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最新章节。
54、丹、淅(xi析音):二水名。丹水发源于陕西商县,东流入河南省,经内乡县、淅川县,与淅水汇合。淅水发源于河南卢氏县,与丹水汇合后到湖北流入汉水。
55、楚将屈匄(gai丐音)被虏事:在公元前312年(楚怀王十七年)。
56、汉中地:在今陕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
57、兰田:秦县名,在今陕西兰田县西。
58、邓:今河南邓县。
59、明年:公元前311年(楚怀王十八年)。
60、因:凭借,利用。“厚币”下省了“赂”字。“用事者”和“臣”都是说明靳尚的身份。 用事者:犹言当权者。 靳尚:楚人,和张仪有私交,常因受张仪贿赂而出卖楚国利益。
61、设诡辩:编造骗人的假话。
62、反:同“返”。“顾”也是回来的意思。
63、唐昧(mei妹音)被杀:这一战役在公元前301年(楚怀王二十八年)。
64、稚子:小儿子。
65、武关:在今陕西商县东,是秦国的南关。
66、内:同“纳”。
67、楚怀王入秦:在公元前299年(怀王三十年);亡走赵被拒:在公元前297年;次年,怀王死于秦国。
本段提要:这段写怀王不听屈原劝谏而再三受骗于秦国和张仪,终至身死国削。贬斥了怀王也突出了屈原。
68、顷襄王:名横,(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63年)。
69、咎:抱怨,责怪。
70、嫉:痛恨。 之:指子兰劝怀王入秦这件事。
71、睠:同“眷”,眷恋,留恋。 顾:念。
72、系心:关心,怀念。
73、冀幸:希望、侥幸。
74、俗:指当时楚国贵族荒淫堕落的习俗。
75、存:关怀。 君:楚怀王。 反覆之:把楚国当时一蹶不振的国势挽救过来,一反从前的局面。
76、志:意。
77、反:同“返”。屈原也不能返回朝中。
78、为:助。 自为:帮助自己(治理国家)。与下句的“自佐”意义相近。上下两句是对文。
79、相随属:一件接着一件。
80、治:形容词。 治国:政治修明的国家。 累世:多少世代以来。(古代以三十年为一世)。
81、其:指人君。 忠者:贤者,指人君所信任的臣子。这两句是上面五句的答案。
82、忠臣之分:忠臣应尽的职责本分。
83、身:自己。 客死:死于异乡。
84、之:指前述“屈原既嫉之”这件事。屈原既痛恨子兰,子兰听到了就必然“大怒”。这一段叙事是与前面那段相连的。上面紧接这一段的一个小段是作者插入的议论。
85、短:用如动词,说(屈原的)短处,就是诋毁他。
86、迁:放逐。
本段提要:这段写屈原虽流放,仍然睠顾楚国,不忘欲返的一片忠诚,但为谗人构害,又被顷襄王所放逐。作者倾注了深切的同情,还插入了正面议论。
87、被:同“披”。 披发:就是披头散发。 行吟:一边行走,一边吟咏。
88、憔悴(qiao cui樵粹音):脸色黄瘦,无光彩。 枯槁:如树木的枯槁,毫无生气。
89、三闾大夫:掌管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大族的人事工作的官。屈原初为左徒,被罢免后曾任三闾大夫。
90、此:是指江滨荒野。
91、圣人:泛指聪明贤哲的人。
92、凝滞:拘泥,固执。 物:事物。 与世推移:随着世俗转变作风。
93、随其流:跟着潮流。 扬其波:推波助澜,变本加厉。
94、餔:通“哺”,吃。 糟:酒糟。 啜:喝。 醨(li离音):淡酒。
95、瑾(jin锦音)、瑜(yu于音):都是美玉。 怀瑾握瑜:比喻保持坚贞的操守。 “何故……为”:表示疑问语气的一种格式。 为:疑问句语尾助词。
96、弹冠,振衣:都是为了扬弃灰尘。 沐:洗头。 浴:洗澡。
97、察察:清洁的样子。 身之察察:即清洁的身体,比喻高尚的人格。
98、汶汶(men门音):昏暗的样子。 受物之汶汶:意思说蒙世俗的侮辱。
99、常流:同“长流”,指江水。
100、皓皓:皓洁的样子。 皓皓之白:用以形容品德的高尚纯洁。 温蠖(huo获音):尘渣层积的样子。 蒙世之温蠖:蒙世俗尘垢的层层污染。
101、怀沙之赋:《楚辞?九章》中的一章。
102、怀石:抱着石头,使身子不再上浮。 汨(mi密音)罗:江名,发源于江西修水县,入湖南省,流经古罗国(今湘阴县东北)北,称汨罗江,西北流注湘水。
本段提要:这段通过同渔夫的对答,写出屈原志洁行廉的胸怀和愤世嫉俗的心情。
103、宋玉:相传为楚顷襄王时人,是屈原的弟子。 唐勒:与宋玉同时,曾为楚大夫。 景差:也是楚人。 之徒:这一班人。
104、辞:文辞,这里指文学。
105、祖:效法,继承。 从容辞令:言辞委婉不迫。
106、楚日以削:楚国(的领土)一天比一天缩小。
最后一段提要:文章最后以宋玉、唐勒、景差与屈原作对比,感叹屈原死后,直谏无人,楚国日益衰落,更显出屈原之死对楚国存亡的重大影响。