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枷锁之囚牢

第19章 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自由与枷锁之囚牢》最新章节。

“有这七个,我跟你说一下,律师念出来七个客户的名字,果不其然,怕什么来什么,宁致远期待的一个客户的名字不要出现在上面可却实实在在的出现在了上面,他内心的希望就熄灭了一半了。还要跟你吐槽一下,这个口供,承办在录的时候其实是有问题的,他们是引导性的审问,你看都是这样的套路:首先问客户认识你吗?客户回答认识。他们就接着问,你们是什么关系?客户说你是公司区域经理,负责管理他们。在接下来承办就问,你给他钱是因为他是区域经理吗?客户回答,是的。好,结束,所有七个客户都是这样的模式。可虽然这种提问式引导性审问,比正常的让客户自己述说型的审问而言在程序上有很大瑕疵,但真的指出这个问题的话,承办也完全可以用这是办案手段搪塞过去,在这个上面死磕意义不大,主要是你想想有没有客户愿意把你帮他们在工作之外的劳务事实讲出来,如果有的话,那问题就简单了。”律师说道。

“我之前让我哥联系客户当中的w先生,w先生虽然在公司上属于客户,名下有一家门店,但他只是用来挂个名的,实际跟门店没有任何的关系,这家店是我跟另外两个同事(目前他俩已从公司离职)合伙开的,为了规避公里里员工不能自己开店的潜规则(关于这点公司并没有纸质版的明文规定,让员工签字什么的,就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当然还是保险起见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就找了个人挂名而已。这家店完全是我在工作时间之外,每天晚上都去合适的商圈考察,确定了商圈确实有潜力以后,又经常去寻找有没有合适的门店出来,再到有了合适的门店我再约房东洽谈租赁事宜,再到最终签订房屋租赁合同,都是由我一手包办的,就连房屋租赁合同上的名字都是我的,所有工作准备好之后,另外两个同事就负责后期的运营管理,我占25%的股份,按比例出资,后期按比例分红。其它的客户也就算了,我跟这两个同事可是有五年多的交情了,从五年前大家一起进入公司就认识,都是很好的无话不说的朋友,找他们做个证,说明我是真的有利用工作之余去付出劳动获取正当的劳务报酬的,这件事我哥有给你回复吗?”宁致远问道。

“我来之前你哥专门跟我说了这件事。你哥很早就打去电话约他见面聊一下,他没同意,就在电话里聊了一下。他的意思是公司领导跟客户已经表达过你的这件事的态度,我们让他做的这件事有很大的压力,毕竟他还要在公司的名下继续做生意,不想给自己惹不必要的麻烦。你不是也早就猜到他肯定会这么说了嘛,你哥就按你说的,公司跟客户都是有加盟合同的,上面对于门店的货物供应、运营管理都是有规定的,按合同办事,有合同在就算你站出来了说明下,第一你不是公司的客户,从这点上讲你跟公司没有任何实质性关系;第二,门店方面你有加盟合同,只要你的店已经开了,公司也没有理由和权力随便关停你的店的,要是这样的话公司反而要赔偿一大笔违约金,所以根本不可能的,那也就是说没有什么可害怕的,但是他就说了一句不好意思,就把电话挂了。后来再打电话就一直不接了,发短息也不回了。就是这么个情况。而且门店的分红这两个月也没给了,很明显,人家就是要跟你泾渭分明划清界限了,你看我们还有必要去放低姿态求人家吗?”律师说道。

