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诡案速递》最新章节。
自从9年前来B市工作后,我的午餐总在番茄鸡蛋和青椒肉丝之间轮回,因为我实在想不出第三样,又讨厌犹豫不觉,不过这么久我都没有吃腻,显然是真爱。
我扒拉着青椒肉丝盖饭,听到隔壁桌母亲正跟女儿说,:"多吃肉长个子,”穿着红白相间小学校服的女孩搬着碗躲开妈妈筷子,牙签盒“当啷”被碰倒,骨碌碌滚到一边。
母亲摇摇头,自己继续吃起来,“等下到了钢琴课上,一定要好好弹,别像在家里一样吊儿郎当,你知道现在一节课多少钱......"
这里是老城区,跟新城区最大的区别就是本地住户多,没有所谓“潮汐效应”,周末午餐的人气依然很旺,还不到12点,餐厅内就坐满了人。
后厨鼓风机突然轰鸣,炝锅的青烟漫进大堂,生活中需要烟火气,但太呛了也属实有点难以消受。
好在老板模样的人从后厨走了出来,一瘸一拐地推开大门后空气流通起来,很快烟就消了。
墨绿色厚衬衫袖口发白,挽在手肘上,第三颗纽扣开始被发福的肚腩撑出可观的弧度,室内的灯光把他花白的鬓角,眉心习惯性皱着三条竖纹,胡茬下的嘴唇很厚,映着些许油光。
几个中学生模样的人走了进来,看来是上午补课结束。
“外带的三鲜蒸饺好了!”服务员略带沙哑的嗓音响过,三个外卖员纷纷亮起手机屏幕核对单据,分别接过塑料袋,然后匆匆跑向门外的电动车。
中午出餐高峰到来,外卖单打印机和外卖平台点餐的语音提示接连响起,老板把几张订单按顺序排在出餐口的台面上,又接起了电话,并不时向后厨喊着话,好像在催菜。
我看向已经吃了一半的盖饭,又瞥了眼桌上的空醋瓶,伸手摇晃瓶子示意老板来点醋,老板夹着电话本想招呼服务员给我拿,可是看到他正放下两盘菜,然后帮几位老年顾客点单,说了几句挂了电话,就自己拿起一瓶醋走了过来。
我看他左手拎着醋瓶,挪着不太灵活的腿脚走近我,心中一动。
接过醋,我把桌上的空瓶递给他,这次他却是右手接过,就要转身走回款台。
我灵机一动,赶忙道谢:“老板麻烦您了,您腿没事吧?”
他眉头舒展,嘴角微扬:“没事爷们,我这两年站久了腿就不利索,上岁数了,过一会就好,哎,来了!”
他快走几步来到出餐口,端起一碗红烧牛肉面,查看碗底压着的点菜单,就向右前方的桌子送了过去,“劳驾,收下腿。”
路过服务员的时候,眼睛一瞪,:“麻利点行么?”
【12:42】我和盛冬在停车场会合,他在花店旁边的面馆吃的午餐,在靠窗座位观察了半小时,确认花店老板不是我们要找的人。
今天毫无收获,盛冬坐在副驾上沉思,我建议先回寒武时光,在这里耗着也没进展,另外咖啡馆还没关门,两个老板跑在外面也太跳脱了。
在我的概念中,盛冬不反对就是同意,半小时后我们俩推开门时,温书瑶和林青澜正在窗边的桌子上看书。
盛冬目不斜视去后面小房间换工作服,我走近跟温书瑶打招呼,说照顾不周,今天的咖啡算我请客。
温书瑶笑着推辞,林青澜突然插话:“猫老板呢,黑色猫咪,它怎么没来上班?”
“很抱歉,它今天不想来上班,就在家休息了。”
每天出门前,盛冬都会问小雪要不要出门,如果不是在咖啡厅而是要外出探案,更会说清楚。
林青澜嘴角下撇,叹了口气满是失望的神情,两个人坐了一会就离开,虽然我说要请客,但温书瑶依然付了钱。
“小武,你俩性格不适合,沟通频率和行为节奏不搭。”我刚想表示赞同,“乐橙至少跟你有75%同频,林青澜最多30%。”
乐橙是盛冬的表妹,非常优秀、性格也非常温和,以前遇到了很麻烦的事情,在我和盛冬的帮助下,和平解决。
现在乐橙刚大学毕业,在一个集团实习。
盛冬这么说,我还有点尴尬。
好在他很快转移了话题,“小武,对不起,你被我误导了,我太想当然了。”
“我以为探寻当年显影剂的下落,就要从文化馆周围的照相馆或冲印店下手,但是我对文化馆这种单位实在是缺乏了解,犯了常识性错误。”
今天我们找的几个店,都是以前照相馆或冲印店的法人重新开的,我想不出这么做错在哪里?
“上个世纪的市文化馆,一般都有艺术品展出、拍摄、文艺演出,甚至是文物修复的职能,馆内就应该有暗房和冲印设备,根本不用在附近找。”
盛冬认真说道,虽然平时一副高冷的样子,但是遇到错误从不狡辩,也没遮遮掩掩。
既然疑点都集中在B市文化馆,那么不妨从这里开始,这次我们是误打误撞看到了当年杂志上关于文化馆的血色画框的故事,可以说算很幸运了。
现在遇到个问题,B市文化馆最早的网上记录,是从2005年左右开始的,之前都是空白,想探寻奇案或者异常的信息,靠鼠标点击怕是没办法。
盛冬想了想,打开B市文化馆官网,最新消息里有一条:B市文化馆2024年度志愿者招募启事。
内容是B市文化馆现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盛冬指着【文字、图像信息录入】这个职能,我看了看招募对象需要熟悉办公软件、熟练数字化处理工具。
“这几天得给点外出补助吧。”
第二天上午9点,我准时出现在了B市文化馆3楼东侧的会客区。
因为昨天已经提前交了个人简历,我昨天下午就收到了文化馆的电话,本以为今天是来面试,还需要几天后等通知,没想到当场就录用了,每月不少于两次服务,每次不低于三小时。
这边的档案室工作人员——张老师负责给我讲工作内容,她大概50岁左右,个子不高,额头突出,声音轻柔。
“小林,感谢你加入文化馆的志愿者工作,现在肯奉献的年轻人太少了,这招募启事都上网一个月了,才招聘到2个人,除了你还有位女孩,叫什么来着?哦哦,也姓林,名字我忘了。”
听张老师絮叨了很多,跟着她办完登记手续,走进了档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