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最新章节。
“北辰计划”的秘密启动,如同在启明芯这艘高速航行的巨轮内部,悄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拥有最高权限的引擎。而要让这个新引擎爆发出最强大的动力,就必须对其核心的硬件载体——正在研发中的“天枢”(TianShu)智能手机SoC项目,进行一次彻底的“重新定向”。
此前,“天枢”项目的定位,虽然也是瞄准未来的智能手机市场,但更多的是作为一个高性能、低功耗的通用型SoC平台,期望能够适配包括Windows Mobile、Symbian S60甚至早期移动Linux在内的多种操作系统。这种“广撒网”的策略,在当时看来似乎是稳妥的选择。
但现在,随着“北辰”计划的确立,林轩的目标变得无比清晰和聚焦:“天枢”SoC不再需要去讨好和兼容那些注定要被淘汰的旧平台!它的唯一使命,就是成为承载“北辰”OS的最佳硬件基座,成为实现林轩“未来手机蓝图”的最强物理载体!
在“北辰计划”启动后的第一次硬件研发高层会议上,陈家俊将林轩的这一战略意图,清晰地传达给了所有参与“天枢”SoC设计的核心架构师和模块负责人。
“各位,”陈家俊的语气异常郑重,“根据公司最高层的战略决策,‘天枢’项目的定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今天起,‘天枢’不再是一个通用的智能手机SoC平台!”
“它的唯一目标,就是为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代号为**‘北辰’的下一代移动操作系统,提供最优化的、深度定制的**硬件支持!”
“换句话说,”他加重了语气,“我们设计的不再仅仅是一颗芯片,而是**‘北辰’操作系统赖以运行的、独一无二的专属‘座驾’!** 我们的每一个设计决策,都必须以能否更好地支撑‘北辰’OS的特性、发挥其最大潜力为首要考量!”
这个消息,对于一直按照通用平台思路进行设计的硬件工程师们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冲击,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兴奋!
通用平台的设计,意味着要处处考虑兼容性,做出各种妥协,如同带着镣铐跳舞。而现在,他们终于可以甩开膀子,为一个明确的、先进的、甚至是由自己公司定义的软件平台,“量身定做”一颗真正极致的芯片了!这种感觉,对于任何一个有追求的硬件工程师来说,都是极具吸引力的!
“陈总,您的意思是……我们可以不用再考虑对WM或者S60的兼容性了?”一位负责系统架构的工程师惊喜地问道。
“原则上是这样!”陈家俊点头,“当然,一些基础的标准接口(如内存、存储、USB等)还是要兼容的。但涉及到核心的处理器架构、GPU特性、电源管理、安全机制等方面,我们完全可以而且必须根据‘北辰’OS的需求,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定制!”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兴奋议论声。
“太好了!之前为了兼容WM那个陈旧的内存管理模型,我们牺牲了多少性能!” “是啊!还有Symbian对GPU加速的支持那么差,我们‘灵猴’GPU的很多高级特性都用不上,简直是浪费!” “如果能和OS深度配合,我们的低功耗设计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陈家俊示意大家安静,然后开始布置具体的调整任务:
“第一,CPU核心(‘苍穹’架构):王志刚(假设夸父CPU项目负责人)的团队,需要与‘北辰’OS内核团队(小张负责)紧密对接!深入了解OS在任务调度、进程切换、中断处理、虚拟机(如果未来支持的话)等方面的性能瓶颈,考虑是否需要在‘苍穹’架构中加入特定的硬件指令扩展或者协处理单元,来加速这些关键操作!”
“第二,GPU核心(‘灵猴’架构升级版):约翰·卡特(原图芯负责人)的团队,任务更加艰巨!‘北辰’OS将拥有一个极其华丽、流畅、基于硬件加速的图形用户界面。这意味着我们对GPU的渲染性能、并行处理能力、以及功耗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支持更高级的2D/3D图形API(可能需要定义自己的API),还要能够高效地支持UI合成、动画特效、甚至未来的GPGPU(通用并行计算)应用!‘灵猴’架构需要进行一次脱胎换骨的升级!”
“第三,多媒体引擎:虽然‘蜂鸟’的多媒体能力已经不错,但‘天枢’需要更强!要能够流畅硬解更高分辨率、更高码率的视频格式(如H.264),支持更高像素的摄像头传感器和ISP(图像信号处理)能力,提供更专业的音频处理效果(如硬件EQ、虚拟环绕声等)。”
“第四,电源管理单元(PMU):老王和顾工的团队,需要与OS电源管理模块的负责人(可能来自小张团队)共同设计一套软硬件深度协同的PMU方案!硬件需要提供更精细化的电压域、时钟域控制,更快的状态切换能力;软件则需要能够智能地感知应用负载和硬件状态,进行动态的DVFS(动态电压频率调整)和功耗优化策略。目标是让‘天枢’+‘北辰’的组合,在提供极致性能的同时,也能实现业界领先的续航表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五,安全(Security):这是林总特别强调的!我们需要在‘天枢’SoC内部,构建一个硬件级的可信执行环境(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 TEE),可能需要设计专门的安全处理器内核(Secure Core)和加密引擎,配合‘北辰’OS的安全机制,为用户数据、移动支付、数字版权管理等提供最高级别的安全保障!”
“第六,也是最重要的——启动正式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流程!”陈家俊看向李志远(假设他也列席了这次硬件会议),“李博士,我们需要你们EDA团队的全力支持!从今天起,‘天枢’的硬件设计和‘北辰’的软件开发,将不再是两个独立的流程!我们要利用‘盘古’和‘女娲’平台,建立起日常化的、双向反馈的协同机制!”
“硬件团队的每一次重要设计迭代(RTL代码更新、仿真模型更新),都要第一时间提供给软件团队,让他们在仿真器或FPGA原型上进行验证和性能评估!” “软件团队发现的任何硬件相关的问题或优化建议,都要立刻反馈给硬件团队,并在EDA平台上进行联合调试和快速迭代!”
“我们要真正做到——硬件为软件而优化,软件为硬件而定制!”
陈家俊的这番话,清晰地勾勒出了“天枢”SoC项目在新战略下的全新研发路径。这不再仅仅是一次芯片设计的升级,更是一次研发模式的革命!
在场的硬件工程师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兴奋!他们将不再是闭门造车的“炼丹师”,而是将与软件工程师并肩作战,共同打造一件软硬件完美融合的、划时代的“艺术品”!
“陈总,我们明白了!”负责“天枢”项目具体执行的一位总监站起来表态,“我们会立刻调整设计方案,与OS团队建立最紧密的沟通机制,并充分利用好EDA平台的协同优势!保证拿出最好的‘天枢’芯片,配得上‘北辰’OS!”
会议结束后,整个“天枢”项目组立刻行动起来。新的架构评审会议、与“北辰”OS团队的技术对接会议、基于EDA平台的协同开发流程培训……一项项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虽然前方的道路依然漫长,技术难关重重,但明确的目标、清晰的路径、以及独特的协同优势,让所有人都充满了信心。
“天枢”这颗原本被期望成为“通用良驹”的芯片,在林轩的亲自“点化”和战略“重新定向”后,正朝着成为“北辰”专属“神兽坐骑”的方向,全速进化!它的最终形态,必将与“北辰”OS一起,共同构成启明芯颠覆移动时代的、最强大的核心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