“世态炎凉啊,呵呵。”宁致远摇了摇头。

“我这么跟你说吧,不是世态炎凉,是你太天真了,你都做到了区域经理的职位上,这点人情世故还看不透吗?也难怪你这个案子这么简单,资金全部都是转账,这就像犯罪分子在法律面前裸奔一样,简单的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你是真的觉得这些钱是理所应当收的还是真的说根本不知道这是在犯罪?我之前接触的案例,别人就算被抓了,要么人家收的是现金,客户没有一点证据,除了嘴上说说;要么就是钱已经全部转移了或者挥霍了,也不像你这样都躺在银行卡里还被承办冻结了,你这个真的是太…..抛开这些不讲,关键你这样的话辩护基本没有任何的角度可以去尝试下,你能明白吗?这个一会再谈,我们都是成年人了,宁致远,我看过的人比你多,通过这两次的聊天,我也对你有个基本的认识,我是从情感上完全相信你跟我说的一切的,你也很努力,很上进,你跟家人之间的感情也很让我动容,我就跟你交交心,说的难听点,你不要有任何压力,就算这次结果不好,我也看好你,你只要保持你的这份努力和坚持,你一定可以有一番成就的。你在人情世故上确实情商太低了,不然你的公司领导,你的同事,包括你的下属,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为你讲话的,你还没反思下吗?你收了客户这么多钱,你有维护过各种关系吗,要说服一个人去做你想让他做的事情,不能诉诸道理,而要诉诸利益。你这个朋友,站出来替你说句话,在你这里能有什么好处?但公司那边就不一样了,公司是可以有利益给到他的。再者说了,你要想跟别人合作,或者想让别人按想你的去做,不是看之前他的行为,之前他的行为只是他以前的信用记录,不代表未来他就一定会按原来的方式走,而是要在内心问下自己,要给他点什么他才会大概率按你的想法去走。不要拿以前的事来衡量现在的人,回头看看谁都不是曾经的样子。利益到位,陌生人就是朋友,利益消失,朋友就是陌生人,人走茶凉,是自然的规律,人没走茶就凉,是世态炎凉。你所谓的朋友关系,那都是假象,利益才是真相,在当今社会谈朋友关系,是件很奢侈的事情。”律师耐心的跟宁致远说道。

“你说的对,我是咎由自取。现在回过头去想想,我是拿的钱越多,反而越小气了,不只是对外人,连对家里人也是这样,我从来没有想着请同事好好吃一顿饭,用自己的钱;甚至是带家人吃饭,有时也会心疼花钱太多,不知道为什么。”宁致远边说边低下头。

“这种情况我也看过不少,你不是特例。我个人认为你是生长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中,父母什么都想省,思想观念上觉得钱是省出来的,现实的条件也让他们不得不省吃俭用,那么下一代从小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一般也会不自觉的这么想。等长大成年了,受过了教育,见识了生活之后,你会突然发现省吃俭用虽然是美德,但什么都省的人却一辈子都受穷,赚钱舍不得花放进口袋里存着不用,食物也是一样放进瓶子里存发霉了都不舍得吃,把钱全部存进银行,没错,是可以长利息,可是“吝啬”到把钱永远都在银行里存的,一辈子都不会用,那存钱做什么?把自己的钱存银行一辈子也是得那点利息,到老了都不舍得用,这样的钱对自己毫无意义。但是等你看明白了,思想观念上是明了了,但等你真正做的时候,真正去花的时候,你身体上的感受又是另一回事了,你还是会受父母基因的影响,受从小被熏陶的家庭观念的影响,这种感受是跟难去克服的,甚至你都会不自觉的按照基因发出的指令走,毕竟人都是不自觉的相要自己舒服的动物,没人会想着要自己的身体感受不舒服,对吧。”律师宽慰道。

“我也是最近才想明白了,很多事都是自己的认知不足。没有相应的认知,就算给了你财富,你也守不住的,我们看到过很多中彩票大奖的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奖金挥霍一空了,对吧,这就是认知的问题,没有管理财富的能力就不可能守住财富,反过来,如果你有了管理财富的能力,财富早晚都会到你身边,不是有句话说财富也是有灵性的、也是认人的嘛,财富只会跑到其认为有能力的人身边。我其实也是认知不足的问题,正所谓“德不配位,必受其殃”,老祖宗的总结果然是通透。”宁致远感慨道。

“我比你年长许多,有些事,是人生的必经之事,你只要能学会从任何经历中都去反思自己的不足,并乐观的看待未来,当下的这点事等你未来再去想,都不算什么大事,甚至你还会感谢自己有这份经历。”律师说道。

“希望吧,第一次体验到了一无所有,也许体验过了,以后就不会再惧怕一无所有了。”宁致远苦笑道。

“孺子可教也。还有一个问题是你家里人一直纠结的,就是啥时退回受贿款能无罪?他们主要是怕你会反反复复的后悔纠结这件事情,就拜托我把这方面的事情讲一下,你看你需要吗?”律师问道。

“我的资金在承办抓我的那天就全部被冻结了,包括手机、银行卡、身份证也都被羁押了,我现在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吧。”宁致远说道。

