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最新章节。
在林冲一番运作之下,八位节度使除韩存保外,其余皆投诚梁山,愿意做事。
杨温等人甚至想要领兵作战,但林冲考虑到山寨如今兵马配置,只说时机还不成熟,只等日后山寨军队改制,北伐大战打响,便来安排他们出战。
当务之急,则是要配合王焕,将陆军讲武堂给运作起来,先培养一众将领,等时机成熟后,自有他们用武之地。
几人在了解了梁山目前各军编制后,也就不再坚持,听从林冲安排,入讲武堂担任教授一职。
林冲摆平了几人,顿时松了口气,命军政处全力配合他们,先将讲武堂课程、人员、时间安排敲定,便按部就班开展将领教学事宜。
几人倒也积极,在王焕组织下,各司其职,开始收罗兵书战策,撰写作战经验,熟悉教授环境。
林冲这里,则全力指导马步两军扩编一事,与张老教头一起,将人员都选配出来,分到各军。
再联合军政处,将剩下官兵俘虏登记造册,定下各自身价,统计所需钱粮、人口、军备、物资后,再次让童贯写信回去,请赵官家定夺。
是继续派兵来战,还是答应梁山要求,前来赎人。
童贯现在很是埋怨高俅,要不是高俅蛊惑官家继续派兵征讨梁山,就不会多了这一番波折。
高俅自己身死道消不说,又失陷了这许多军将兵马、粮草钱财,给朝廷带来巨大损失。
关键是耽误了他返回东京的时间,也增加了朝廷赔偿梁山的成本,可谓是一举多失,属实愚蠢至极。
朝廷没有这么多钱粮来赔偿梁山,他更是害怕赵官家一狠心,不来赎人,那他岂不是要在梁山被囚禁至死?
想到这里,童贯心中忐忑,迫不及待写好了信,命人快马加鞭送去东京,等待赵官家答复。
虽然林冲有些狮子大开口,一应赔偿在上一次基础上翻了三倍,但他却找不到理由反驳,只暗中思索如何让赵官家节约成本,减少开支,降低压力。
他想得很简单,那就是只赎取一些关键人马,比如他及一些军将,还有就是有错综复杂关系护佑的士卒。
至于普通大头兵,虽然没被梁山选上,但也没有赎取的必要,只将他们留在梁山,当预备役也好,做苦力也罢,都看他们造化。
至于明面上,自然是宣扬他们是主动投贼了,非是朝廷不来赎人,实在是他们背反朝廷在先,辜负皇恩在后,没跟他们计较就是官家仁慈了。
对此,林冲自然无所谓,如今山寨大肆扩张,什么人都缺,这些素质一般的官兵,不能收编进梁山军,那就去做后勤,去当苦力,总之都能安顿下来,不缺他们吃穿就是。
童贯信件送到,赵佶、蔡京都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小小梁山,几次三番击败朝廷大军,给他们造成巨大损失,如今更是成了偌大气候,光靠朝廷禁军和地方厢军,是没有力量剿灭梁山了。
若要破釜沉舟,那就只能抽调西军前来,只是如此一来,必定动摇军心民心,朝廷威望、尊严,都将遭受前所未有的损失,后果不堪设想。
关键是林冲没有明面上扯旗造反,身份还是山贼土匪,并未发起内乱,也没有割地称王,抽调西军,自是有些不合时宜。
关键是这个信号可不能泄露出去,要是让西夏、辽国知道大宋已经虚弱至此,剿灭山贼草寇都需要动用边军精锐,那还不趁势发起进攻。
到了那时,内忧不平,外患难御,大宋才是真的要完蛋。
因此,赵佶和蔡京都默契的选择了忽视抽调边军剿贼的策略,而是先来评估朝廷财力物力,尽量摆平此事,接回童贯,再来计较。
只是林冲要的太多了,二人看着那长长的账册和巨大的数字,都是倒吸一口凉气,然后便抑制不住的怒火中烧,到了后来,便破口大骂。
除了骂林冲胆大包天、贪得无厌外,也骂诸将无能,童贯失策,高俅无谋,将朝廷至于如此尴尬境地,都是他们这些人的过错。
至于他们二人,是万万不会有错的,因此,赵佶和蔡京又不谋而合的选择节约成本,就如童贯想的那般,不会全部将官兵赎取回去。
三条腿的青蛙难找,两条腿的大头兵哪里没有,折了这些兵马,再招募就是了,何苦付出巨大代价去赎取他们?
只要舆论造势做的好,朝廷颜面也不会有多少损失,大不了日后不去招惹林冲,只要林冲不扯旗造反,将事情摆在明面上闹,那他们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实在是朝廷经不起折腾了,给西夏和辽国的岁币,就已经让人焦头烂额,再加上这几年内患四起,灾害不断,财税又被赵佶收罗花石纲、修建艮岳挥霍一空,早已拿不出钱来。
二人正无可奈何商议时,得到消息的殿前太尉宿元景前来求见赵佶。
赵佶闻言,立即召他觐见,询问有何要事。
宿元景见了赵佶,有些急切道:“官家,可是打算答应梁山威胁,要来赔偿他等所列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