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一个新天赋,这个召唤太猛了

第134章 五尾魅魔!(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一级一个新天赋,这个召唤太猛了》最新章节。

唰~

召唤法阵出现,随后一头魅魔轻吟一声走了出来,而杨伟已经提前转过了身。

“白兄,麻烦看一下这头魅魔后面有几根尾巴?”

“嗯?”

“白兄,看仔细些,魅魔也是有等级品质的,一条尾巴的魅魔属于最普通的,既然白兄想要,我岂能送出普通货色!”

杨伟大声解释道。

“杨兄,一条尾巴!”

“好!我继续召唤,我们配合快一点!”

“一条尾巴!”

“一条!”

“一!”

到最后,白尽只发出一个字了,一旦听到一这个字,杨伟就会解除对应魅魔的召唤。

如此快速的解除,甚至魅魔都没有完全来到这方世界就会被传送回去。

而一个个召唤法阵出现,杨伟也没使用任何补充法力的物品,可见其身上应该铭刻的有聚能法阵。

“两条!两条尾巴!”

白尽有些激动了,足足召唤了数百头一阶魅魔了,总算出现了一头不同的。

“白兄,两条尾巴的也不行,最起码要三条起步,白兄,虚空魔族抓好了吗?”

“杨兄,已经抓好了,被我的一头召唤物控制住了。”

“好!那我们继续!”

......

杨伟似乎非常在意这件事,他飞快的召唤又取消。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反正白尽感觉起码有好些天了,因为他和杨伟两个人的眼睛都是红的。

要知道他们二人的肉身属性可都是五十点以上,杨伟可以同时最多召唤90头召唤物,灵魂属性是90点,白尽的更是170点。

能让二人眼睛都红了,可想而知工作了多久!

“五条!五条尾巴!”

白尽的声音充满了激动,这一次,杨伟猛地回过头来。

确认这头魅魔真的有五条尾巴后,杨伟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起来。

“白兄!幸不辱命!五尾魅魔成了!”

杨伟激动坏了,白尽同样很兴奋。

这么久了,杨伟召唤出了二尾、三尾、四尾三种稀有魅魔。

和一尾魅魔不同,尾巴越多,魅魔的诱惑力反而在大幅减少。

对此杨伟给了解释,尾巴越多,魅魔对自身的控制能力就越强,一旦施展魅魔之力,其效果会远超一尾那种最普通的货色。

而相对应的,尾巴的多少代表着魅魔的天资,就像他们的天赋品级一样,虽说不是绝对的,但是基本上都是准确的。

五尾魅魔,代表着这头魅魔只要正常成长,会有很大几率成为五阶存在,基本上可以和他们这边的天级天赋相比!

这头五尾魅魔一副审视的目光看着杨伟,随后又看了看白尽。

“人类,唤我过来的好处呢?”

悦耳的声音响起,不过并没有真实声音出现,这些声音赫然是出现在白尽脑海里的。

杨伟都有些诧异了,很明显也没见识过这种事情。

“给你!”

杨伟直接取出一小箱子肉精丸递了过去,五尾魅魔身后一条尾巴向前一卷,顿时将小箱子缠住带了回去。

捻起一颗肉精丸,五尾魅魔扔进了口中。

随后她眉头一皱:“人类!这么难吃的东西,可不是你答应我的!”

声音中已经带着愤怒了。

“白兄,有没有好吃的给她,先把她稳住再说。”

杨伟连忙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改开,摸着答案过河
改开,摸着答案过河
关于改开,摸着答案过河:销售精英穿越77年,凭借未来四十年记忆和嗅觉,一步一步成为时代棋盘,最危险的“执棋者。左手握着“标准答案,右手搅动滔天巨浪。巧妙布局,闲庭落子。在鹏城,双轨制提前出炉,避免“价格闯关;在港岛,趁势抄底,帮助掌控战略产业;在北仓,辽东经济走廊,为长子打造输血管;在青齐,步步生莲,留下涛涛赞歌;……际遇历史拐点,见证万物生长。明智与愚昧交织,尘埃和曙光并起。且看秦青川如何融入
探花胡
被赶回乡下后,我带着全家暴富逆袭
被赶回乡下后,我带着全家暴富逆袭
一睁眼,董华重回到85年。那年,首富沈家找回真少爷,而他这个假少爷被赶回贫穷的乡下董家。他不相信把他捧在手心的爸妈居然绝情的抛弃他,难道他们对自己的疼爱都是假的吗?他不甘心,反复上门想寻求一个答案。可他们有了真少爷压根不待见他。他们大骂他是罪魁祸首,害得他们的亲骨肉流落在乡下十八年,吃尽苦头,受尽蹉跎,是个大混蛋!他受不了打击,从此萎靡不振。乡下的爹妈以为他娶了媳妇就会好起来,给他物色了一个好媳
殊华
打鬼子,我自成一军
打鬼子,我自成一军
一眨眼陈常青来到战火纷飞,山河破碎的年代。消灭侵略者,那是族谱单开,享受头柱香的大好事。只可惜,他的开局有些艰难。五个人,两条枪,几颗子弹。敌人已经快速逼近,可他还有几百百姓要护送转移……如此天崩开局
人间大胖猫
仙人至尊
仙人至尊
关于仙人至尊:韩老六,阴差阳错成为了一名修士,由于体内阴气过于浓郁,需要时时刻刻提防漂亮女鬼,女妖精们的觊觎!慢热型修仙爽文,主线循序渐进,力求合情合理,诸位道友千万不要因为书名怀旧而劝退!
江湖遇故人
乡野无敌小医仙
乡野无敌小医仙
小傻子孙小龙被王小梅无意间打伤了脑袋,获得了千年神医传承,开启神话之路,神功天下无敌!神医之术救治了许多疑难杂症,造福了蛤蟆村的老百姓!
乡村小二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