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抗战,开局小地图从老军医到元帅》最新章节。
“报告各位首长,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电令,
藤县危急,恳请我们独立旅出手救援。
镇守滕县的122师损失惨重,王师长顶不住了。”
老爷子亲自接过电报一看,原来就是第五战区长官亲自发的电报,态度非常诚恳,说话也非常客气。
至少,给人一种靠谱的感觉。
……
半小时前,
“德公,汤恩伯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官桥!”
“马上电令汤恩伯部,火速增援藤县。”
接到战区长官的催促后,
汤司令肯定是按照命令行事喽,立刻派了一个团支援啊,
你别管有多少人,就问你有没有派人支援?
藤县和临沂一样,都是属于徐州的北大门。
1938年3月15日的滕县,天空透着一丝阴霾。
上午的空气刚刚清新,街道两旁还没有完全消散的露水。
临沂大捷的喜悦还没有消散,就连川军这边也知道,西北军和八路军打了一场大胜仗。
他们也没料到,小鬼子的报复来的这么急,来的这么凶猛。
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藤县的安宁突然被打破。
日军的轰炸机像不速之客一样降临滕县,炸弹纷纷从空中抛下,仿佛天降灭顶之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滕县,就像一块小小的孤岛,突然被卷入了汹涌的战火中。
滕县作为徐州的北大门,地理位置至关重要,战略意义重大。
日军的进攻,显然不是随便走个过场,而是下了重手,准备一举拿下这座“关键城市”,为后续的进攻铺路。
日军的飞机已经盘旋在滕县上空,铁链般的轰炸声不断袭来,炸弹在城外激起滚滚烟尘,滕县这座曾经宁静的小镇,瞬间变成了人间炼狱。
可是,面对这场空袭,滕县的守军并没有选择低头。
川军第41军的士兵们,虽然装备简陋,只有一些旧步枪、手榴弹和土制机枪,但他们硬是以血肉之躯挡住了日军的锋芒。
王师长,国军第122师的师长,他的每一句命令都像打了鸡血一样让士兵们热血沸腾。
王师长手握指挥刀,坚定地告诉他的部队:
“滕县就是我们的坟墓,城存则存,城亡则亡!”
这句话,就像定海神针一样,牢牢地把每一名士兵的心绑在一起。
日军的炮火像暴雨一样落下,滕县的城墙、建筑、街道都在这种炮火中摇摇欲坠。
但是,就算如此,川军的士气依然不减。他们并没有像那种电影里看见的“跑”字牌一样被压垮,而是选择了与日军拼死对抗。
滕县的街道上,早已没有什么是“安全区”的概念,所有的地方都是“战场”,每一条巷子、每一栋房屋都成了他们与敌人决战的阵地。
随着日军一步步推进,滕县的居民开始进入“战时状态”。没有高大上的战术图、也没有豪华的指挥部,唯一能依靠的就是每一名战士的坚守和每一寸土地的奋战。
在这个“决命岛”上,尽管敌军如潮水般汹涌而至。
但滕县的人民和士兵们用顽强的信念告诉敌人,滕县,今天不是你们的!
可知道老百姓的支援力度有多大?
除为军队烧茶送水、筹备粮草、腾房让屋、引路导向、刺探敌情、协助站岗放哨外。
还帮助修战壕、挖掩体,组织义勇队、救护队、担架队、运输队等,出现了军民联合抗日的动人情景。
国军一二五师师长王士俊曾下令部队,劝阻人民,不要馈赠。
然而各村送礼物的人,仍然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据三八年一月底统计,送到师部的猪百多头,粉条千多斤,大白菜一万多斤。不管部队收与不收,送到就走……城镇商店,一致商量,旧历年关为优待川军,一律不提高物价……
川军出川时正值秋季,多穿短裤、草鞋,后因战事频繁未及更换,来到鲁南已是冰天雪地的时候,还有人穿草鞋。
父老兄弟看见,心中不忍,又纷纷送军衣和棉衣,川军将士倍受感动鼓舞。
滕县人民的抗日爱国拥军行动,极大地鼓舞了将士的士气与斗志。
日军似乎也很清楚,这场战斗对他们来说并不简单。
虽然装备先进,但他们仍然低估了川军守城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