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枷锁之囚牢

第49章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自由与枷锁之囚牢》最新章节。

俗话说得好:‘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

仅仅“三思而后行”还不足以确保我们的决策是正确的。我们还需要“谋定而后动”,即制定出明确的计划和策略,确保我们的行动是有计划和有针对性的。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困难,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方案,确保我们的行动能够顺利地达到预期的目标。

宁致远一直告诉自己,要保持一种冷静的处事态度。当面对重要的抉择时,首先需要冷静下来,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和判断。需要思考自己的目标、价值观和利益,同时也要考虑他人的感受和利益。

只有经过充分的思考和评估,才能确保自己的决定是符合自己的利益和价值观的,同时也能够赢得他人的支持和信任。

凡事先作谋划,三思而后行,貌似慢、实则快。宁致远又不禁想起了自己这几天读的历史书上的智慧。

《北史》有云:‘审而后发,犹未为晚’,意思是说:仔细瞄准了,再把箭射出去,这样虽多费点时间,也不算迟误。射箭如此,做事同理:在付诸行动之前,要审慎思考,反复分析利弊、权衡得失、研判形势,这样有助于作出正确的决策,更稳更快地走向成功。

“审而后发”是筹谋在前、周密准备,然后有的放矢、分步实施。

唐代陈子昂《谏灵驾入京书》提出,先谋后事者逸,先事后谋者失。就是在说,事前做充分思考和准备的人,实施起来会相对轻松,更容易取得成功;而盲目行动,先干后想,没有计划的人,往往会失败,并且会付出更多的代价。

这与《中庸》提到的“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观点一致,都是在强调动前先思、“发”前先“审”、“砍柴”之前先“磨刀”,虽然前面多费了些功夫,但有利于后面稳妥应对各种问题,有条不紊地推动事情进程,不仅不误事,反而能成事。

“审而后发”是系统思维,不只顾眼前、还要虑长远,不只看局部、还要谋全局,如此才能提高洞察力、增强预见性,这也正是领导者必备的素养。关于这一点,毛主席有个形象的说法: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

只有当着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正所谓“思深以致远,谋定而后动”,凡事想深一步、想远一些,做好统筹谋划、做到全局在胸,才能预判形势,当好领导,下好先手棋。

‘谋深,虑远,成之因也’,想要做到做到“谋深”“虑远”,就要克服急躁心理,下足“审”的功夫,审慎地调研、审慎地规划、审慎地布局,行动之前把困难预想得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深入一些,想好各种应对的策略和方法,然后保持定力,耐住性子,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落实,这样才能避免“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危害,稳中求进,实现既定目标。

宁致远一步一步的认真分析着,之前所有的人生经历,当下所有的线索信息,就这么在他脑海里一页页、一帧帧的闪过,他聚精会神的整理着、连接着、思考着。

既然集团是早有预谋的,不管这个预谋是什么,也不管自己能否看清、能否看出这个预谋,集团已经做好了详细的步骤,就算有些步骤上面可能会存在属于自己的机会,但是,以集团的资源和实力,也足以将事件的发展拉回到自己想要的轨道上。

没办法,这就有点像‘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看不清现实和不承认现实是两码事,前者是能力问题,而后者是意愿问题;前者跟智慧有关,后者跟智慧的反面有关。

有时候,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只有放弃才能取得不放弃的效果,这就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这就像市场交易,买者如果不丧失金钱,就不能取得货物;卖者如果不丧失货物,也不能取得金钱。

自己的‘战略退却’所造成的丧失是放弃,而其取得是进步的建设。睡眠和休息丧失了时间,却取得了每天工作的精力。如果有什么蠢人,不知此理,拒绝睡觉,他明天就没有精神了,这是蚀本生意。

当然,做出这个‘战略退却’的决定是有困难的,尤其是在实际的选择上,这个关乎自己的眼力,更关乎自己的能力。刚开始自己是没有这个能力的,我想,任何一个普通人,在面临那样突如其来的城办被抓的时候,应该都是有急躁病的,都想着要快点出去,在那样的情境下,很难有能力通观全局,是吧。

也就是说,‘战略退却’的时机你可以抓不住,你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去说服自己,可是,‘战略退却’的终点,你就一定要掌握主动权,也就是这个道理。然而,这个终点绝不能依靠别人(集团内部的人也好,跟自己关系较好的客户也好)的近视。自己应该学习的是别人在斗争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总结出来的聪明。

自己的眼力不够,就应该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别人的经验就是你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

