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最新章节。
香江的盛夏,溽热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压得人喘不过气。观塘工业大厦的货运电梯发出沉闷的轰鸣,最后几箱贴着“芯启科技 - 启明零号”标签的芯片,在黄耀龙和两名工程师略显疲惫却又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注视下,被小心翼翼地装上了一辆印有“远大电子”Logo的货车。
司机签收了单据,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公事公办地点点头,发动引擎,汇入了楼下繁忙的车流。没有感谢,没有客套,只有例行公事的交接。这最后一批“启明零号”VCD解码芯片的送达,标志着芯启科技持续了数周、几乎将整个公司拖入深渊的交付危机,总算是画上了一个充满波折和妥协的句号。
办公室里,气氛依然有些沉闷。连续的高强度工作、巨大的精神压力,以及最终依靠打折和台积电“特殊通道”才勉强完成交付的现实,让所有人都感到身心俱疲。陈家俊靠在椅背上,双眼布满血丝,桌上还散落着昨晚通宵分析测试数据时留下的咖啡杯和方便面桶。顾维钧则默默地整理着最终版的设计文档和测试报告,眉头依旧紧锁,显然还在复盘整个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危机解除了吗?表面上看是的。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更像是一场惨胜,甚至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平局。
几天后,黄耀龙从远大电子那边带回了尾款支票,以及最新的市场信息。支票的数额是准确的——按照之前协商好的八五折价格结算。远大电子的财务部门倒是很准时,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表示。曾经的热络和期待,已经冷却成了带着距离感的客气和疏远。
“李远大那边怎么说?”林轩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后,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问道。
黄耀龙叹了口气,从公文包里拿出几份打印出来的资料,上面是一些用户论坛的帖子截图和几家小型电子评测媒体的报道。“远大的VCD已经铺货上市了,初步的市场反馈……只能说是不好不坏。”
他将资料递给林轩,继续说道:“产品的主要功能都实现了,播放正版碟片基本没问题。但是,有一些早期购买的用户在网上反映,机器在长时间高强度使用下,比如连续播放那些质量不太好的盗版碟时,主板的发热量比较大,偶尔会出现画面卡顿、甚至死机的现象。虽然不普遍,但确实有这样的声音。”
“我们分析过,这可能和芯片在处理复杂或不规范码流时,功耗瞬时升高有关,也可能和远大自己的主板散热设计、电源设计有关系。但消费者不管这些,他们只会觉得‘这台VCD不稳定’。”
“我去见李远大下面的那个采购总监,”黄耀龙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对方话里话外,都在抱怨。说他们的产品和市场上那些采用C-Cube成熟方案的VCD机相比,性能上并没有体现出什么明显优势,稳定性似乎还略逊一筹,但他们的成本因为用了我们的新芯片,再加上前期的设计磨合,并没有便宜多少,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李远大本人据说也颇有怨言,认为是我们芯启的芯片拖累了他的产品。”
“当然,”黄耀龙补充道,“他们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问题完全出在我们的‘启明零号’上,毕竟整机是他们自己设计生产的。所以,他们也只能暂时认了,但言下之意很明显——未来的合作,他们会非常非常谨慎,甚至可能……不会再有了。”
林轩默默地翻看着那些市场反馈,眉头微蹙。虽然预料到“启明零号”作为第一款产品,又是在极度压缩时间和成本的压力下完成的,不可能尽善尽美,但听到这些负面评价,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关乎芯启科技刚刚萌芽的品牌声誉。
“钱呢?算清楚了吗?”林轩放下资料,看向黄耀龙。这是目前最现实的问题。
黄耀龙立刻从公文包里拿出另一份文件,这是一份详细的成本核算表。他将其摊开在会议桌上,脸色更加凝重。
“林生,各位,都过来看看吧。”他招呼顾维钧、陈家俊和其他几位核心工程师围拢过来。“远大的款子是全部到账了,一分没少。但是……”
他指着表格上的数字,一项一项地解释:“这是我们付给台积电的两次流片费用,特别是后面加急的那一批,加急费和实验批费用占了大头。这是支付给日月光和硅品的封装测试费用,因为赶工,价格也比正常报价高了一些。这是我们采购测试设备、探针卡的费用。这是……因为良率问题报废的Die(裸晶)的成本。最后,还要算上给远大打的八五折的损失……”
一连串的数字触目惊心。
“最终核算下来,”黄耀龙的语气带着一丝无奈和沮丧,“我们这笔订单的总收入,在扣除所有直接制造成本后,毛利润率……不到5%!”
“不到5%?!”陈家俊失声叫了出来。这个数字低得让人难以置信。
“是的,”黄耀龙苦涩地点头,“这还仅仅是毛利!如果再算上我们这几个月投入的全部研发成本——购买和租用EDA工具的授权费、服务器的折旧、实验室的开销,还有我们所有人的工资、奖金、办公室租金、水电、运营管理费用……综合算下来,我们这第一单生意,基本上是……白忙活一场,甚至可以说是亏本赚吆喝。”
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死寂。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汽车噪音和头顶空调低沉的运行声。
几个月来的日夜奋战、担惊受怕、技术难关的煎熬、与代工厂和客户的艰难博弈……所有人都以为,只要芯片成功交付,公司就能迎来曙光,至少能赚到第一桶金,缓解一下紧张的财务状况。但现实却如此残酷。拼尽全力,冒着公司随时可能倒闭的巨大风险,最终的结果却是几乎没有赚到钱。巨大的失落感和挫败感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一位年轻工程师低着头,小声嘟囔了一句:“那我们这几个月不是白干了吗……”
林轩看着大家脸上那掩饰不住的失落、疲惫甚至怀疑的表情,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但他知道,此刻他绝不能流露出任何负面情绪。他是团队的主心骨,是所有人的希望所在。他必须站出来,重新点燃大家的信心。
他清了清嗓子,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大家先别急着灰心丧气。”林轩的语气平静而有力,目光扫过每一个人,“账确实是这么算的,从纯粹的利润角度看,我们这一单的确做得非常辛苦,回报微薄,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
他坦诚地承认了财务上的困境,这让大家略微抬起了头。
“但是,”林轩话锋一转,声音提高了八度,“我们做这第一单生意,首要目标是什么?是赚钱吗?不是!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活下来!是在悬崖边上把自己拉回来!是向市场、向代工厂、向潜在的投资者证明,我们芯启科技有能力设计出一款复杂的SoC芯片,并且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实现量产交付!”
“从这个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来看,我们成功了吗?!”林轩加重了语气,“我认为,我们是成功的!我们不仅活下来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获了远比那点微薄利润更宝贵的东西!”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