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最新章节。
工器二十二年冬,红海的沙暴如黄色巨蟒般缠绕着棱堡三合土幕墙,陈阿牛用验铅刀敲击墙面,听着蜂蜡与橡胶碎屑混合的嵌缝发出沉闷的共鸣。这种由南洋橡胶、波斯湾蜂蜡与中原三合土混制的墙体,在沙暴中已坚守七日,缝隙处的自动弥合层仍泛着湿润的光泽——那是锡王工坊秘传的「温感胶泥」,遇热膨胀遇冷收缩,比铅玻璃更能抵御佛郎机臼炮的震荡。
「统领,炭层温度升到四十七度了!」斯里兰卡弩手掀开通风口盖板,热浪夹杂着椰壳炭粉扑面而来。陈阿牛蹲下身,将掌心贴在活性炭防御层上,粗糙的炭粒隔着防铅手套仍灼得生疼。地下传来规律的「咚咚」声,不是火药爆破,而是佛郎机人新换的青铜钻——那些裹着火山灰的钻头,正在试图突破鲁王「寒炭」与珍珠粉混合的地下冰墙。
他抓起一把备用的珍珠粉,倒进炭层注入口:「告诉匠人,每隔三息浇一瓢海水。」珍珠粉遇水产生的碳酸钙絮状物会顺着炭孔蔓延,如同给地下冰墙裹上一层碎石铠甲。三年前衡王在霍尔木兹海峡用过类似的法子,用碾碎的珍珠母贝阻断敌舰锚链,此刻在红海的沙地里,这套工艺正被改良为「声波散射墙」。
铅玻璃望远镜里,佛郎机舰队的十字旗又逼近了两里。陈阿牛注意到敌舰桅杆上新增的青铜喇叭状装置——那是昨夜侦察兵报告的「火药冲尘装置」,用火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吹散炭雾。他转身望向棱堡顶的明瞳炮阵列,炮手们正往炮膛里填入最新改良的「蜂窝弹」——铅弹壳内塞满椰壳炭粉与红海珊瑚碎片,炸开时能形成持续一刻钟的悬浮炭幕。
「留三门炮给东侧浅滩。」他对着传声筒大吼,「佛郎机人想从珊瑚礁间摸过来!」话音未落,左侧三合土幕墙突然传来闷响,一块碗口大的墙砖迸裂飞出。陈阿牛扑向震波监听口,只见椰枣纤维纸上的波形骤然密集,像暴雨前的蚁群。「他们换了菱形钻头!」他扯下护腕,用珊瑚碎屑在铅玻璃上划出示意图,「通知工器卫,把蒸汽钻机抬到西南角!」
暮色降临时,佛郎机人的「火药冲尘装置」终于发动。数十道青色烟柱撕裂炭雾,陈阿牛在望远镜里看见敌舰甲板上的火绳枪手已整队就绪。然而预想中的炮声并未响起,反而传来此起彼伏的闷响——那些悬浮在炭雾中的珊瑚碎片,在火药震动下竟如地雷般接连爆炸。这是鲁王用红海珊瑚粉改良的「火药触震引信」,此刻在炭雾中织成了无形的雷网。
「是时候了。」陈阿牛抓起工禾纹信号旗,朝着东南方连挥七次。三里外的珊瑚礁群中,预先埋伏的南洋橡胶舰队突然升起工禾纹锚链旗,船头搭载的「沙雷」发射器同时启动。数千枚裹着活性炭的珊瑚弹跃出水面,在敌舰群中炸起冲天沙柱,那些本想借浅滩突袭的佛郎机快船,瞬间被埋进沸腾的沙海。
深夜的棱堡废墟上,陈阿牛踩着佛郎机炮的石膏残片,捡起半片工禾纹锚链——那是从敌尸铜坠里掉出的信物。远处的工禾纹信标塔重新亮起荧光,与南京方向的蒸汽钟鸣形成稳定的共振频率。他摸了摸护腕里的珍珠粉袋,指尖残留的细腻触感让他想起锡王工坊的匠人说过:「最好的防御不是铜墙铁壁,而是让敌人永远猜不透下一层是什么。」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沙暴时,陈阿牛看见工器卫正在收集敌舰残骸上的火山灰。这些曾被用来增强炮膛强度的材料,很快会被碾成粉末,掺进新一批三合土幕墙。佛郎机人或许永远不会明白,为什么他们偷去的每一样技术,最终都会变成工器王朝的铠甲。
「通知炭冶所,」他对着传信匠人比画手势,「把渤海湾的咸水淬火法写成《椰枣纤维纸密卷》,用信鸽送去东瀛。」沙粒钻进他的防铅护腕,与珊瑚碎屑、珍珠粉混在一起,像极了工器王朝那些藏在掌纹里的秘密——永远比敌人多想一步,永远把危机淬炼成新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