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春山烟雨:九帝姬称帝还不叫官家》最新章节。
表面上看,她从不参与任何纷争,总是以柔弱之姿示人,但实际上内心深处却有着自己的盘算。
然而,这场后宫争斗并没有得出明确的胜负结果。
要知道,当时的宋项还只是太子,可在权谋制衡方面已然是手段高明,令人折服。对于正妃的废立之事,他绝不会仅仅依据个人喜好来决定,而是会从整个朝廷局势以及各方势力的平衡角度出发进行考量。
所以,无论凌向栎如何表现得活泼讨喜,亦或是苏婧妍怎样营造出楚楚可怜的模样,都难以左右宋项的决策。
待到成为皇后和皇贵妃之后,凌向栎看似取得了胜利,稳坐皇后宝座。
但令人尴尬的是,宋项最常光顾的地方却是皇贵妃苏婧妍的寝宫。
对于其他嫔妃,包括凌向栎这位皇后在内,宋项前去探望也不过是为了遵循帝王应当广施恩泽、雨露均沾的惯例罢了。这种局面无疑让凌向栎倍感失落和无奈。
更为重要的是,凌向栎膝下无子,这在宫廷斗争中可是一大劣势。
眼看着苏婧妍的子嗣日渐增多,凌向栎心急如焚。最终,经过一番苦心谋划,她硬是过继了苏婧妍的一个儿子,并将其悉心培养成人。
这个孩子便是后来的哲宗皇帝。如此一来,凌向栎总算是扳回一城。
只可惜,哲宗一生都深陷在生母苏婧妍给予的生育之恩与养母凌向栎付出的养育之恩之间苦苦挣扎,无法自拔。
这种纠结与矛盾一直伴随着他,直至他年纪轻轻便英年早逝,结束了短暂而波折的一生。
至于太后时期,则无需赘言。此时的凌向栎和苏婧妍分别成为了变法派和世家派的精神领袖,两派之间的明争暗斗更是愈演愈烈,令整个宫廷陷入一片风起云涌之中。
到现在宋锦文兄终弟及后,两方终于没忍住还是准备在他选秀的问题上插上一杠。
咱们书归正传,面对东太后凌向栎的关心,宋锦文面带微笑的说到:“母亲,真是谢谢您,要不是您也许就没有我。我的母亲也当不了丽嫔。”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家长里短之后,凌向栎突然话锋一转,直截了当地切入正题:“儿啊!娘听闻此次你打算举行选秀之事,不知具体情况如何?
你心中可有计划,准备挑选多少才人、贵人入宫呢?还有那普通宫女又要招募多少人呀?另外,你打算采用何种方式来选拔她们呢?”
宋锦文略作思考后,从容地回应道:“回母后,儿臣此次确实有意选秀充实后宫。初步设想是选纳妃子四位,贵人、才人则预计十几位,此外还想再招收一批宫女入内廷服务。”
不得不说,宋锦文的这番回答颇具水准和深意。他只言选妃却不提贵妃之位,挑选贵人和才人时也未涉及嫔位,显然是预留了日后给这些后宫佳人晋升的空间与机遇。
毕竟,在这深宫内苑之中,位份的升迁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恩宠和权力。
身为太后的凌向栎亦是从后宫争斗中一步步走来之人,对于其中的门道可谓心知肚明。
她怎会听不出儿子这番话中的微妙之处,但见儿子如此有心计和谋略,她还是颇为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年轻人能有自己的主见固然是件好事。不过依娘来看,在选取后宫女子时,应当将其才华品德置于首位,容貌次之。只有那些德才兼备的女子方能成为皇帝的贤内助,辅佐君王治理天下。”
这样的说辞自是老一辈人的惯常套路,无非是希望后辈们在处理此类事务时能够慎重考量,莫被美色所迷惑而失了分寸。
宋锦文深知太后的用心良苦,为了让她老人家更为安心,便赶忙补充道:“母后所言极是,儿臣自当谨记在心。此次选秀之事,儿臣已交由皇后汪恭贤全权负责操办。
相信以皇后的睿智和公正,定能为儿臣选出才貌双全、品行端庄的佳人们,充盈后宫。”
汪恭贤可是当年凌向栎自己给宋锦文指婚的,算是太后的底细,有她把关,世家派系那边不可能进到后宫里面太多,毕竟世家有一个算一个基本上都是对面苏婧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