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原神】我叫辛西娅,亚尔伯里奇》最新章节。
“卡维,人各有天赋,有自己的上限。他们无法跟上我们的进度。所以他们退出了。没有他们我们的研究真的不会有如今的进度吗?我相信你知道自己的天赋和实力。
学术研究不是做慈善,这句话我不是第一次和你说。你在这次的课题中能帮他们分担,扛下属于他们的责任,那之后呢?还会有第二个卡维再这样牺牲自己帮助其他人吗?你知道的,没有。人应该有自知之明。如果无法向上靠,那就做好自己该做的。他们无法组成最完美高大的木桶,那就和别人一起组成或中等或矮小的木桶。
世界的每一环都需要人来衔接,我并不是在歧视,也没有认为真的有高低贵贱。但从事超越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工作,就是在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将工作分配给适合它的人,让自己去适合自己的位置。大家在自己的岗位上各司其职,互不干涉,一切都很完美。
你应该知道,剩下的这些是最难的一部分,将他们喊回来,除了将你用来研究的时间划分出去一块用来安慰人,他们给不了你任何东西。”
“艾尔海森!你太自我了。我知道你很聪明,你是天才。但我们除了是学者还是人,我们需要社交,需要与人交友。如果你不把那自我的利己主义时时挂在嘴边,而是主动关心帮助更多人,你会发现你并不会有任何损失。课题还能继续研究,同时你还能收获朋友。朋友给予的情绪价值是你所说的能力的高低可以决定或是抹灭的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以你的聪明才智很缺一次个人的论文发表吗?这项课题确实可以由我们两个人共同完成。但在我们组建了这样一个研究组时,我们就因为这项研究和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我们或许穿着不同档次的装备,但我们一开始的目标可是互相帮助着攀爬同一座从未有人探索过的高峰。
是,有人落后了,有人跟不上了。但你就要因此而放弃他们吗?我不想看到朋友的‘尸体’成为我成功路上的垫脚石。我们明明可以一起站在顶峰,一起迎接第一缕阳光。”
卡维气得有些颤抖,他一直都知道艾尔海森和他的观念不同。
但他怎么能这么想?他是什么冷冰冰的机器吗?
“不用那么大声地和我说话,这不并不会显得你的言论更有道理。
卡维,你在教令院读了这多年书,参与研究并发表了那么多篇论文。我不相信你不知道学者们组合在一起进行课题研究是为什么。为了荣誉,为了成就。这和所谓的踩着他人的尸体取得成功不一样。他们不会死也不会残,他们只是会少了一次被世界瞩目的成功,少了一次他人敬仰的荣誉而已。两者不同。
研究初期他们或许有着好奇心在驱使,但当好奇逐渐消磨,研究遇到阻碍停滞不前,甚至因为想法不同而引起矛盾后,当大量的计算、研究、勘误占满整个人生后,研究结束后发表论文所得到的荣誉便是支撑着人前进的‘胡萝卜’。
实力相匹配的人将自己和胡萝卜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实力不足的人哪怕有他人的帮助补齐也只能在原地踏步。今天你愿意帮助‘朋友’,让他们与你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和荣誉。以后呢?你要一直带着他们,拉着、推着他们前进吗?
没有相匹配的实力,你这一次拉了他们一把,下次,下下次。当他们不再幸运地遇到你这样的好心人,他们面临的将不是主动退出,而是被人踢出,甚至之后被人诟病排挤。
这样的未来和一次的荣誉,你选哪个?他们选哪个?
你可以说我的利己主义不好,但你的想法就是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我的利己主义并不会让除我以外的他人不安的不好,因为当我指出他们的不足后,他们能明白自己的欠缺,如果他们还想活动成就,就会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课题。而不是死死地扒在别人的身上吸血。而你的想法,除了让他人,让所谓的朋友成为你的负担,让‘帮助他人’成为你的标签你的包袱,让他们理所当然地向你求助,让能力不足的人看到你就像吸血虫一样黏上你,以外,再也没有任何好处了。”
“够了!艾尔海森,你说够了吗?你的利己主义很好,很适用于你,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现实的社会中活得舒适精彩。我的理想主义很滥,滥到会变成被人吸干榨尽变成一摊烂泥,失去自己的形体。但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你有绝顶的智慧和天赋,所以你不需要愚蠢的人当你的朋友。那我这也与你完全相反,在做你根本无法理解无法认同的事,将烂摊子背在身上的人是不是也是你眼中的蠢人?
我后悔了,也许我们天生就不适合当朋友。就这样吧,你带着你的荣誉,登上顶峰吧,我要继续去过我那蠢滥如泥的生活了。”
卡维拿起一张申请表,打算填写退出申请,却被艾尔海森拦住。
“不必退出,既然你的朋友们需要。就像你说的,我有足够多的荣誉,不差这一个。”
艾尔海森划掉了自己的名字,抢走了卡维手里的申请表填写好自己的信息后走了出去。
“你!艾尔海森!”卡维要气疯了,他看向桌上的草稿,这是他打算说服艾尔海森让大家回来后,他提出的新设想和新的任务划分。
里面多是他和艾尔海森在做重要信息推论解读,有许多他对古文字和建筑的猜想和理解。
但现在已经不需要了。连课题发起人都退出了的课题研究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卡维撕掉了自己的草稿,但下一刻他就后悔了。
这毕竟是他的研究成果。即使不发表出去,也不该否认他为此做出的努力。
“笃笃”
休息室的门被敲响,一位青年学者探出头,“学长,艾尔海森学者申请退出研究组。发起人退出如果没有人接手……”
“就这样吧,那就解散吧。我也申请退出。”卡维随手写了一张退出申请表递给他,随后提起自己的工具箱离开了休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