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最新章节。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李自成溃败。乱军中,朱慈烺趁乱逃脱,却未逃过清廷的罗网。多尔衮以“假太子”之名,处决了这位前朝正统继承人】
【史载:“平阳公主、以及多名宫女太监都指认为真,皆被灭口,太子终遭斩首】
--
“睿亲王威武!”面对着天幕中被揭开的未来真相,多尔衮突然间感觉自己就如同被人扒光了衣服一般。
这世上有些事情可以做,但是不能说出来的,比如自己未来娶太后一事,还有杀明朝太子这样的事情。
“不过现在也没必要太过关心了,毕竟此时谁还不清楚,能不能入关都得另说了,谁还管得了未来不可能再发生的事情呢?”多尔衮这么一想,突然有些心慌了,“入不了关,自己还能当皇父摄政王吗?还能娶大玉儿吗?”
【定王朱慈炯,这个十二岁便消失在历史迷雾中的皇子,成了清初“反清复明”的旗帜,在顺治至康熙六十余年间四十余场起义都打着他的旗号而为,朱三太子这个并不标准的称呼成了清廷挥之不去的噩梦】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等三藩起兵反抗清圣祖的削藩之举,浙东渔民张念一借“朱三太子”之名聚众万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宁远吴三桂、盛京耿仲明、尚可喜突然听到天幕上自己的名字都颤抖了起来......
甚至于连洪武时空的众人听道削藩这两个字也......
【康熙三十八年,江苏太仓钱宝通自称“朱三太子监国”】
……
【这些起义者多数与朱慈炯素未谋面,却将他的名号化作对抗满清的精神图腾】
【李自成溃败后,朱慈炯化名“王士元”,藏身于山东汶上县,以私塾先生身份苟活。他刻意颠倒“王士元”三字为“原是王”,暗喻前朝血脉未绝。为掩人耳目,他娶妻生子,甚至在族谱中伪造“祖籍浙江余姚”的身世,却仍因举止文雅、通晓宫廷礼仪被乡绅猜疑】
【清廷的恐惧催生荒诞逻辑——清圣祖康熙一面公开宣称“欲访明裔守孝陵”,一面密令“朱明宗室毋论真假,见即诛杀”。正如史学家所言,对于清朝而言,真太子必须死,因为活着的朱三太子比死去的更危险。
【康熙四十五年,朱慈炯终因身世暴露被捕。公堂上,他悲愤自辩:“吾若欲反,何不趁三藩之乱?垂暮之年,何来兵马刀枪?” 然康熙御批:“朱某虽无谋反事,未尝无谋反心!”
(镜头:刽子手刀光闪烁,与少年朱慈炯在紫禁城嬉戏的画面交叠**)
【这位古稀老者被凌迟处死,子孙三十余人同遭屠戮。清廷为掩盖暴行,在《明史》中篡改其生平,宣称“崇祯三子早夭”。但民间以朱三太子名义发动起义者仍然络绎不绝。】
(画面:天地会香堂内,“朱三太子”令牌被郑重供奉)
--
【永王朱慈炤,是崇祯唯一留下一线血脉。东林党人邹之麟助其南逃,化名“邹启贵”,扎根贵州深山。族谱背面暗藏玄机:“天潢世胄,王继家声”——隐秘宣告着皇族身份】
--
“这个邹之麟到还算最终......”
崇祯对于这个邹之麟是非常清楚的,政治立场极不可靠,一会儿跟随浙党攻击东林,一会儿又跟随楚党攻击浙党,早在前几年就被他发到了南京当一个闲差,却万万没有想到,居然要靠这个人为自己保留一点血脉。
--
“哈哈哈,我邹之麟总算干了一件可以青史留名的事情了!”
天幕出来之后,尤其是钱谦益身败名裂,邹之麟就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之中,生怕什么时候天幕一高兴,将自己未来的所作所为给公开出来,而以他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他的道德底线绝对不会超过钱谦益。
“难道,我对自己的评价是错误的?也对,以前我虽然政治立场摇摆不定,但那只是小是小非,但大是大非问题上,我还是立得足的!”
一时间邹之麟感觉自己的腰都挺了起来,甚至真想跑到钱谦益大门前狠狠吐一口唾液,让他这个东林党领袖总说自己是小人.....
【今日遵义巷口镇,邹氏后人仍恪守“不与朱姓通婚”的祖训。三百年沧桑,帝王血脉已经融入寻常百姓家,唯有族规与古墓,见证着那段隐忍求生的岁月】
听道天幕中传来的最后一句话,张可望与张定国同时露出了一个笑容,他们觉得等将来路过遵义,一定要找到这个朱三太子,这样就可以免除自己兄弟相争了,只是真的能如他们所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