“那我还是大概跟你讲一些这块的内容吧。公司员工有时会受利益驱动收受供应商或客户的回扣、红包等赃款,可能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员工知道问题严重后积极主动全额退赃,期望能够免于刑事处罚或被判无罪,对于该类刑事犯罪,本期上需要理解清楚三个方面的问题:1. 什么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既遂?2. 退回全部受贿款,属于什么样的情节?3. 什么时候退回受贿款,可以无罪?先跟你说下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既遂的相关规定。犯罪既遂,就是犯罪完成的状态,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中的犯罪既遂就是已经利用职务之便帮助他人谋取了利益,并且收受了他人的财物,或者是在商务活动中,收受了他人的回扣、手续费等进入自己腰包,并不打算返给公司。但是如果在接受到对方财物后,较短时间内汇报给公司,或者将该财物返还给其任职公司,那么可以认定为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不构成犯罪。犯罪既遂是相对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这些状态而言的。犯罪预备,就是为犯罪做准备的阶段,被抓获或者案发。比如,为了盗窃,而购买相关的工具,为了诈骗而购买成本道具等。犯罪未遂,是犯罪在实施过程中,因为犯罪者本身之外的原因而被迫停止。也就是并不是犯罪者自己想停止,而是客观条件不允许。犯罪中止,是在犯罪过程中,或者犯罪之后,积极主动停止犯罪,并且为了避免不良结果发生,而积极采取补救措施,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都是比犯罪既遂要减轻处罚的情节。你可以自己对标下自己的行为,我想我说的已经很明白了。”律师说道。

“嗯,我明白,那我有个问题要问下,也是确定下,如果我这种情况是在被抓之前主动、甚至双倍退回全部受贿款项,是不是可以无罪?”宁致远问道。

“我办过很多类似的案件,有像你说的这样的情况的,也有在法院审理阶段全部退回受贿款项的,但是,从结果上来看,不管是在哪个环节退回受贿款,都无法弥补给单位造成的损失,所以,在嫌疑人退回受贿款之后,法院仍然对会其量刑,只是有退回受贿款这个行为的话对于嫌疑人来说,是酌定从轻的非常好的情节。”律师回答道。

“好的,我明白了,你帮我跟家里人说下,不用担心这个,我不会像以前那样老是纠结这纠结那的。其实我明白家人对我的担心,这件事情,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说过,只是有时候太过纠结一些事的时候,比如我有时会纠结如果帮客户办好了他们的需求,向他们收费的时候刚开始说2万客户答应了,我就会想着为什么不说3万呢?3万客户也没办法的,也会给的,这样不就多收了一万?这样收到2万的喜悦就被这样的想法盖住了。有时同样的事情,有的客户只给一万,我就想着别的客户都是2万的,凭啥你给一万,但客户最大的能力就是1万了,那做不做,我还是做了,总觉得1万也是钱啊,但总有觉得不划算。你能明白吗,我总是陷入在这样的纠结情绪中,根本没有拿到了钱的快感,有时实在想不通很烦躁就会简单跟家人说说,也就是说拿了客户好处之类的,家人就说不要拿这种钱,拿拿工资就够了,我还跟家人吵。现在想来,我是太偏激了,听不进任何反对的意见,最终到了这步田地。你帮我跟家里人说,我不会在这样的,让他们放心吧。”宁致远懊悔的说道。

“好的,我一定会的。你是陷进去了,金钱为王,不管不顾、得寸进尺了,不懂的适可而止是很可怕的。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你在里面没事也可以多看看历史书,肯定会有所收获。春秋末期,周天子的权力已不再为大家所重视,一些当初受封的诸侯,都纷纷闹独立,扩展自己的领土。那时,晋国是一个大诸侯国,国中有六个上卿:赵、魏、韩、范、智、中行。在六个上卿中,智伯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他总是处心积虑地想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有一次,智伯联合韩、赵、魏去攻打中行氏,在把中行氏消灭后,他便把中行氏的土地侵占了。过了几年,智伯又派人去向韩康子要求割地,韩康子惧怕智伯,便忍气吞声地割了一块有一万户人家的地方给他。智伯得到这块土地以后,很是喜欢。接着,他又派人去向魏桓子要求割地,魏桓子本不想给他,但怕他起兵攻打,也不得已割让了一块土地给他。过时候,智伯得意极了。他以为全天下的人都怕他,于是他又派人去要赵襄子割让蔡和皋狼这两个地方。可是,赵襄子却不答应,说:“土地是先人的产业,我不能随便送人。”智伯得知赵襄子不肯割让土地,十分生气,便约韩康子和魏桓子一同去讨伐赵襄子。赵襄子知道自己寡不敌众,便采纳了谋士张孟谈的计策,迁到晋阳城中坚守。结果智伯围攻晋阳三年,却一直没能攻下来。但这时候,晋阳城里粮食快要完了,智伯又用水淹城,形势十分危急。赵襄子便派张孟谈去游说韩康子和魏桓子,说动他们反过来反攻智伯。韩康子和魏桓子本来就对智伯不满,知道智伯贪得无厌,灭了赵襄子对他们没什么好处,便答应和赵襄子一起联合起来,灭掉智伯,然后平分智伯的土地。于是,三家约定由赵襄子乘夜出兵袭击,韩康子和魏桓子做内应。结果,三家联合,终于击败了智伯,并将他杀死。”律师讲完后,看向宁致远。

