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诡案速递》最新章节。
贺康放下铜镜残片,又看向那份《光谱报告》。
他没有戴手套,就用镊子轻轻翻开,看了一会,告诉我这应该是一份文物检测报告中的一部分。
所谓光谱报告只是其中一个章节名称。
贺康的目光在这份报告上停顿了一会,目光落在“D市文物专项研究组”的落款和印章上。
“D市有位蒋老师,不到40岁就担任了北魏文物断代专家组的副组长。”他抬起头,像在回忆。
“那年蒋老师受邀来B市博物馆讲座,我还是实习生,他讲的复原失蜡法铸造工艺,是研究无数古代典籍的成果,我当时特别想去D市加入他的团队。”
贺康拿过放大镜对准铜镜残片:“蒋老师主编的《北魏金属工艺图谱》里,收录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量史料,D市研究这段历史有先天优势。”
门一响,盛冬戴着手套,端着一只镀铬的金属盘从吧台后面的小房间走出来。
我顺口接了句贺康的话:“毕竟D市古时候是北魏都城平城么!”我也接过镊子,翻开报告附录的平城遗址分布图。
“小武平时没少逛博物馆,很渊博。”贺康推了推眼镜,转头看向盛冬:“有什么新发现?”
盛冬用另一把更小巧的镊子夹起芝麻大小的金属熔珠(我在心里一直管这个叫金属球)。
他又打开了一盏紫外线灯,“灰白色粉末是玉米淀粉碳化后的残留物,另外这些熔珠应该是导线熔珠,表面有瞬间高温的螺旋纹,还检测到微量丙酮。”
我的化学水平仅限于中学水平,完全想不起丙酮是什么。
翻着那本光谱报告,随口问道:“现在蒋老师怕是成国内知名的大专家了,贺康你见一面都难吧?”
贺康眼神暗了下来,低了下头:“两年前,蒋老师考察北魏建筑结构时,遭遇火灾,他不幸葬身火海。”
盛冬把粉末和熔珠放在了镀铬托盘后,摘着硅胶手套:“哪个蒋老师?”
贺康解释了一下,盛冬听到“D市”、“文物专家”,马上追问:“蒋老师全名?”
“蒋朝明。”贺康一说完。
盛冬扔下手套,敏捷地拿过平板电脑,修长的手指快速点在屏幕上。
我想起通寰集团接待我们的人,跟蒋老师的名字很接近,他叫蒋朝阳,通寰旗下雾栖拍卖行的首席鉴定师。
盛冬突然将平板转向我们,屏幕上是条黑白新闻配图。
画面里蒋朝阳穿着黑色西装,左胸别着白花,正与几位穿深色夹克的人握手。
他的脊梁弯得很低,面色悲痛。
“作为D市的名人,兄弟二人非常低调,网上目前能找到唯一两人有交集的消息就是——蒋朝明葬礼。”
“2年前D市这场火灾事故,你了解多少?”盛冬抱住过来撒娇的小雪,把它放到膝盖上。
贺康接过我递给他的一杯柠檬水:“我当时在做一件错金银鼎的修复工程,关键时期,没办法去。”
我忍不住插话:“战国那件?我记得在不允许出国展出的名单里。”
贺康点头:“我的两位同事,赵工和张工去了。“
”他们回来说,D市发现了北魏时期的民房旧址,蒋老师去考察时,旁边的一个旧仓库发生了爆炸和火灾,他不幸遇难。”
“爆炸?煤气还是?”盛冬眉毛一挑,细长的手指在小雪油亮的脑门上轻轻抓着痒痒,小雪很舒服的半闭着眼睛,跟盛冬平时的表情九分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