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隋烽》最新章节。
贺若弼今天特意和右翊卫大将军宇文述换了一个位置,悄声坐到了最后。
私纵汉王带兵出城之事,让隋文帝大为恼火,昨日连夜便被召进宫里训斥了一顿,今日这小朝会,他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偏偏隋文帝好似看穿了他的想法,贺若弼还在暗自得意时,隋文帝点到了他的名字。
“宋国公,你怎么看?”
“咳……陛……下,臣觉得高尚书和柳尚书说的都对,嘿嘿……”
贺若弼咧开大嘴谄媚笑道。
“嗯?”隋文帝一声轻哼,突然睁开眼,眸如寒镜般盯着贺若弼。
贺若弼心里暗暗叫苦,看来皇帝还在为汉王的事不痛快,眼看插科打浑过不了关,只能正了正神色答话。
“臣以为,两人说的都对,近些年战事频繁,国力空虚已是事实。草原辽阔,若想一战功成,恐非一朝一夕,但古扎尔此人野心极大,与西突厥也联系甚密,万不可任其坐大。”
隋文帝仍旧坐在上首,双眸半掩,一言不发。
老臣都知道,这是皇帝在等你继续说,并且赞同你的观点。
贺若弼继续说道:“晋王送回来关于如何应对东突厥汗国内乱的奏疏臣也看了,其中不乏有可取之处,不知诸位认为如何?”
晋王在居延海遇到萧邢后,经过两人一番长谈,将拔也古情况及应对之策一并写成奏疏,派人送回了大兴。
只是因为当时都兰还堵在五原城外,形势并不明朗,因此也并未引起群臣的重视。
都兰被阵斩京都库伦,西突厥的葛逻禄部绕行千里驰援古扎尔,突厥内部大乱。这此些都和晋王杨广奏疏中预料的一模一样。
隋文帝有心采纳晋王奏疏上的意见,但这件事有个最大的麻烦——朝臣的意见。
原因无它,还是为了储君之事。
这次对东、西突厥汗国开战,晋王杨广的功劳是有目共睹。
率一万精骑轻装奔袭上千里,掀了达头的牙帐,不仅缓解了隋国西北的紧张局势,更是让东、西突厥联盟合力进犯的阴谋胎死腹中。
后来晋王杨广又东出时罗漫山,在库布齐沙漠下毒大败都兰,功绩说是功高震主都不为过。
眼下东突厥内乱,正是一举解决草原对中原王朝威胁的最好时机。
可若是隋文帝采用晋王杨广的策略,再派他去解决古扎尔的事,那晋王杨广的声望在朝中必是无人能及,这场战争就成了晋王杨广的个人秀。
废长立幼的声音定会再次甚嚣尘上。
所以隋文帝昨夜才会借着训斥贺若弼的由头,将他连夜召进宫里,面授机宜,想借他的口将这个提案说出来,减小太子一派的反对阻力。
晋王的这个提案以谈为主,许以互市之利;武力震慑为辅。
所以主持此事的人不仅要能文能武,而且还要有独自决断的权力。
毕竟拔也古离大兴几千里,局势瞬息万变,若是事事都需要汇报请示,这场谈判便难以有成效。
朝中能担此重任的人不多。
首选晋王杨广。
太子杨勇也勉强可以,但他身为一国储君,自然不能出入险境。
再就是尚书右仆射杨素,怎奈杨素朝中势大,已隐隐在高颎之上,隋文帝以重臣造反御极,自然不可能让朝中大臣一家独大,这个任务不可能交给杨素。
尚书左仆射高颎,文武兼备,但他年事已高,再去草原上奔波,隋文帝于心不忍。
最后是汉王杨谅,武力值爆表,但智谋就相差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