“我能明白您想要表达的意思。贪得无厌的人,不知道管理和克制自己的欲望,而当强烈的贪欲发展为不可克制的病态时,就可能会不择手段地损害他人利益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最终众叛亲离,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所以,一个人务必要忍住自己的贪心,在社会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克制非分之想,做到进退自如,是每个人都应掌握的本领,尤其生活处处是欲望,管住欲望,才是一个人最深的自律,否则,赔进去的就是自己的后半生。”宁致远沉重的说道。

“是的,我没有看错你,你确实很聪明,一点就通。来之前我也想好了大概的辩护方向,基于目前我跟你聊的,我们就只能是两手准备了,一来,找剩余的客户,看看他们愿不愿意出来作出和其它客户不同的说法,如果有,那判缓刑的希望就很大了,但这个只能是死马当活马医了,你也别报太大的期望;二来就是,往最差的方向走,因为我们无法提供任何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说法,那就只能在对方提供的证据的有效性上找角度,去指控认定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比如说主要的直接证据真实性存疑(虽然所有的客户都这么说,但毕竟也只是口说无凭而已,客户给的资金是实实在在的,但用途却可以信口雌黄,不能排除所有客户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得出了这个相同的说法,毕竟客户的身份和利益是一致的),以及间接证据的证明力较弱,未能达到补强的证明标准(为什么其它的客户就不用再闻讯了),利用证言与资金往来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不对等性的矛盾,来极力表达各证据之间未能形成完整证明体系的说法,以期在法官面前争取得到证据不能百分百定罪的最大程度的认同,这样也有把所认定的金额往下降的可能。当然,这个难度也很大,毕竟办案的核心是证据,有时候有瑕疵的证据也好过没有证据,你懂的。目前的策略只能是这样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律师说道。

“好的,我明白了,那我们就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完美的准备吧,我相信事在人为,也相信您的专业能力,谢谢。”宁致远说道。

“好的,也感谢你的信任,我会尽力的,那今天我们就到这里,家里给你打了三千块钱等会我去给你充上,家里人说了,不要舍不得用,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律师说道。

“好的,帮我跟家里人说,我一切都好,不用挂念。让他们也不用担心我,现在的境况,就是我做好我该做的,他们做好他们该做的,就好了。”宁致远说道。

“好的,原话我一定带到,那下次见,再见。”律师向宁致远挥了挥手,起身离开了。

宁致远看着律师离去的背影,律师说过的话在他脑海里翻来覆去,他陷入了沉思。这个律师在他接触下来之后,他觉得律师是很专业的,对很多隐私性的问题都是点到为止,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解答的也很全面详细,更重要的是律师一直在引导他自己提出问题。宁致远最近一直在思考自己的案子,前前后后,深思熟虑,甚至天马行空。最后,他总结出很重要的一点,今天在律师那里通过承办和客户的口供也更加印证了这一点,那就是我们越来越轻易的放弃了自己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我们越来越缺乏批判性的思维。而法律诉讼刚好就保留了批判性思维,这也是宁致远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最大的收获,因为他意识到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如果一个人丧失了批判性思维后果的严重性。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知道其实并不了解的事情,我们都有错误的信念、偏见、错觉和谬见,当这些错误信念受到挑战的时候,我们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思维是‘欺骗性的’,我们总认为自己是谦虚的,但往往我们是很自负的。我们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知识的局限性,我们的大脑还企图忽视和掩盖这些局限性,即使经历了正常教育,人依然很容易陷人思维的自负中,这种思维自负和公正是不兼容的,因为如果人们对自己判断的事情过分自信,就很难作出公正的判断,偏偏人类的天性就是会很快作出判断,并对自己的判断深信不疑。所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本身也是对天性的克服。