宁致远很感谢从自己出事以来一直给自己在思想上指导的、以及在跟别人聊天过程中别人愿意将自己的生存智慧毫不保留的讲给自己听的人,像哥哥集团的外联部经理,像在里面的中学教师、白胡子老头、还有简老师,甚至还有承办和检查官里的那两位老者。

靠自己,就是自己要通过手上现有的所有线索,分析出、或者说预测出集团背后的阴谋,或者说计划;然后找出可以破坏这个计划、或者说可以对这个计划起到消极作用或影响的点,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式,针锋相对的去执行。至于结果,不去管它,先只管自己努力就好。

宁致远反复看着哥哥宁明志写来的信件,他认真回忆着、编织着哥哥在外可能面临或者说经历的遭遇,刚开始哥哥肯定是抱着要走四处奔波想要找各种人情来争取集团谅解的这条路,估计在这条路上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丝曙光,那种求爷爷告奶奶的低声下气哥哥肯定没少受,也受够了;

可是,也许就像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也许真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事情往往在绝望处又产生了转机。也许哥哥腆着脸去找他公司领导搭线咨询了公司的外联部经理求取了经验,就在刚要为怎么去做调查研究发愁时,真的是天无绝人之路啊,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逄经理就找上了门,既然逄经理能联系上哥哥,那自然是要有h经理在其中牵线搭桥,毕竟三人在之前喝酒时就加了微信,在外时时不时也有联系的,都说是‘无巧不成书’,世上有些事还真的是无法说的清楚。

再接下来,可能哥哥和宋律师也一直想寻找突破的点,就是怎么样让之前警察没有录口供的那5个客户,能愿意站出来,证明在有些资金往来上,是和弟弟宁致远一样的说法,就是单纯的劳务费的性质,这样的话有些资金往来就能排除了是利用职务之便的性质,也就无法全部作为赃款来进行量刑。

哥哥肯定早就给他们5个打过电话,如果不接当时的想法那就是发短信,来争取一下,死马当活马医,当然他心里也有数的,机会不是很大,外联部经理一直说要了解一个人的人性,真正了解了之后就会对他的行为有一个大致的判断,关键是在这件事情上,本身宁致远就已经处于妥妥的劣势了,想要翻身,很难。

毕竟这是利益之争,你只能用利益的工具去打败利益,除此,其它工具不是不好用,是根本很难拿的起来,情感的工具?好用是好用,但是不是能用本身是取决于对方的主观意愿,自己没有主动权,那就有点像命运是在别人的手里一样的,难免会有无力感。

就像贝多芬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难免带这些悲剧的色彩,带着些已经成为既定事实不得不接受之后的强烈反抗,本质上还是被动的,没有主动的选择那么有冲击力,比如谭嗣同的一心求死,那就是主动选择,更让人热血澎湃。

到最后,可能所有的这些方法都有着这样或着那样的不便也好、局限也好,总之肯定是很难变成现实了。宁致远从哥哥的信里面感受到了一种努力之后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结果的无奈感,深深的无奈感。

这也是为什么宁致远选择了‘战略退却’的原因。人这一辈子,总归很多事情要靠自己想清楚,弄明白。自己的孤独就自己去承受吧。郑板桥有句话说的好,他五十二岁得子,但从不溺爱,七十三岁临终之际把儿子叫到跟前,要吃儿子亲手蒸的馒头。

等儿子将馒头做好,端到眼前,发现他已经故去。哭泣的儿子发现桌上有张字条,原来是老先生留给儿子的遗教:“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宁致远认真思考着,目前来讲,他对于整个事件的认知,也就只能到这种程度了。那接下来,就是根据自己猜测出来的集团老总的计划,看一下自己在哪个阶段、在哪个方面可以找出漏洞,并不是说要给集团老总的计划致命的一击,毕竟像集团老总这样的人物,手上的资源足以应对自己计划之中产生的任何风险。自己既然只是作为一个大的计划之中的棋子,那就算是自己能翻了天,对其来讲,也都是小事情。

但是,对自己来讲,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宁致远心想,我承认,你们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深谋远虑,但是,想要让所有小人物都成为你计划的垫脚石,而且还要心甘情愿的,那就不可能的了,最起码在自己这里肯定是不可能的。

自己所作出的反击,就是让你们这些大人物明白,就算是小人物,也不是你们可以轻松拿捏的,也不是你们想要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自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对你们进行抗议,让你们看到一个小人物战斗的姿态!

