我们给了他五倍的价格,相当于他还能拿到之前预想中三倍的钱;
这个是他应得的,抛开立场不讲,他也是在咱们得工厂里实实在在呆了两个多月的,工厂里的环境你不是不知道,又是夏天,咱们每到夏天出双倍的工资,招工都还有很大的压力,对吧,那里面不是人呆的地方,赚的也是辛苦钱,咱们要尊重别人的辛苦付出;
更何况,他还转变了立场,这一点至关重要。你想啊,如果他真的把刚刚你看的这些资料全部报导出去,那咱们就真的是要经受很大的‘口诛笔伐’了;
总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要轻易给自己树立敌人,更何况他还是名记者,以后还可能有很多打交道的机会。你既给了他钱,又能让别人对你的大度产生感激,这样的事情,在未来只会对自己有好处;
这是历史给我们的经验,这里就刚好给你讲一个历史小故事了。楚庄王知道吧,就是那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话说当年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新即位,做了国君之后,晋国趁这个机会,把几个一向归附楚国的国家又拉了过去,订立盟约;
楚国的大臣们很不服气,都向楚庄王提出要他出兵争霸权,无奈楚庄王根本就不听那一套,白天就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打打猎,晚上就是“春宵一刻值千金,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喝喝酒,听听音乐,什么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就这样窝窝囊囊地过了三年;
他知道大臣们对他的作为很不满意,就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再敢劝告他,就判谁的死罪。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实在看不过去,决心去见楚庄王。楚庄王正在那里寻欢作乐,听到伍举要见他,就把伍举召到面前,问:“你来干什么?”
伍举说:“有人让我猜个谜儿,我猜不着。大王是个多才多艺的人,请您猜猜吧;
楚庄王一听猜谜儿,觉得怪有意思,就笑着说:“你说出来听听”;
伍举说:“楚国山上,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样子挺神气,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
楚庄王心里明白伍举说的是谁,他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
过了一段时期,另一个大臣苏从看看楚庄王没有动静,又去劝说楚庄王;
楚庄王问他:“你难道不知道我下的禁令吗?”
苏从说:“我知道。只要大王能够听我的意见,我就是触犯了禁令,犯了死罪,也是心甘情愿的”;
楚庄王高兴地说:“你们都是真心为了国家好,我哪会不明白呢?”
打这以后,楚庄王决心改革政治,调走了一批奉承拍马的人,把敢于进谏的伍举、苏从提拔起来,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一面制造武器,操练兵马;
当年就收服了南方许多部落,第6年,打败了宋国,第8年,又打败了陆浑的戎族,一直打到周都洛邑附近,从而称霸天下”,w总说完,拿起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哦,姐夫,我知道,就是王安石笔下的那个‘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吧,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词了,上阙是‘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下阙是: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写的真的妙啊”,w总说着,也将杯中的就一饮而尽。
“词确实是说对了,但是,里面的那个说的不是楚庄王,而是楚襄王,楚庄王是楚襄王的祖先。楚庄王是春秋时期楚国的杰出君主,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他在位期间,楚国国力强盛,威震中原,才留下了“一鸣惊人”“问鼎中原”等典故;
而楚襄王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国君,是楚怀王之子,他在位时,楚国已处于衰落状态,面对秦国的威胁,楚襄王的表现显得较为软弱。据说当时楚襄王的父亲楚怀王昏庸无能、刚愎自用,他听信谗言,疏远贤臣,拒谏饰非,始而为秦使张仪的花言巧语所惑,背齐联秦,继而轻举妄动大举伐秦,丧师失地,最后为秦昭王所诱,客死于异国;
楚襄王继位后,不仅没有改弦更张,远小人而亲贤能,反而变本加厉,至于忘记君国大仇,与秦联姻结好,其腐朽愚昧有甚于楚怀王。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怀王于顷襄王三年客死于秦后,‘襄王七年,楚迎妇于秦,秦楚复平’、‘十四年,楚顷襄王与秦昭王好会于宛,结和亲’、‘十六年,与秦昭王好会于鄢’、‘十九年,秦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北地予秦’、‘二十一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败,遂不复战,东北保于陈城’;
于此可见楚襄王不思振作、与杀父仇人握手言欢终于惨败以至割地迁都等种种衰败之状,楚国的国势虽然日趋式微,可是作为国君的襄王却沉湎于骄奢淫佚的生活中;