然而,这还不是最难办的,对一件事情有着良好的判断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只要我们能够从各个方面的分析和取证中塑造恰当的评估标准,我们就有可能对事物的真实价值进行判断和思考,虽然这一点恰恰很难做到,但只要我们愿意付诸努力,也是可以实现的。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在于培养独立思考、理性分析、严禁求真的思维方式,一个真正的批判性思维思考者,要能提出关键问题,指出问题所在,并清楚准确的将问题表达出来。问题是思维的动力,问题的质量决定思维的质量,肤浅的问题会让人的思维变得肤浅,而深刻的问题也会让人的额思维变得深刻。思考是个技术活,人们不是一生下来就具备清晰和富有逻辑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需要通过学习和练习能获得,头脑未受过训练的人不可能具备它,就好像没有学习过、练习过的人无法变成优秀的木匠、高尔夫球手或者钢琴家一样,然而,在当今时代大多数人却有着思考是一件根本不需要什么技巧的事的认知,他们认为思考轻而易举,这本身就已经说明人类认识自身局限有多难,而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正是因为对权威充满怀疑开始强调批判和理性被定义成异端而导致杀身之祸。更为难办的是,要让人们认识到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件难如登天的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让人们认识到这个问题难于上蜀道,尤其是在大众传媒时代和互联网时代,批判性思维显然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尽管现代性祛魅让权威有了一定程度的坍塌,但媒介在很大程度上裹挟甚至垄断了信息,让很多放弃了思考,人们不是不自觉的寻找心目中的“偶像”,就是物色新的盲从对象,当下人们接触信息变得异常容易,每日都被海量信息所包围,除了主动接收之外还会被动接触大量信息,而碎片化信息往往导致碎片化思维,碎片化思维的跳跃性恰恰失去了逻辑性,人们就这么被迷失在了海量信息当中,大众媒体带给人们更大自由和更广阔信息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思维上的重重枷锁,让人因此而受困。

所以,人之所以要不断学习,正是要通过扩大自己“知”的边界来洞悉自己的“无知”。“知识越丰富的人,越会感受到自己的无知”,芝诺的知识圆圈理论恰恰指出了人类世界的永恒定理,但并非每个学习的人都能取得同样效果,在现实中,许多人在填鸭式的教育中丧失思考能力,并没有从知识中真正获益。书中就写道 各个学科中的定义、内容必须通过思考才能掌握。不注重思考的学习很难带来理想的效果,只有对学习材料进行深人的思考才能透彻地掌握学习内容。因此,如果你不想沦为考试工具,而是想认真掌握知识,你必须重视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有效地组织脑海中的知识,使之与经验相联系,并用恰当的标准进行评价。反之,如果你潜意识中已经习惯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如果你准备考试的方法法就是将内容零碎地填进大脑,你可能会暂时地通过考试,但却没有真正地掌握知识,很快你便会忘记所学习过的内容。问题越是复杂,情况越是多变,就越需要批判性思维,但批判性思维不是毫无原则的批评,而是建立在理性和独立思考之上的,其底色更多的带着哲学和心理学,有些人之所以轻视批判性思维,一来确实培养起来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这不禁让人望而却步,因为其本身也是对人性的克服,但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其并不可直观看见,因为在思维的练习中有一个主要的问题,那就是大多数的技能练习我们都是能看得见的,并且可以轻易体现在外人面前满足自己的炫耀心理而且在过程当中也能感受到强烈的自我满足,可思维练习并不直接可见。就像我们可以观看一项技能表演的录像,并且可以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看的血脉喷张全神贯注,但是观看人坐在椅子上思考,我们会觉得那个思考者好像什么也没做一样,难以产生共鸣。但无论有什么样的分析理由,这种脑力劳动都不该被轻视,即使思维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可见的,但它却是我们拥有的最重要的东西。

