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最新章节。
【虽然弘光政权迅速灭亡,但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的后代再一次举起了明朝的大旗,第九代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称之为隆武帝。此时,满清摄政王多尔衮在江南推行满化政策,强令汉人剃光头发,改穿满服,并发出了“留发不留头”的野蛮命令.....】
“咱的二十三子?”洪武时空天幕下的老朱惊讶于自己儿子如此之多,“现在咱才有十九个儿子,看来至少还有四个没出生呢?”
“看来咱虽然给太子一脉留下了江南基业,但等于是害了他们?”
此时在心中呢喃的朱元璋仍然没有清醒过来,天幕可从来没说过在南京称帝的弘光皇帝是太子朱标的后代。
反而是唐王朱桱的后代交待得那么清楚,这里面有什么猫腻,就连已经快走出南京城的方孝孺都已经猜出来了。
“凡是不提名字,不提是谁的后代的......那一定都是燕王、成祖朱棣的后代,不过这样也好,免得......”
此时的方孝孺已经彻底放弃了对太子朱标一脉的效忠,而觉得燕王朱棣才是真命天子,虽然大明下场很惨,但276年的统治已经不少了,虽然南北两宋加起来三百多年,但却远不如大明更有骨气,江山更为稳定。
也就在这一瞬间,天幕后台中方孝孺命格上的“诛十族”已经不见了.....
--
“摄政王多尔衮?”这已经是皇太极第二次听到摄政王这个称呼了。
他深深怀疑着,自己死后,自己这个十四弟是如何掌握着大清的权力的,或者说,虽然自己的后代成为了皇帝,但却只是一个傀儡而已?
“留发不留头?”刚刚还为天幕中传来水太凉、头皮痒有些迷茫的钱谦益终于明白了,这个头皮痒到底是什么意思了。那意思就是说——“自己带了头儿,将自己的满头青丝都给剃成了满人的耗子尾巴。”
“如是......如是......”看着一跺脚已经离开自己十几步远的柳如是,钱谦益急忙去追她。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南京另一个文坛大家、复社领袖张溥突然冲了过来,一拳就干在了钱谦益的鼻梁上。
“你这个混蛋,我江南文人的风骨都被你给丢光了。你有什么资格再追柳大家,人家好歹是敢真跳秦淮河的......”
面对着张溥的痛骂,刚刚还沉浸着在大清升官发财的钱谦益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随着天幕上对自己未来的揭示,自己已经是声名狼籍,他钱谦益那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恐怕就连清廷皇帝也会因为自己名声太臭不会再要自己了。
“毕竟那个洪承畴是真有本事的......我钱谦益除了会写字之外,还能干什么?”
---
【在隆武在位的仅仅两年间,江南士绅的抵抗之火再次燃起——金声桓起义、江阴八十一日、嘉定起义……大清入关以来的危机,或者说是南明复国的转机出现.....】
【一时间,刚刚占领南京的清廷被打得一个措手不及,这令刚刚将大清政权从盛京迁到北京的摄政王多尔衮甚至产生了退回关外的想法......】
【就在此时,大清顺治帝之母、两宫皇太后之一的孝庄文皇太后向摄政王多尔衮推荐了自己的老情人洪承畴......】
随着天幕上终于说出了那个舍身劝降洪承畴的皇太极妃子的名字,盛京城天幕下的满人一片寂静,恨不得剁掉自己的耳朵,虽然满人要远比汉人开放,但是涉及皇家之事,还是少听为妙。
“难道,朕死后,多尔衮没有跟庄妃在一起?我本以为......”
此时的崇德皇帝皇太极心生醋意,虽然他早知道自己的庄妃从小就跟自己的十四弟弟青梅竹马,但却没有想到,在自己死后,一个成了大清的摄政王,另一个成了两宫皇太后之一。
“那不用说,另一个皇太后就是朕的正宫哲哲了,那么皇帝就只能是福临了.....崇祯十七年,他才不过是一个六岁的孩子啊?”皇太极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是自己的十四弟弟多尔衮成为了摄政王。
【在孝庄皇太后的推荐下,已经降清两年的洪承畴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
(画面:洪承畴颁布安民告示,农民耕作,科举考场复原)
解说词的语气变得缓和了一些.....
【一到南京,洪承畴就一改豫亲王多铎的强势作风,他深知,刀剑可破城,却难收民心。“减赋税、复科举、赦降臣”——洪承畴的招抚政策,如同一把软刀。江西巡抚揭重熙、浙江总兵马得功……昔日同僚纷纷倒戈,南明的根基在糖与盐中悄然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