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第436章 调整七部官员(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最新章节。

左宗棠瞥了郭昆焘一眼,没有数落他。

他接着说道:“陛下过誉了。这都是刘铭传将军提前准备好的。微臣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代为写上几个字而已。”

石镇清知道左宗棠是在暗示他,金陵城的失而复得是刘铭传的功劳。

石镇清微微一笑,看着正低下头去的刘铭传。

他说道:“刘将军,辛苦了。这次奇袭金陵城,你是首功。不过这金陵的旧称也该改一改了。朕以为也不要叫过去的天京。”

他沉吟片刻,接着说道:“北面有京师,这南面就叫南京吧。

石镇清说完,文官们都表示同意。

张遂谋也没说什么。

黄再忠等将领对天京有一种旧有的执着,毕竟天京的叫法已经持续了十一年之久。

他大惑不解的问道:“翼王,咱们不打算在此定都吗?为何不叫回天京了?”

右军师邱云机解释道:咱们是新太平天国,改名字是去旧迎新。加上王气在北,自然要定都京师,以便延续古都统御华夏南北之便利。”

将南京的名字定下来后。

石镇清昂首阔步走在最前面,他在一众官员的簇拥中,迈步走进了翼王府。

石镇清踩着青砖,路面非常整洁,两边的杂草也被清理一空。

石镇清进入正厅。

他发觉这里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不由得心中一阵悲凉。

他扯过梨木大椅。

一屁股坐了上去。

等他坐正后,众官员立于两旁。

而后一起跪地喊道:“翼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都平身吧。”石镇清摆了摆手。

看着众人都起身后。

石镇清扫了一眼六部尚书。

他发觉唯独少了礼部尚书李惺。

李惺今年已经八十多岁,被石镇清强行拉到礼部尚书这个位置的时候,就已经力不从心了。

他看向张遂谋,向其问道:“张军师,礼部尚书李惺为何没来?”

张遂谋长叹一口气。

“翼王,李惺半月之前,刚刚咽的气。他走的十分安详,连我都没告诉。而且其告诉家人,后事一切从简。”

石镇清回想起李惺做的歌颂秦良玉的诗词。

诗词盛赞女将秦良玉千里勤王,桃花马上请长缨,带领白杆兵与关外满清血战。

他慨叹道:“李惺是蜀地大儒,名声在外,本应该厚葬。奈何他一生节俭,又体谅民生艰苦,就按照他的意思办吧。”

石镇清刚发了话。

萧浚兰出列后,扑簌簌洒泪说道:“陛下,李尚书为人谦和,学识渊博。在成都之时,在下常听李尚书教诲。如今天下即将统一,李尚书……就……”

见萧浚兰如此重情义。

张遂谋提议道:“礼部尚书现在空出来了。以微臣来看,萧大人担任正适合。”

萧浚兰偷偷抹泪。

他终于将李惺给熬死了。

他心中渴盼登顶礼部尚书的心愿终于要达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