宁致远想着想着,突然陷入了悲观和无奈之中,律师带来的所有的口供,都让他觉得,除了以上的思考让人已经很悲观了之外,更让人悲观的是人类的不良思维习惯不仅于此,还有许多许多,例如“会在没有证据支持的情况下去归纳总结,允许背景信息影响我们的思维、形成某些错误信念、倾向于用不变的眼光看待世界、反对或忽视那些与我们观点冲突的观点,制造那些令我们下意识对什么是对、什么是真实感到混乱的错觉或迷思,并根据我们的经验进行自欺欺人的思考”,在整个案件的过程中这不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吗?所有的客户都是一脸的无奈和委屈,好像钱是宁致远强迫着伸进他们口袋里拿出来的一样,客户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主动找的他,就算是犯法了,他们也应该算是帮凶吧,他们就真的那么无辜吗?你可以不这么做的呀,这是一点。还有一点就是公司就那么无辜吗?我所有的工作流程所有得到的结果,都是按照公司审批层层批准下来的呀,从结果的角度而言并没有任何隐瞒呀,有所隐瞒的信息跟公司没有任何关联不是吗?司法体系老是会说:我们不会冤枉一个好人,更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想想这的可笑,喊口号谁不会呀,你们不会冤枉一个好人?那怎么有被抓进来几天就放掉的?那怎么有那么多的冤假错案?你们的好坏到底是怎么定义的?冤假错案在没有平冤昭雪前主人公是好人还是坏人?案子不论你有没有平反好像都没有发生过任何改变吧,那怎么主人公的性质就发生了那么大的改变?你们不会放过一个坏人?可笑,你们抓的过来吗?就算你抓了,你对好坏的定义经得起反复推敲吗?那我的事情来说,我就是坏人?客户就都是好人啦?去他妈的好坏吧,法律管不了小人得志,法律也管不了那副求人办事之前的卑躬屈膝点头哈腰求人办事之后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装可怜装懦弱的恶心丑恶嘴脸。

算了,越想越气,宁致远在回监房的路上,突然想到有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你所碰上的所有人都是你注定要碰上的,不要去分对错,那是徒劳的,其实都是对的,要么他就是你生命当中对的人,要么他就是你人生当中的一堂课。是啊,一悲一喜一枯荣,皆是因缘注定。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千禧逆袭:从网吧老板到科技巨头
千禧逆袭:从网吧老板到科技巨头
中年科技宅男林昉事业失败、婚姻失败,人生进入绝境时,却意外穿越回2000年大学毕业时。他利用自己后世的科技知识和经验,首先重新追回校花女友。并创立科技独角兽成为科技大佬,并成功投资多家科技知名企业,还让家乡成为第二个大湾区。正当林昉踌躇满志时,林昉发现这一切背后还有一双不看到的手在推动,他通过抽丝剥茧查询终于找到幕后推动的手时,却带来了灭顶之灾和不可想象的巨大变故……
木与东山
我十岁,辈分祖师爷,全村来迎接
我十岁,辈分祖师爷,全村来迎接
羽化飞仙搞成穿越,前世活了两百多岁的天青山天师穿越成十岁小孩,一年一度的春耕仪式竟是由他来主持,这是一场闹剧还是作秀?
江城十四叔
被甩觉醒系统,我成亿万神豪
被甩觉醒系统,我成亿万神豪
身为一个21世纪的穷屌丝,周离在送外卖的途中接到了女友的分手电话,他被女友甩了!周离顿时气急,一气之下竟和对面开来的保时捷撞上了,好在保时捷车主是个清纯妹子,在周离的一番忽悠下,成功忽悠过关。却被妹子误以为是亿万富豪,而就在这时他觉醒了神豪系统!从此,周离踏上人生巅峰,坐拥千万资产,左拥右抱美女妹子,好不自在!
生香妙笔
科技工厂:丧尸?T800懂吗?
科技工厂:丧尸?T800懂吗?
丧尸?T800懂吗?:被绿分手之际,杨明意外穿越到一个末世世界,成为一间神秘科技工厂的老板!这间工厂没有碳基生物,有的只是功能各异的机器人!“丧尸会感染?”“抱歉,我是合金做的机器人。”“丧尸防御惊人?”“我的机器人是高强度合金做的。”“丧尸能寄生?”“我的机器人连生物质都没有!”你的丧尸每时每刻都在消亡,而我的机器人大军无穷无尽!
笑颜卿
师父赐我玲珑心,举世无敌!
师父赐我玲珑心,举世无敌!
四年前,秦夜被灭满门,深爱的女人更是为了权势,将他心脏挖走供给仇人,幸好他被一位高人所救,并给他换了一颗玲珑心。四年后,他带着无尽仇怒,强势归来!!惊龙蛰眠,一啸千山动!杀神临世,血染乾坤尽!“从此刻开始,整个世界都要匍匐在我脚下,我……即天命!!
弹指一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