他带着侍臣们到处游赏,或登高唐之台,或游云梦之浦,想入非非,乐而忘返,襄王如此追求享受而置国家衰败于不顾,身为侍臣的宋玉感到忧虑,于是便借风为题,写了这篇赋,就是你说的‘楚台风’”,d董事长说道。
w总思量着,然后说道:“姐夫,我明白了,很多事情,那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像楚庄王,表面看,一鸣惊人似乎瞬间光彩照人、风光无限,而在闪亮登场背后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则往往被人所忽略,就像老话说的‘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依我看,最初的楚庄王并不是不想一鸣惊人,而是国内政治不稳定,所以在默默地积聚能量,等待时机。也就是说,任何所谓的一鸣惊人无不都是长期能量积聚的迸发,它不仅需要具备韬光养晦的战略智慧,做到从低处着眼积蓄力量,从高处俯视蓄势待发,还需要具各善于守拙的生存策略,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需要时刻隐藏自己的光芒,禁得住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把持住自己的内心信念;
默默无闻,不是不鸣,只是未鸣。不鸣只是一个巨人暂时的沉默,而不是沉睡,是暗自发力,是苦练内功,是要寻找有利时机,化危机为机遇。虽说机遇可遇不可求,但机遇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一鸣惊人固然不易,成功之后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则更难,更需要有谦虚谨慎的态度、海纳百川的气度、勇往直前的魄力和不断突破、自我超越的能力,更要时刻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切忌头脑发热、得意忘形,才可能避免江郎才尽和昙花一现的结局;是说这个道理吧”。
d董事长欣慰的点了点头,说到:“是的,刚刚跟你说的那个记者的事,是从楚庄王的另一件事情里得来的经验,所以,你看,优秀的人就是一直这么优秀,他就有他成功的道理,这个故事你肯定喜欢,是这样的:
“说当时楚庄王灭掉了若敖氏,又问鼎了中原,非常高兴,于是大摆庆功酒,酒宴直喝到黄昏时分仍未尽兴。庄王于是命令在殿中点燃蜡烛,继续开晚宴,并特命两位绝色后妃许姬和麦姬轮流向大家把盏敬酒;
正当许姬给大家敬酒之际,忽然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的蜡烛全部都被吹灭,大殿中顿时一片漆黑;
就在这时,一位醉醺醺的小臣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竟然凑上去一手扯住许姬的玉臂,另一只手又放肆的在许姬的身上摸了一把;
许姬挣脱对方的大手,同时又将其官帽上的缨络摘下,告诉楚庄王,刚才蜡烛熄灭之后有人拉扯我的衣服,我把他的帽缨给扯了下来,你赶快把灯点上,看看是谁的帽缨给扯断了;
听闻爱妃受辱,庄王一度勃然大怒,恨不得立刻撕碎那个狗胆包天的小臣。然而就在庄王要发令的那一刻,忽然一个冷静理智的念头闪现在脑海中,他稍稍安定一下暴怒的心绪,然后缓缓地对爱妃耳语道:奈何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
随后,楚庄王非但没有揪出肇事者,反而下令暂缓点蜡烛,并对众人说:“寡人今日设宴庆功,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于是大臣们就纷纷把自己的帽缨给扯断了,最后灯亮起来之后尽兴而归;
三年之后楚国和晋国交战,楚军中有一位非常迅猛的将士,楚军和晋军连打了五仗,这个将士每次都冲在最前面。于是楚庄王就问他,我又没有什么优待给你,你为什么打仗的时候这么奋不顾身?
这位将士说,其实我有死罪,三年之前在宴会上被扯断帽缨的人是我,但是大王您却没有治我的罪,所以我要在战场上报答您。
怎么样,这回明白了我对于这位记者操作的背后逻辑了吧”,d董事长笑着说道。
“还是姐夫高明,我明白了。那对于集团那个吃里扒外的高管呢,这种人,可没法指望着能知恩图报了,是吧”,w总说道。
“是的,想要惩治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夺去他很想要且已经在手的东西,孙子兵法中曾有一言:‘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想要摧毁一个人,所需要的并不是武力,而是要进行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制,瓦解对方的心理防线,从‘内部’入手,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因为成就一个人很难,但是毁掉一个人却很简单,尤其是他还是在我的手下亲手培养起来的,他内心是怎么想的,我一清二楚,甚至比看那些个跑到我这里来想要敲我竹杠的客户更清楚;
说实话,那几个来我办公室光明正大想要威胁我给钱的客户,都比他更让我看得起,在背后搞小动作的人,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过的,呵呵”,d董事长冷笑着说道。
“姐夫,其实我还是有些不明白的,作为集团的高管,在集团服务了这么多年才爬上这个位置,整体的薪资待遇又不错,为什么还要剑走偏锋呢,看来竞争对手是下了血本啊”,w总惊叹道。
“这个问题要站在每个人的角度去看,所谓‘对于想飞的人而言,连奔跑都是种折磨’,能在集团里当上高层管理者的人,都是有某种野心在的,或者说骨子里都是不安分的,是要寻求某种刺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