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意识猎手》最新章节。
拆弹专家程勇蹲在画廊废墟前,仔细检查着炸点痕迹。二十年从业经验告诉他,这绝不是普通的爆炸。
"有发现吗?"李明问道。
"很专业的手法。"程勇指着墙上的爆炸纹路,"这不是单纯的定向爆破,而是经过精心计算的艺术效果。你看这些裂缝的走向,完全避开了承重墙,只炸毁了展厅区域。"
"这说明什么?"
"说明凶手非常了解建筑结构,而且......"程勇突然顿住。
"而且什么?"
"而且他可能跟我是同行。这种爆破手法,我只在特种部队的拆弹课程里见过。"
张琳立即联系技术科:"查一下陈国平儿子在特种部队的培训记录,重点是爆破专业。"
很快,资料传来:"陈峰,曾在特种部队服役八年,专攻爆破和潜水。特别是在水下爆破方面造诣很深。"
"水下爆破?"李明眼前一亮,"难道那艘潜艇......"
就在这时,程勇在废墟中发现了一个完好的保险箱:"这个保险箱有意思。爆炸的冲击波刚好从它两侧绕过,形成了一个保护区。"
"也就是说,凶手是故意留下它?"
"没错。而且你们看这个......"程勇指向保险箱的锁芯,"这是最新型的生物识别锁。只有经过授权的指纹才能打开。"
众人面面相觑。秦薇失踪了,没有她的指纹,这个保险箱根本打不开。
"等等!"张琳突然想到什么,"昨天秦薇在画廊装修时,我们采集过她的指纹样本。虽然不是完整的,但也许能用。"
技术人员立即行动。通过3D打印技术,他们复制出了一个硅胶指纹模型。
"希望能用。"张琳小心翼翼地把指纹模型按在锁芯上。
随着一声轻响,保险箱打开了。里面只有一样东西 - 一本画册。
但这不是普通的画册,而是一本私人速写本。每一页都画着各种武器的细节图,从手枪到火箭筒,一应俱全。而最后一页,是一艘潜艇的剖面图。
"这是他们要用的那艘潜艇?"李明仔细查看图纸。
"不只是潜艇。"程勇指着图纸上的注释,"你看这些改装设计。他们在艇身增加了特制的隔音层,还改造了螺旋桨,可以大幅降低噪音。这是要把它改装成潜伏型偷渡艇。"
"声学专家!"张琳一拍脑袋,"我想起来了。陈峰在特种部队时,不光学习爆破,还专门研究过水下声学。据说他发明了一种新型的隔音材料。"
正在这时,程勇注意到画册夹层里还藏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艘半成品的潜艇,背景是造船厂的船坞。但最引人注目的是照片角落的一个细节 - 一块电子显示屏,上面显示着日期和时间。
"这张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
"根据显示屏,是三天前。"张琳说,"而且你们看这个角度,应该是监控摄像头拍下的。"
"所以秦薇早就在调查造船厂。"李明说,"她一定发现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程勇继续检查现场,在展厅的一处暗角发现了一枚特殊的金属片。
"这是......"他仔细端详着,"防爆服的碎片。最新型号,只有特种部队在用。但有个地方不对劲。"
"怎么不对劲?"
"这种防爆服的标准配色是黑色。但这片碎片是深蓝色的,而且......"他把碎片翻过来,"内层加了一种特殊涂层。这种涂层能降低红外探测。"
"水下作战装备?"
"没错。这种改良版防爆服专门用于水下爆破任务。"程勇说,"而且根据磨损程度,这件防爆服最近经常使用。"
李明立即拨通了港口海事部门:"帮我查一下近期在江城水域进行过水下作业的记录。"
很快,数据传来。在过去一个月,确实有多起水下作业记录。表面上是例行的管道检修,但作业时间都在深夜,而且地点都在造船厂附近。
"这么说他们是在......"
"测试潜艇。"程勇说,"每次下水都要先进行水下爆破,清理航道上的障碍物。而这种作业必须在夜间进行,避免被人发现。"
就在这时,刑侦队在画廊的地下室发现了一个密室。密室里有一套完整的通讯设备,而且还在运转。
"有人在监听军方频道。"技术人员检查着设备,"而且根据设备型号,这套系统能突破军方的加密措施。"
"能追踪信号源吗?"
"可以试试。"技术人员开始操作,"最近一次通讯是在......"
他的话还没说完,显示器突然亮起红灯。一个加密信号正在快速传输。
"拦截它!"
但为时已晚。几秒钟后,设备自动销毁,化为一堆焦黑的电路板。
"这种自毁程序......"程勇看着设备残骸,"也是特种部队的标配。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自动触发热熔程序,销毁所有电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在设备自毁前,技术人员还是捕获到了一小段信息:"......货物已装载,等待命令......坐标37.5,121.4......"
"这个坐标......"张琳立即查询,"是造船厂的一个废弃码头!"
李明立即下令:"所有人准备行动!目标造船厂废弃码头。记住,对方是经验丰富的特种兵,而且懂得水下作战。我们必须十分谨慎。"
程勇突然说:"等等,还有个问题。"
"什么问题?"
"如果他们真的要用潜艇运军火,肯定需要专业的潜水员。但这种级别的潜水员不是随便能找到的。要么是现役特种兵,要么......"
"要么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