既然自己猜测,集团老总是想通过务虚和务实两方面来进行‘戴维斯双击’,提升集团股票在资本市场上的价值,然后等着三年的解禁期一到,就可以结合外部大环境来择机进行高位减持,谋取巨额利益。那就从这两方面入手,来看看有什么可以进行局部打击的。

首先是务虚的这部分,也就是讲故事,也就是利用‘集团反腐’这一噱头来吸引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眼光,来提高集团在资本市场上良性的发展预期。这里面的逻辑链条是怎么样的呢?宁致远根据自己这段时间对于资本市场上的操作理念和运作规则的学习理解,在脑海中一一复盘着。

集团反腐,投资者会提升对集团未来发展良好前景的预期,是觉得反腐这一动作可以提升集团的管理效率和透明度,这一点无可厚非,也是正常逻辑。但是,这里面有个很关键的点就在于,这只是局部,也就是说,投资者只能看到集团这个动作的表面,并无法看到集团内部的全貌,更无法判断这件事情对集团长期的综合影响。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看问题的逻辑,那就是从A到b,这个过程是不是一定会达到,这中间的过程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是要认真思考的。

这里不得不先插入一点宁致远对于之前看过的哲学书的思考。

在自然科学当中,有一定的自然规律,比如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一年四季轮回交替,这些规律你可以在理论上进行怀疑,比如最有名的就是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的苏格兰不可知论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大卫·休谟提出的疑问;‘你怎么知道太阳明天会照常升起’?他提出这个疑问虽然乍一看很无理,但是,人的思想是无边无沿的,他也不是凭空乱说的,他是依据‘射手’假说和‘农场主与火鸡’理论来提出的。

这两个理论来自于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他是这么说的:“在科学边界的学者们进行讨论时,常用到一个缩写词:SF,它不是指科幻,而是上面那两个词的缩写。这源自两个假说,都涉及到宇宙规律的本质”。

“射手”假说:有一名神枪手,在一个靶子上每隔十厘米打一个洞。设想这个靶子的平面上生活着一种二维智能生物,它们中的科学家在对自己的宇宙进行观察后,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定律:‘宇宙每隔十厘米,必然会有一个洞’ 。它们把这个神枪手一时兴起的随意行为,看成了自己宇宙中的铁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师父赐我玲珑心,举世无敌!
师父赐我玲珑心,举世无敌!
四年前,秦夜被灭满门,深爱的女人更是为了权势,将他心脏挖走供给仇人,幸好他被一位高人所救,并给他换了一颗玲珑心。四年后,他带着无尽仇怒,强势归来!!惊龙蛰眠,一啸千山动!杀神临世,血染乾坤尽!“从此刻开始,整个世界都要匍匐在我脚下,我……即天命!!
弹指一挥
绝美老婆有五魂,我直呼受不鸟!
绝美老婆有五魂,我直呼受不鸟!
++++++林轩,茅山派第九十五代传人,在他来到这个世界的二十个年头,师父说他天命未定,三十岁之前下山必有灾祸。他不信,结果刚下山便被陆判官扛到了地府,说是要给他介绍媳妇……介绍的女子非人非仙非妖非魔……苏曦月,五魂离身……每个魂魄都有着不同性格。红裙主杀伐,性格火辣黑裙主妩媚,诱惑无限粉裙小萝莉,可爱单纯白裙乃主魂,性格温和,却是五魂主导……不是还有一魂吗?别急别急,且听故事细细道来……
滑滑的蛇
换挡人生:从平凡驾驶到宦海沉浮
换挡人生:从平凡驾驶到宦海沉浮
关于换挡人生:从平凡驾驶到宦海沉浮:高考失利,林佑投身军旅,军队多年的磨练,练就了一身本领。退伍后成为领导专职司机,本以为平淡安稳一生,却因为一场意外结识贵人,从此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如何改变自己,踏上仕途,在波谲云诡的宦海之中,遭遇权利斗争,利益诱惑,是随波逐流,还是坚守初心?且看他如何在这充满挑战的人生路中,换挡加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破晓之鹰
我能变成100种动物
我能变成100种动物
关于我能变成100种动物:一次落水让李元脑海中出现了一百块光斑,他发现每一块光斑都可以让他变成一种动物。从狸花猫和德国牧羊犬开始,之后又是东北虎、科迪亚克棕熊、游隼、金雕、大白鲨、蓝鲸,甚至是史前大章鱼……每一种动物都是他对抗各个隐藏势力的底气。
听闻自在
都市修仙战尊
都市修仙战尊
关于都市修仙战尊:一代仙尊刘强,轮回重生在刘军身上,获得无敌修炼系统,逐步成长,征战八方,大战苍穹……
辰星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